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微缩的汴京——赵家堡

微缩的汴京——赵家堡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0-12-14 查看次数:383; 复制本文地址
福建:蔡宝呈

最近,朋友送我一枚“赵家堡”的门券,勾起了我的回忆。十多年前,我曾特地到赵家堡去旅游,那时的赵家堡还没有全面开发,仅有“完璧楼”一个景点开放,也不使用门券,给2元钱,给你一张简介,参观人极少,冷清得很,在古堡里转了一圈,处处透出古韵犹存的原生态。而今是全面开发旅游,还专门印有门券。古堡也从县级、省级文保单位,提升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漳浦县境内湖西乡。这里是个半山区,虽说不是什么高山峻岭,但也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我去时,只有一条弯弯曲曲,路幅不宽的沙包路,一路打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记得去的时候是春天,一路上春花烂漫,春草青青,春树青绿,春水叮当,有这一路春光的陪伴,才没有感到旅途的倦意。当然现在全面开发,又十多年过去了,肯定大有改观的。就是这个偏僻山乡的古堡,却与大宋王朝和它的国都汴京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称“微缩版的汴京”。

汴京,今日之开封,北宋的国都。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较为繁荣的朝代之一,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矛,国都汴京是当时的国际化城市。但这个王朝在剧烈的民族斗争中,难逃历史的规律,从北宋到南宋,硬撑三百多年,最终南逃至东南沿海而灭亡。跟着逃亡的一支皇族,在元兵的追杀下,走投无路,选择在福建闽南漳浦沿海隐姓埋名,定居下来。到了明代经朱元璋批准恢复赵姓,明万历二十年,皇族后裔赵若、赵范率族移居到现在的湖西乡,建筑堡城,聚族而居至今。因为他们姓赵,称为“赵家堡”。 

赵家堡却不是随便建造的,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为了追念祖宗,思慕帝业,就按北宋汴京城的布局建造。如汴京城建有外城、内城和大内城三重城墙,这里也同样建有三重城墙。现在作为开封地标性建筑物的宋代铁塔,这里也建有石塔一座,大小是铁塔的1/10。开封城内有潘杨二湖,这里就建有莲花二池,也仿潘杨二湖上的石桥,建有石桥一座,为恐世人不知其良苦用心,还在桥上刻有“汴派桥”三字。开封有古吹台禹王庙,古堡内有禹王碑禹王庙。难怪到这里考察的古建筑专家称:“立意布局,处处仍汴京之旧”。还有趣的是该古堡建有东西南北四门,其他三门洞开通行,唯独南门建成后用巨石堵死,意为南逃无路,北向中原。更有趣得是古堡初建的第一座建筑物是“完璧楼”,意有“完璧归赵”之意。反应出古堡主人的皇族贵胄身份和王朝孑遗的心境。这些远离皇族祖居地、聚族而居几百年的族群,却是独特而罕见的。已融入当地风俗民情、生活习惯的他们,除了头顶皇族姓氐,背负古堡的名声光环外,己无异于当地的百姓,春耕时节,进出堡门的一样是荷锄送粪、扛犁赶牛、忙于春耕的人们。历史是他们的故事,而他们的生活正在继续。

【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0-12-14 15:48:51;  
通过门券学历史,学习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0-12-14 20:17:31;  
用心良苦的建筑。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0-12-14 20:38:21;  
不忘历史。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0-12-14 22:22:44;  
以券讲史,真好。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0-12-15 12:50:23;  
听老蔡上了一堂历史课。谢谢!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95525; 今日11056; 昨日12377;
本页访问量:2659322; 今日258; 昨日310; 收录总数:6936271; 今日:4928; 昨日:56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