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展览交流〗: 全国第二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乐山盛会直报(6) |
全国第二十二届旅游门券收藏展览·乐山盛会直报(6) 金口天河阔,险峰渡云深 ——金口河旅游纪实 龙小平 金口河大峡谷,这个被崇山峻岭环抱的秘境,在初冬的薄雾中静候着我们的到来。清早八点,五辆旅游大巴载着二百余位券友缓缓驶出乐山城区,其中年龄最长的已九十五岁。作为此次行程的纪实者之一,我望着车窗外渐次后退的街景,心中既期待又忐忑——如何在险峻山水与高龄团队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此行最重要的课题。
车行云水间 车辆沿大渡河蜿蜒北上,导游丁丁手持话筒,以清脆嗓音开启第一程的文化导览:“我们现在正沿着成昆铁路前行。大家请看右手边,那些悬于千仞绝壁上的铁路,就是被联合国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的工程。”她讲述起六十年前铁道兵用钢钎凿穿百里绝壁的往事,车厢里渐渐安静,只有窗外偶尔闪过的隧道洞口像时光黑洞,吞吐着那段峥嵘记忆。
我特意走到80岁的李老先生身边。他耳背,但目光始终追随着窗外铁路。“我参加过三线建设。”他突然开口,手指轻叩车窗,“当年我们就是用十字镐,一尺一尺挖出来的。”他的儿子在旁边补充:“父亲听说要来金口河,非要我跟着来,说想让我看看他战友们战斗过的地方。”
铁道兵精神的丰碑 十点整,我们抵达首站——古路村。这是一个居住在悬崖上的彝族村,村下是成昆铁路,有举世闻名的一线天铁路大桥和隧洞火车站,还有全国唯一以铁道兵为主题的博物馆。依山势而建的青灰色建筑,与背后苍山融为一体。考虑到团队年龄结构,会务组提前与馆方协商开辟绿色通道,并安排邮局抽调的三位工作人员在纪念品区设临时服务点。
博物馆内,锈迹斑斑的开山工具与发黄的施工图纸静静陈列。最令人动容的是“生死簿”展区——成昆铁路每公里就有一名筑路者牺牲。李老先生在烈士名录墙前驻足良久,从口袋摸出老花镜,颤巍巍地寻找着什么。“找到了!”他指着“王XX”三个字,转身对儿子说:“这是你王叔,塌方时把我推出去,自己没出来。”
此时,我们团队已分成两半,一队结伴前往铁道兵博物馆参观。另一队则在观景台留影,或盖戳。这种错峰参观的方案,让不同需求的游客各得其所。 峡谷深处的奇迹 正午时分,我们来到大峡谷核心区。金沙江与大渡河在此交汇,劈开出纵深达2600米的罕见峡谷。为确保安全,我们特意划定三个观景区域:亲水平台供行动便利者近距离感受惊涛拍岸,中心观景台配备休息长椅,最高处的玻璃观景台则留给体力充沛的年轻人。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空腹式铁路石拱桥。”导游指向横跨峡谷的巨型建筑。阳光透过桥拱洒在江面,与升腾的水雾交织成虹。在专门开辟的无障碍平台拍照,身后的绝壁像一幅巨型水墨画。
彝寨欢歌 午餐安排在峡谷彝寨。恰逢彝族年假期,寨门前的欢迎仪式格外隆重。身着盛装的彝族姑娘唱起敬酒歌,双手捧上“杆杆酒”。这种用细竹竿吸饮的苞谷酒,让城里来的游客既惊奇又欣喜。88岁的张奶奶在子女鼓励下尝试,吸了一口便笑得满脸皱纹:“甜哩!像我们小时候喝的米酒。”许多同伴和彝族姑娘合影,留下美好的瞬间记忆。
午餐全是地道彝家菜:坨坨肉、酸菜土豆汤、荞麦饼。会务组提前与餐厅沟通,为高龄游客准备了易消化的改良版。席间,彝族青年跳起达体舞,欢快的节奏感染了所有人。李老先生竟跟着拍手哼唱起来,他儿子惊喜地告诉我:“从没见父亲这么高兴过。” 悬崖村的变迁 午后,我们游览了古路村。这个四川最后通公路的“悬崖村”,如今仍有骡马道蜿蜒在千米绝壁上。考虑到体力差异,我们安排了分层体验:年轻团队徒步体验最初500米骡马道,其他游客则在观景平台通过望远镜观看索道运行。 “十年前,村民下山还要靠藤梯。”当地向导指着云雾中的村寨介绍。此刻,恰好有马帮从绝壁小道走过,清脆铃声响彻山谷,仿佛在进行一场古今对话。 桌山奇观 最后一站来到大瓦山。这座世界第二的桌山在夕阳下呈现出赭红色,平坦山顶与垂直绝壁形成强烈对比。正值彝族年,当地邮局不休为我们盖戳服务,不少券友喜棒双票封臉上满是成就感。 回程路上,夕阳给峡谷镀上金边。导游播放起《铁道兵志在四方》,不少老人跟着合唱。李老先生临窗而坐,手里紧握当天实寄的纪念封:“要给老战友们寄去,让他们知道,这条路现在很美。”更令人快乐的是来回车上活动不断,猜谜语,说方言,奖门券,米花糖。唱歌朗读,一路欢笑一路歌。
后记 这场特殊的旅行让我深刻理解:旅游不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是时间的对话。当年的老建设者与年轻背包客在同一片峡谷相遇,当彝族千年传统与当代旅游文明交融,金口河展现出的,是比地质奇观更动人的生命画卷。 那条在绝壁上开凿的道路,不仅连接着险峰与深谷,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感谢组委会为全国各地券友精心安排,就是在这条路上,为每个不同的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王建 |
目前,网友留言共1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11-26 02:46:15;
拜读,点赞!……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11-26 05:21:55;
龙老师采编的《乐山盛会直报》,是全国第22届券展活动最权威、最全面、最详细、最有史料价值的文图报道。采访不易,撰写辛劳,龙老师荣获组委会颁发的“前线采编奖”实至名归,祝贺龙老师!
姓名:陈捷; 时间:2025-11-26 08:16:18;
感谢龙老师的全程报道!!!
姓名:上海田子; 时间:2025-11-26 08:42:54;
拜读了!学习了!
姓名:常甘生; 时间:2025-11-26 08:52:17;
拜读了,点赞!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11-26 09:02:38;
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11-26 09:03:44;
参会券友相聚一堂,游览胜景。谢谢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11-26 10:15:35;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11-26 11:50:21;
参会券友相聚一堂,游览胜景。感谢龙老师的全程报道!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11-26 15:01:47;
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11-26 15:15:12;
《乐山盛会直报》,精彩的报道,谢谢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11-26 15:28:41;
龙老师的全程报道,每一篇都详细、生动。读来如亲临现场。谢谢龙老师的精彩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11-26 15:33:28;
好报道,龙老师辛苦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11-26 17:53:55;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5-11-26 19:29:28;
谢谢龙老师的精彩报道!
姓名:王书强; 时间:2025-11-27 07:37:14;
拜读了,谢谢龙老师的精彩报道!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11-27 21:57:08;
分享快乐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25-11-28 12:25:59;
欣赏龙老师佳作。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6323880;
今日42486;
昨日62956; 本页访问量:2788256; 今日153; 昨日140; 收录总数:12910474; 今日:14142; 昨日:16625;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