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无言的记录

无言的记录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8-08-29 查看次数:709; 复制本文地址
陕西:林延军

    我看书从来不喜欢先看书的前言、序、后记,这些大多是说书的出版如何辛苦,得到多少人的帮助等类似的内容。而是先看目录,从目录中就可以看到书的结构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拿到《券刊大观》一书,也是这样的习惯。简单明了的目录按照时间早晚列出了收集到的178种券刊,刊名、创刊时间、主编、出版地在目录中一目了然。
    再看内容,所有券报均为缩小影印,而且券报均为创刊号、复刊号、改刊号、停刊号等。178种收集起来着实不容易。想起我欲收集的一种小报,前三十期在办报者手中就没有找到,而是从一位集券文献收藏爱好者手中看到,复制的。整本书内容没有任何语言解释,可以说这是一本用券报记录券史的文献,是无言的记录。
    在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在一份广告中看到关于《深圳门票》的资料统计,因《深圳门票》的创刊我当时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并且一些原始文件稿还保留在我的电脑中。当时我发现这则广告中《深圳门票》的创刊号不是“票”字,而是“券”字,就向编辑提出,并告诉王忠雄老师,我和王老师都记得是“票”而不是“券”,结果编辑在核实过程中出示了他收集到的创刊号果然是“券”字。于是王老师再经过经过认真回忆:当时创办时将字打错,并已大量复印发出,后第二期改了过来的历史记了起来。在与编辑的交往中还得知一位提供券报的知名大家曾向编辑提出:某券报的主编某某人没有担任过,不要在书中出现他的名字。结果被编辑同样用收集到的证据给回绝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编辑是讲历史、讲证据、实事求是的。
    我认为这本书对集券文献的收藏与研究会产生极大或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献研究的冷暖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集券的普及程度。
    在观看《券报大观》时我这个年轻人总感到眼睛费劲,如果版面再扩大一倍,就可以做到基本上1:1影印了。那样看着就会轻松了。书的文献史料价值也会提高许多。同时感到如果出版光盘版就更好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不清的问题。
 
        林延军    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17时4分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徐彬; 时间:2007-07-17 11:16:15;  
漂亮的保定令人向往!
姓名:李瑶; 时间:2007-10-19 15:02:04;  
美丽新保定,我的家乡!
姓名:刘兴华; 时间:2008-03-16 21:24:16;  
以前知道保定漂亮!但没想到这么漂亮!不愧是我的家乡!呵呵!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2386777; 今日43355; 昨日65678;
本页访问量:2744008; 今日157; 昨日211; 收录总数:8930670; 今日:13389; 昨日:1052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