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旅游天地〗: 藏在天坑里的神秘村落--雨补鲁天坑游记

藏在天坑里的神秘村落--雨补鲁天坑游记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5-10-03 查看次数:522;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2.5MB;最小图片:231KB;最大图片:331KB;


 2025年8月21日,清晨的兴义笼罩在薄雾中,我背着双肩包踏上k30路公交车,车窗外的峰林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抵达客运东站时,阳光已穿透云层,十点多我换乘开往清水河镇的长途车,颠簸的车厢里,山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约莫一个小时后,车在清水河县城停下,我望着地图上标注的三公里山路犯了难——这里距雨补鲁天坑景区尚有一段距离。

图片1.png

 县城街道上人烟稀少,我向路边小店老板打听有去雨补鲁的车吗?,他说:‘没有”。随后,他指了指加油站方向:“那儿有摩托车,你看一下是否能载人?”循着指引,我在加油站旁看见一家清真餐厅,门口停着辆旧摩托车。走进屋内,一位身着蓝布衫的女子正擦拭桌椅,听见我的询问,她停下手中的活计,眉头微蹙:“正准备开饭呢,怕有人来吃饭……”我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心急如焚:“这儿没别的车,景区还有几公里远啊!”她瞥了眼手腕的老式手表,忽然转身关门:“还来得及,我送您去吧!”

 摩托车载着我驶入盘山小道,车身颠簸间,我得知她姓张,独自经营这家小饭馆,两个儿子正在念书。她笑着说:“饭店生意主要靠附近工厂的工人光顾,生意还算过得去。”山风掠过她的发梢,她的话语被风声扯碎,却字字清晰。转弯处,她特意放慢速度,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峰林:“看,那就是天坑的方向,像不像一朵倒悬的喇叭花?”我望去,青山深处果然隐现一个巨大的凹陷,云雾缭绕间,恍若仙境入口。

图片2.png

 抵达雨布鲁村口时,张女士摆摆手拒收车费,匆匆驾车返身离去。我望着她消失在山路尽头的背影,心头涌起暖流。

图片3.png

 在村口的宣传牌上看到雨补鲁景区简介:雨补鲁‌是彝语音译词,意为“低洼的地方”,雨补鲁天坑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高低差600多米。其坑周围奇峰林立。126户人家住在坑底周围,坑寨奇丽,石屋、石墙、石路、树林、修竹,天然成趣。天坑东边半山上有一泉水,除满足坑寨人家人畜饮水之外, 还浇灌坑内200多亩良田, 西边有一落水洞,将多余之水排出。此天坑曾被地质学家称为华夏已发现的天坑之首。

 雨补鲁古寨的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整个寨子的格局被分配得很好,房屋都集中在路的一侧,而坑底的中心地带则分布着大片良田,天坑四周的山峰将位于坑底的村寨紧紧包裹,农田、房屋、树林点缀其中, 相映成趣。

 然而最初的雨补鲁天坑并非是一个适合生存的地方这里和其他天坑一样,荆棘密布,蚊虫肆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远离战乱,相较于其他地方,雨补鲁天坑似乎更为隐蔽一点,为了族人的安全,逃亡至此的陈氏族亲(据说是陈汉皇、陈友谅的后人)便决定在此定居。然而由于天坑底部长期无人涉足,导致这里杂草丛生,陈氏后人开始了他们第一步的改造工程,将漫山遍野的树木全部清除,他们一点一点地对这个天坑加以改造,最终成了现在的祥子。

 2018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石构建筑、布依族织锦工艺和玉米酒酿造为特色。‌‌曾作为《爸爸去哪儿》、《云下的日子》等影视取景地,被誉为“天坑里的乡愁”。‌‌

图片4.png

 雨补鲁的先辈们为了躲避战乱到此定居, 为了防范外敌和匪患 他们曾在寨子入口建起了一座具有碉堡等防御功能寨门。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寨门年久失修 ,为消除安全隐患,被村民们拆除。 2015年,施工队根据寨老们的描述, 在进寨路上就地取材修了一座规模为50m*46m*10m的寨门, 走进寨门, 一种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

图片5.png

 踏入村寨,青石板路蜿蜒如蛇,石屋错落分布于天坑边缘,布依族老妇坐在门前织绣,孩童在古榕树下嬉戏。天坑底部平坦如镜,梯田与竹林交错,东边山腰的清泉潺潺流淌,灌溉着坑内两百亩良田;西侧落水洞幽深难测,将雨水悄然引入地下暗河。

图片6.png

 最引人注目的是田间那尊“天坑地漏”雕塑——巨大的漏斗形装置以青石砌成,暴雨时节,水流沿内壁飞旋而下,如银河坠入地心,将天坑的地质奇观凝为艺术图腾。

图片7.png

 寨子里这棵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黄桷榕,为桑科黄桷树,属高大落叶乔木。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权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据寨子里老人们的推算树龄至少 300年以上,百年古榕,难得一见。黄桷树朴实无华,相伴着树枝丫不断伸进蓝天白云,默默庇佑天坑里的万物。

图片8.png

 攀至观景台俯瞰,整个天坑如大地之眼,凝视着六百年的沧桑变迁。坑底石寨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顶云雾交融,仿佛时光在此驻足。我忽然想起张女士匆忙关门的背影——她放下生计之忧,为一个陌生旅人敞开归途,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地漏”?将世俗的琐屑滤去,留下纯粹的善意,如天坑滤去雨水,只余澄澈的泉流。

 游毕,我沿原路返回村口。路上没有客运交通,大都是往附近发电厂送煤的货车,车过卷起很多粉尘,搞得路上乌烟瘴气的。大约走了几里地,·恰逢一辆回县城的私家车途经,经过沟通,司机热心捎上我。归途的山路依旧蜿蜒,但心中已存下天坑的震撼与张女士的温存。车窗外,峰林如黛,云雾翻涌,我闭目回味:那坑底石屋的烟火、漏斗雕塑的磅礴、张女士蓝衫在山风中鼓胀的模样……皆如天坑的倒影,沉入记忆深处。

图片9.png

 雨补鲁天坑之美,不仅在于地质奇观,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坑底石屋承托着布依族的千年血脉,而张女士的摩托车载着现代旅人的脚步,将善意嵌入山路的褶皱。这趟旅程让我明白:真正的风景,永远藏在陌生人的目光里,藏在那些愿意为你停下手中活计、推开一扇门的人心深处。

 回望天坑,它依然如喇叭花般静默绽放。愿这方水土的淳朴,如天坑清泉,永远润泽人心;愿张女士的饭馆炊烟不息,两个孩子学业有成,生活如她相助旅人时那般,坦荡而温暖。                         

                                              写于2025年8月24日

编辑:吕凌
目前,网友留言共4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25-10-03 06:22:18;  
跟着刘会长游贵州雨补鲁天坑景区,真山,真水,雨补鲁天坑之美,不仅在于地质奇观,更在于人与自然的共生。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5-10-03 08:13:48;  
有情有景,精彩!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10-03 08:52:38;  
情景交融呈暖意,图文并茂好文章。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10-03 09:09:57;  
谢谢刘会长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10-03 09:15:14;  
天坑里的神秘村落,真想去看一看。
姓名:陈捷; 时间:2025-10-03 10:25:23;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10-03 10:26:14;  
天坑里神秘的村落,加线朴实的贵州人,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10-03 10:31:25;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10-03 10:37:29;  
雨补鲁天坑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高低差600多米。其坑周围奇峰林立。126户人家住在坑底周围,朴实的贵州人,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李亮; 时间:2025-10-03 10:37:36;  
个人游真的很辛苦,但又收获到太多的帮助和乐趣,我也遇到太多象张女士那样的好人,使我心存感恩。
姓名:寻波; 时间:2025-10-03 11:00:52;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江成康; 时间:2025-10-03 11:07:45;  
很好的游记,谢谢分享!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5-10-03 11:34:43;  
拜读刘老师的游记系列文章,贵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都是漂亮的景致。更可贵的是当地人们淳朴善良的民风,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多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5-10-03 12:05:02;  
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姓名:张姐; 时间:2025-10-03 12:13:50;  
处处有好人,愿好人一生平安 一切顺利
姓名:郭爱春; 时间:2025-10-03 12:14:44;  
跟着刘会长去旅行,谢谢分享!
姓名:马明顺; 时间:2025-10-03 12:44:02;  
坑深似海、人美如景,情深意切、流连忘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淳朴民风,动人心旌,绵延不绝,古今交融。
姓名:马明顺; 时间:2025-10-03 12:44:02;  
坑深似海、人美如景,情深意切、流连忘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淳朴民风,动人心旌,绵延不绝,古今交融。
姓名:伍远琥; 时间:2025-10-03 12:53:32;  
摩托车免费,这个必须点赞。贵州老百姓的淳朴我也曾亲自经历体会过。
姓名:于建洪; 时间:2025-10-03 13:10:11;  
大山深处的人还保留着国人纯朴善良的本质。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5-10-03 13:56:00;  
好人一生平安!
姓名:韩文彬; 时间:2025-10-03 13:58:11;  
旅游是一种感受,不仅仅是体验自然,感受历史文化,更是人文情感交流。
游记生动介绍了感人旅行过程。令人赞赏!
姓名:郝兆宁; 时间:2025-10-03 14:01:56;  
天坑美景,善良百姓,值得一游!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10-03 14:42:4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姓名:侯巍; 时间:2025-10-03 15:04:43;  
美景
姓名:许淑银; 时间:2025-10-03 16:16:12;  
这样的景区少見,会长写的详细,尤如身临其境。谢谢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10-03 16:44:38;  
美文靓照,精彩介绍。谢谢分享!
姓名:刘瑞丰; 时间:2025-10-03 17:12:53;  
神秘的天坑村落,有又长知识了
姓名:钟杰; 时间:2025-10-03 17:40:18;  
拜读好游记,谢谢刘会长!
姓名:李荣; 时间:2025-10-03 18:04:25;  
会英老师的笔融很感人,妙语连珠,不仅让人们认识到新的景点,让人文与自然的熔合描绘到极致。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10-03 20:16:41;  
景美人更美,善良之人必有福。
姓名:雪中梅; 时间:2025-10-03 20:25:19;  
文笔太棒了!感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10-03 20:27:28;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25-10-03 20:44:33;  
感谢各位老师鼓励支持!
姓名:周田涛; 时间:2025-10-03 22:29:17;  
闲暇之余欣赏了这语真意切的短文,仿佛置身其中,领略到又一个如诗如画的天坑镜地。[合十][合十][合十]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10-03 22:53:57;  
很感人的好文。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灵宇; 时间:2025-10-03 23:50:59;  
欣赏贵州的天坑美景,感受历史文化,更可贵的当地人的善良,值得一游
姓名:小殷; 时间:2025-10-04 08:19:10;  
雨补鲁天坑——自然的奇观,神秘的村落,淳朴的民风。世界真的很大,我从作者的游记当中倒也管窥一二,长一些见识。欣赏美文、美图!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5-10-04 20:18:57;  
贵阳人民真好。
姓名:墨趣; 时间:2025-10-06 09:39:17;  
个人游很辛苦,也要注意安全呀!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10-08 08:52:58;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5-10-11 11:57:02;  
阅读美文,谢谢刘老师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4833114; 今日5881; 昨日27812;
本页访问量:2784272; 今日2; 昨日158; 收录总数:12375178; 今日:1447; 昨日:1233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