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04)号:门券展集形式多样化的思考

第九届券藏研讨会征文(004)号:门券展集形式多样化的思考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1-10-08 查看次数:679; 复制本文地址
苏州:张兴富

    内容提要:本文就大贴片与小贴片,贴片美化与观赏效果,纯门券展与开放式券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阅述了门券专题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门券展览的展出效果,促进门券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门券展集形式多样化。

引       言

    全国性的大型门券展搞了十六届,省级的不知其数,市级的及个人展更难以统计。展览越搞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是好的方面。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今后的展览中如何处理好三个关系尤为重要,一是大贴片和小贴片的关系;二是贴片美化与观赏效果的关系;三是纯门券专集与开放式专集的关系,作为每个参展者明确了这三者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制作出高质量的门券展集选送参展,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提升整体展出的艺术水平,并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门券收藏事业的深入发展。

    一、大贴片与小贴片的关系

    在门券收藏初期,广大券友参加门券展览,基本上都是参照集邮展览用的贴片做的,它的尺寸是28×21、5,在那时确实是一种即实用又简便的方法,各省市门券展览大多数都釆用这一尺寸,一直沿用了十几年。直到1999年7月广州第十一届展时提出要用大贴片,理由之一是门券展要有门券展的特色,不能老套用邮展尺寸跑。理由之二是园林部门有部分门票尺寸越来越大,无法在小贴片上展示。当然大贴片有大贴片的优势,39×27的尺寸,版面大,面积阔,便于各种门券摆放编排,版面清晰,视觉效果好,从近几届全国券展充分显示了大贴片展出的优势。

    但是要全面否定小贴片也不是合适之举,因为参加早的一批老券友,抱着对门券界负责的精神,认真整理门券,精心编排了几十部展集,满怀积极参展的愿望与期待,盼望自己的门券展集能有机会展出,得到参观者的认可,也不枉费自己的一番心血和汗水,现在不准小贴片参展,甚至判了它的“死刑”,从情理上,从券友化费的心血上,也是于心不忍。如果全部推倒重来,不仅工作量大,精力消耗也大,还要浪费不少时间和财物,让这些年近七、八十的老券友如此去折腾,心灵上是否承受得住,体力上能否撑得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况却有的专集只是尺寸小点而异,内容编排、内在质量都相当不错,理应与大贴片一同展出。况且,目前塑料展框大贴片9片为一框,小贴片16片为一框,总面积相同,不会破坏展出气氛和整齐划一的布局,为便于管理及照顾到整体观赏效果,可专门划出一个小贴片板块,让使用小贴片的券友在展览过程中,自己去比较,去对比,去领略大贴片使用带来的好处,用最实际的展出效果来说服券友,逐步放弃小贴片,转而使用大贴片而代之。如果全国展不行,起码各省市的门券展应给小贴片一席之地,让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淘汰出局,如果强制性要求统一使用大贴片,必然会挫伤一部分老券友的积极性,并产生消极情绪,拒绝参加任何展览,这对门券收藏事业的发展只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即不利于和谐集券的宗旨,也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

    二.贴片美化与观赏效果的关系

    门券展集的适当美化,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冲淡门券本身的显示特色,如果你使用大红大绿过于显眼的色调来衬托,观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些颜色,不仅贬低了门券展示的作用,掩盖了门券本身的展示价值,破坏了展集的整体美观,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为此,贴片可用本白色,也可事先用冷色调打好底色,并结合自已展集的主题思想,可在上下边沿处设制装饰图案,上边宽度为25毫米,下边宽度为20毫米为宜,小贴片面积小,上边可控制在15毫米,下边在10毫米左右,可釆用图案简单的线条来装饰,但都要保证门券得到充分展示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影响门券本身的宣传效果。贴片上衬托门券的色彩要根据门券自身的颜色深淺来决定,一般可用黑色来衬托,也可用深兰、深紫、深咖啡来装饰,绝对不能用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来装饰,不然就会冲淡门券自身的展示效果。线的粗细为二毫米,券大也可放粗到三毫米。最简单方法在贴片上设置一个长方框,框离边沿为十毫米,框线宽度为五毫米,色彩以深色调为主。此法操作简便,大方实用,门券编排在长方框内进行,既方便整洁,又无杂乱之感,更显得大方得体,文雅美观。券与边框,券与券之间要保证十毫米的间隙,一般一张贴片的说明可统一写在上方或下方,革命史展集说明文字多,可在每张券下方事先预留空间,文字与券要保证五毫米的间隙,文字与下面门券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十毫米左右,这样整版距离适中,清洁整齐,没有拥挤的感觉,看了很舒服。门券可橫排、竖排或左右错开摆放,其形式可灵活应用,尺寸大的门券应放在下方,如果放到上面就会产生头重脚轻之感。为此要针对自已的展集特色,尽最大的努力,编组出优质量的佳径来,使整个展品以大方、稳重、醒目、雅静的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标题要醒目,文字要紧扣展品主题,前言要简洁明了,文字要精练,整体色彩应用要协调,编排要合理,才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总之,门券美化与编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券友们可通过展览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已的不足,使展集更美观,更文雅,更吸引人。

    三、纯门券展集与开放式展集的关系

    在以前,无论是全国券展还是省展,都是以纯门券展出为重点,把各地旅游景点所使用的门券组合成不同内容的展集参加展出,使参观者在神游过程中,领略神州大地的秀丽景色,展示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宏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欧歌经济建设中的模范人物,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而纯门券收藏是广大券友的重点,但在收藏过程中也会收集与旅游相关连的简介、导游图、车船票、书籍,甚至还有奖券、彩票、邮票,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藏品,也增加了与旅游门券相关连的延伸品,为制作开放式门券展集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有些门券展览允许15﹪的其它附属品参展。而纯门券展集可展出,可评奖,为什么开放式展集在评奖上会受到限制呢?不同样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宣传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什么不可以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广开思路、推陈出新的新格局呢?以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编排,新的展出效果,推进门券展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从以前展出的情况来看,真正制作好开放式展集参加展览的人极少,一方面开放式展集参展附加品的比例究竟定多少合适,还沒有统一的定论,另外还牵涉到一个评奖的难题,制约了券友编制开放式展集的积极性。为此宜宾刘向东先生在“江苏首届门券收蒇论坛”上就提出了门券展集分类评奖的建议,这就解决了以上难题。回想江苏省七届展徐州李绍芬的《长征》展集,按其编排水平完全可得一等奖,就是因为在当时某些门票非常难搞,而且长征路上有好多遗址及重要会议都沒有门券,只能用相关连的图片代替,也在情理之中。但因这届展览是纯门券展览,没有设置附加品参展比例,而她从内容到编排,确实非常好,拉掉太可惜,最后用设特别奖形式解决此事,但不免多少留下一些遗憾。

    为此,今后无论是全国性展览,还是各地省展,只要附加品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放式展集应在同等条件下参展、评奖。并根据参展展集的内容,开放式展集的比例要求,参与人文类、风光类、趣味类等的评奖,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则,一方面保证了门券展览以门票展示为主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为门票展览多样化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门券展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调动广大券友的参展热情,促进门券收藏事业和谐发展十分有利。为此不论纯门券展还是开放式展览,目的只有一个,扩大门券展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扩大门券展览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扩大门券展览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这才是宣传的根本。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10-08 08:51:52;  
门券展集,应多元化发展,包容性创新!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10-08 10:03:01;  
非常务实的论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本网站提出的《门券展品分类方案(试行)》中,已经明确提出“开放类”作品的“门券素材不得少于50%”的要求(见本网3月28日“2号公告”)。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1-10-08 20:17:19;  
张会长的文章从实际出发阐述,对制作门券展集很有帮助。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1-10-08 22:09:38;  
读后深受启发。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9058; 今日6428;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407; 今日34;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3029; 今日:2108;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