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4
|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门券赏析:巧用比喻 |
大槐树景点使用过多种门券,笔者认为这是最富艺术性的一枚。券面上,一株古槐老干虬枝,掩映着写有“根”字的影壁,底色为黄,准确表现了黄河水黄土地哺育的华夏子孙,虽分布各地却同根同源的主题。层次分明,画面饱满,略带朦胧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悠远、沧桑的感受。
前两年写过一篇关于严凤英门券的文章,近日高如九先生寄来一枚新券,画面洁白素雅,颇有韵味,只是新馆的大屋顶,虽然气派,但少了点儿什么。右下角的一枝梅花使券面充满生气,更喻示着扎根民间的黄梅戏无限的生命力。 将文学中的比喻,运用到设计中,给人以美得享受,体现了门券的文化性、艺术性。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池 |
目前,网友留言共1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章云; 时间:2011-03-24 00:05:08;
康老师就是康老师,一枚券看的仔细,读的认真。向您学习了。
姓名:杨帆; 时间:2011-03-24 04:41:49;
优美的文字, 喜欢读! 老槐树的门票设计很有匠心。黄梅戏的一张逊色一些,如果把梅花换成黄颜色,在画面中再大一些会更好。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1-03-24 07:23:41;
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这就是立群的品味。
老槐树扎根泥土,黄梅戏扎根民间,玩券人扎根券坛,都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03-24 08:05:36;
券好文精,门券收藏研究的道道真多,尤其是大槐树券,更是意味深长。学习!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1-03-24 09:12:22;
寥寥数语,点睛之笔,艺术欣赏,需要品味。好文!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1-03-24 09:47:41;
看到康老师的文章倍感亲切!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1-03-24 11:57:14;
欣赏、品位、研究之杰作。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11-03-24 12:26:54;
拜读,学习了!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1-03-24 20:04:27;
学习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1-03-24 21:48:00;
跟着老师欣赏。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1-03-24 22:06:14;
欣赏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1-03-24 22:25:56;
门券上面有学问,康老师是有心人,看后很有启发。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1-03-25 08:41:22;
收藏,研究,品味,增知,这就是门券收集的魅力.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1-03-25 09:19:25;
康老师研究门票,已进入门票的意境,入境才能看出门票的内涵和美感。佩服啊!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1-03-25 09:31:38;
欣赏了!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1-03-25 17:09:08;
比喻的真好!爱读!
姓名:彭俊模; 时间:2011-03-25 19:18:46;
一枚门票,康会长一点评,使人收获不浅。学习了。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4993412;
今日3225;
昨日34021; 本页访问量:2785104; 今日8; 昨日250; 收录总数:12440871; 今日:1382; 昨日:14586;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