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山水黔西南(8)

山水黔西南(8)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二十四道拐
显示日期:2025-10-05 查看次数:297; 复制本文地址
张有发

图片总大小:2.4MB;最小图片:122KB;最大图片:357KB;


山水黔西南(8

——二十四道拐

1.jpg

在黔西南的晴隆县,有一座宛如时光琥珀的安南古城。踏入其中,仿若穿越了岁月编织的锦缎,回到那古老而神秘的年代。古城之侧,史迪威公路蜿蜒于山岗,二十四道拐见证了二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烽火岁月

2.jpg

二十四道拐古称鸦关,位于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始建于1927年,续建于1935年11月,由江苏阜宁工程师邹岳生领队勘测设计,1936年6月竣工通车,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第一拐与第二十四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1米,坡的倾角约60度。

3.jpg

在二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经过包含二十四道拐在内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为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的咽喉要塞,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晴隆二十四道拐也因此以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载入史册。

4.jpg

(▲1945年3月26日,由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拍摄的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

图片刊载于当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六期上,随后被世界各大媒体转载,二十四道拐因其特殊形象,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显著标志,成为反法西斯阵线国家团结御敌的重要象征。照片中我们看到:满载物资的美军卡车,组成长长的车队,沿着一条拐了20多道弯的狭陡公路,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荒凉的山顶缓缓爬行。这张照片于1945年3月26日,由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在公路对面的山上拍下,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2002年3月,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登上晴隆山顶——二十四道盘旋的弧线与手中泛黄的老照片画面完美重合。

5.jpg

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二十四道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二十四道拐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抗战纪念遗址。同年被网友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之一。2017年,二十四道拐景区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6.jpg

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展览馆于2019年4月开始建设,于2020年7月免费开放使用。全馆占地面积2000平米,上下共4层楼,分4个区,展馆一楼为抗战历史文化展示区,展馆二楼为历史文物、历史名人展示厅,展馆三楼楼为VR体验中心,展馆四楼为抗战生活体验区。

6-1.jpg

6-2.jpg

展馆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背景,并以图文、连环画、3D技术、VR技术,动态演示等方式,采用主展区、体验区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和展示“晴隆抗战文化”以及“筑路往事”“高校西迁”“盟军援助”“远征军出征”等在晴隆抗战时期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7.jpg

二十四道拐,有一道蜿蜒曲折的奇迹,它似一条巨龙,盘绕在群山之间,每一道弯都是岁月镌刻的纹路,每一处转折都隐藏着历史的回声。二十四道拐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见证了二战时期的风云变幻,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如今,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它依然静静地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二十四道拐同样见证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战争,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我们从未放弃过胜利的希望。就像在二十四道拐上行驶的车辆,尽管道路崎岖险峻,但始终朝着目标前进。这种信念,支撑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最终取得了胜利。

10.jpg

安南古城,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游客来翻阅,来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浪漫与宁静。巍峨的古城大门,似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护者,静静伫立,守望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真是:山河破碎随风去,铭怀国耻忆硝烟。

11.jpg

 



【全文完】

 


编辑:张有发
目前,网友留言共2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10-05 05:08:59;  
二十四道拐很奇特,站在特定的位置才能欣赏到,壮观!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25-10-05 06:21:03;  
史迪威公路蜿蜒于山岗,二十四道拐见证了二战时期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烽火岁月。这二十四道拐在抗战阶段还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5-10-05 07:50:48;  
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乔军; 时间:2025-10-05 08:04:57;  
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喻仲才; 时间:2025-10-05 08:26:12;  
红色遗址二十四道拐公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10-05 09:39:23;  
一张就照片,揭示了一段抗战史诗,无论自然景观,还是历史价值,都极为罕见,成为如今热门打卡地!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10-05 10:37:54;  
谢谢张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10-05 10:46:41;  
二十四道拐公路,抗战时期的生命通道,欣赏学习!
姓名:寻波; 时间:2025-10-05 10:51:48;  
欣赏了,二十四道拐公路,不错,谢谢分享!
姓名:杨建; 时间:2025-10-05 12:33:05;  
谢谢张老师的分享,让我们了解了这条公路,与这段抗战历史。
姓名:熊斌; 时间:2025-10-05 14:38:06;  
别笑山路十八弯,我是大哥二十四道拐!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10-05 15:28:00;  
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5-10-05 16:03:13;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10-05 16:20:23;  
二十四道拐因其特殊形象,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显著标志,成为反法西斯阵线国家团结御敌的重要象征。让我们了解了这条公路,与这段抗战历史。谢谢分享!
姓名:李建萍; 时间:2025-10-05 16:29:19;  
二十四道拐公路,记载着那段硝烟岁月,谢谢张老师分享这段红色之旅!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10-05 16:47:04;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二十四道拐公路,阅读印象深刻。
浏览《山水黔西南》八篇游记,增长知识,愉悦身心。谢谢张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10-05 17:13:16;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10-05 17:25:50;  
好游记连连,谢谢张老师!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10-05 18:15:58;  
欣赏了!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10-05 18:57:48;  
谢谢分享。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5-10-05 18:57:53;  
多谢各位老师们的点评与鼓励!一张旧图片,因为没有确定具体位置,而使得寻找它费劲了一番周折。如今二十四道拐公路,它不仅是一段公路,更是一座无声的丰碑,铭记着那条崎岖路上曾奔流不息的家国血脉。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10-05 19:22:35;  
张老师的游记精彩动人,篇篇不落,仔细阅读,景美文更美。欣赏了!
姓名:张岩; 时间:2025-10-05 20:06:02;  
谢谢张老师的美文分享!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5-10-06 09:56:07;  
谢谢张老师的分享,完美的山水黔西南之旅到此结束!
姓名:秦梦雪; 时间:2025-10-06 11:30:08;  
谢谢张师傅分享,二十四道拐公路之抗日战争之路
姓名:夏惠生; 时间:2025-10-06 18:39:18;  
24道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抗战纪念遗址,十大最美公路。为张老师点赞!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25-10-08 07:23:53;  
跟着张老师重游24道拐,历史不会忘记当地军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谢谢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10-09 09:44:47;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张老师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4825737; 今日26319; 昨日36997;
本页访问量:2784268; 今日156; 昨日213; 收录总数:12373125; 今日:11732; 昨日:14343;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