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藏券应用体会点滴(1)

藏券应用体会点滴(1)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0-12-12 查看次数:468; 复制本文地址
江西:彭安荣

前  言

无锡会议倡导和促进了门券理论的研究,“中券委”增设了“门券理论研究部”,指导与推动着门券理论研究的进展。可见,门券已由单纯的收藏、观赏进入了应用、社会共享的阶段,进而提升为在应用中加强门券的理论研究新阶段了。

  笔者不揣冒昧,尝试门券理论的探索,从现在开始,将围绕“藏券应用体会”以“三言两语”的形式形成一个系列作品,陆续将本人对门券应用的心得体会上传网站展示,旨在与券友共同探讨,共同商榷,有不妥之处,诚望指正。

 藏券应用体会点滴(1):门券品相划分之我见

集邮界历来对邮票与邮品都是有着较为严格的品相划分,一部获奖邮集,需要花费巨资,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成。门券收藏受其影响,近些年来,也有着不成文的品相划分说法。

有人仿效邮票邮品的分类与等级划分。将门券品相分为“珍品”、“罕品”、“精品”、 “全品” 、“次品”、和俗称的“大路货”;有人按数序分为“10品、9品、8品、7品……”,有人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所分品相与等级,多为臆想,各出一辙,反正也无任何标准与规定,相约事成。

朋友间交换,一般不讲究这个的,只是下列几种情况才被重视:

一是券商。因为把券看作商品,货好才能招徕顾客,“按品论价”,理所当然;二是门券买卖者。买者花了钱要好货,卖者故弄玄虚定品相求高价,这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专题门券收藏者。收集要求高,非专题“全品”不要;买券难觅合适,交换不尽如意,因此,耗时费力,长期难以成就。

其实,我认为,门券的品相并非是某些人吹嘘的那么严重,而实际上是:门券确应有品相之说,这是客观存在,但不应有更多的人为的炒作。

真正要分的话,“品”应该从“类别”中定义:即分“稀有券”和“常见券”两类,则为足矣。所谓“稀有券”即是年代久远的、少见、罕见的、难觅的或成套难配齐的券;所谓“常见券”,即较为普遍,寻找不难,大家或多数人都有的券。

“相”应该从门券的外观、质量上划分,似乎可分为:

全品——即券面挺括,未使用、流通,有副券,有存根,无磨损,无折痕,无卷角,无撕裂、剪角和打洞的;

一般品——即券已使用、流通,有副券或无存根,有存根或无副券,无磨损,无折痕,曾撕裂、剪角或打洞但券面清晰、清洁、美观的;

次品——比一般品要差的券,但还有观赏与利用价值的;

差品——基本就是废品或纯商业广告券。

上述所分,多数是买卖时讲究,友间交流与馈赠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门券的品相真的是不可太过拘泥。只要是“喜欢的”、“缺少的”、“用得着的”、“玩得舒心达意的”都是好券;这品相不品相的,看看历次全国门券展出和“券研网”的“莲花奖”赛所获奖的那些作品,没有一个全部是用“精品”、“罕品”和“全品”制作的。这可不是我主观认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哟!

由此可知,任何品相的门券只要在编集中应用得当,用得合理,符合构思创意,那品相也就失去其实际意义了!当然,参展的作品,能有条件用上全品更好,但一味追求上品而忽视券集的内容,削足适履,同样是不可取的。

(请关注之二)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
目前,网友留言共1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田子; 时间:2010-12-12 00:38:03;  
二十多年来门券界联谊的发生和发展,是门券集藏品应用和共享、研究与发展的历史。
姓名:夏瀛淼; 时间:2010-12-12 06:02:38;  
同意彭老师的看法,只要所选门券适合自己的专题,能表达自己要说的思想就好。
姓名:宋振清; 时间:2010-12-12 08:43:30;  
彭老师的见解很好,也是券界收藏朋友经常遇到事,这个见解可共用,避免走极端,学习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0-12-12 09:38:10;  
完全同意彭老师的看法,我也遇过这事。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0-12-12 09:39:57;  
同意彭老师的观点,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券就是好券。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0-12-12 10:43:15;  
同意、支持。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0-12-12 10:47:18;  
彭老师分析的透彻,精辟。同意彭老师的看法。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0-12-12 13:32:11;  
赞同、支持老彭的观点!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0-12-12 15:29:08;  
彭老师所言极是,集邮和集券还是有区别的。赞同!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0-12-12 15:35:04;  
彭老师分析得很好。只要适合需要的,就是好票。但太差太破损就不在其例了。所以我觉得可用之票也应大体有个标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0-12-12 15:41:48;  
安荣不仅是身怀绝技的中医师,而且是门券收藏界的佼佼者,不愧为收藏家。
其系列大作《门券应用体会点滴》之一,并非三言两语那麽轻巧。可为券界
将来制定门券品相划分标准奠定基础。
期待之二。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0-12-12 20:09:56;  
非常同意彭老师的观点。对券的品相太苛刻,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0-12-12 22:04:33;  
彭老师的门券应用体会可参考、可借鉴。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0-12-13 09:27:13;  
直木适做樑,弯木可做犁,只要应用好,点石也成金。另,品相划分是否可分为:全品、上品、一般、次品,供彭老师参考。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0-12-13 20:23:00;  
券友们,见笑了!感谢大家的赞同,我仅仅是个人玩券的体会,以三言两语的方式表达出来,旨在抛砖引玉,为的是把门券理论的研究引入深入。郭老林生的赞赏更是令我惭愧!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将利用诊余时间,尽快把后面想说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4009470; 今日11625; 昨日20449;
本页访问量:2661232; 今日264; 昨日459; 收录总数:6975366; 今日:2105; 昨日:4907;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