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唠唠叨叨说《分类》

唠唠叨叨说《分类》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1-02-21 查看次数:797; 复制本文地址
福建:蔡宝呈

 

 题前的话

券研网公布了《门券展品分类方案》(下称分类)征求意见稿,说是有意见可以在“智友论坛”上讲,找到了“智坛”,因电脑技术太臭,进不了门。在文后跟帖,可能太长原因,被提示不能提交,别无办法,只好用写文章来提议了。既然征求意见,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来直去,实话实说,若有得罪,请多包涵。谢谢!

个人建议

据我所知(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是孤陋寡闻),这好像这是券界第一个有关门券展品的分类文本,是券界的一件大事、好事、实事。说是大事,券研网为券界建规立章辛劳付出,做了件开创性的大事。说是好事,可以让更多的券友参与展出,公平对待。说是实事,券研网又为券界做件实实在在的基础性工作。为此,个人建议,是否在此文本基础上,加以论证、完善和提高,升级到全国性的券展分类。把大事办大,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有益于券展的规范、公平和繁荣。我静候佳音。

开放适度

个人意见:开放类专题,券和非券素材各50%为好,不宜扩大。

理由是:邮展开放类展集为50%非邮素材,是在邮展的准入框数为5框。而券展没有准入框数的规定,一框也可入围。如门券展品以一框为例,使用券为24枚(一个贴片为前言页)各50%,券与非券比是12:12枚,还是可以的;若以60%计,券与非券比大约是10:14枚:若扩大到70%,券与非券比大约是:7:17枚,券品太少就没有券集的意义了。再说集券要比集邮容易得多,可以收集到所需的券品。

统一贴片数和框数

个人意见:统一为A4贴片,9片一框。去掉A4 16片一框和A3贴片。

理由是:1.分类明确说是按网络展览架构的。那么它与场地券展是有区别的,是根据网上展示定贴片的,A4适合网上展示。

2.A3贴片不适宜网上展示,影响观看和欣赏。A3是大片,银屏放不下,要上下左右调整,才能观览,看不到全片、全券,增加操作麻烦,影响欣赏情绪。

3.不统一不便统计。如:甲编组一个16片专题,乙编组一个27片专题。如何算框数?甲一框?乙为1.5框?没有这种算法。甲算一框,乙算三框,有失公允。这不便统计。

4.去掉全国券展规定的A3贴片的心里影响。是不是怕人家讲券研网另搞一套,没有与全国券展规定的A3贴片接轨的说项呢?大可不必,全国券展规定A3那是场地展览,有的大券放不下,所以规定A3,那是实事求是的。而现在分类规定是网上展示,根本是两码事,也应该实事求是才是,网上通过技术处理,再大的券也可以放进A4贴片。“铁路”和“公路”是不能接轨的。应该说明得是,这一条是我胡乱猜测的,是一种假设,没有任何的依据,我姑且说之,你们姑且听之,不要当回事。

  【编辑:丁华能】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1-02-21 05:57:06;  
挺好的唠叨。
《方案》引申开就是场地展览的。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1-02-21 08:14:08;  
本文已经于2月17日在“券友论坛”的“券集创作”栏目中发布。根据个别朋友建议,为了进一步听取相关意见,在这里再次发布。
期盼更多的朋友关注参与门券展览分类的各方面实质问题,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1-02-21 10:24:03;  
赞同蔡老的意见。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1-02-23 12:06:55;  
基本赞同蔡老师的意见。
关于统一贴片数,我个人觉得不一定要统一为A4贴片,可以用A3和A4两种贴片,这样更开放、更灵活一些。有的人
喜欢A3,有的人喜欢A4,各有所好,玩吗。还记得去年“莲花奖”券集赛中,有的人用的A3贴片,有的人用的A4贴
片,都制作得非常精美,各有所长。
姓名:刘向东; 时间:2011-02-23 22:12:39;  
一完全同意《分类》文本应“论证、完善和提高”的建议,“升级到全国性的展集分类”是网展分类的方向。应当前瞻布局、慎重构建。
二“铁路”和“公路”是蔡老戏谑。果真如此,网上网下分类是两条路啦,岂不分道扬镳?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770509; 今日7413; 昨日27364;
本页访问量:2656733; 今日56; 昨日371; 收录总数:6901028; 今日:1517; 昨日:487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