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三十六)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 |
“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三十六)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 上海 李金燕
世博会博物馆由中国上海市政府和国际展览局合作共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818号,于2017年5月1日建成开放,于2020年12月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根据2010年11月双方签署的《世博会博物馆合作备忘录》,世博馆作为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和官方文献研究中心,以传承世博遗产、保留世博精髓、延续世博效应为宗旨,致力于成为全球世博文化与创新方面的知识库,世界博览事业的展示中心、推介中心、教育中心、培训中心和文献研究中心,并为与世博会相关的国际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世博馆共有8个常设展厅,全面展示世博会历史、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盛况和未来各届世博会精髓。作为中国第一座国际性博物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博物馆,世博馆具有国际性、唯一性、专题性、可持续性的特点,并将致力于成为“国际接轨、亚洲一流、上海补缺、特色鲜明”的设计创意类博物馆及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世博会馆临展厅在2025年7月15日—9月15日,开设的展览名为: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 本次展览是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通过“扣月之门”“月途之征”“月程硕果”“筑梦深空”“苍穹回声”五个单元,以60余件珍贵的实物实证与详实的历史档案阐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更将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遥远深空的科技魅力。
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邻居”,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具有独特的空间位置、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物质资源,蕴藏了地球、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无穷奥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对月球的想象和憬寄托于不计其数的美妙诗句之中,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
200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由此拉开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帷幕。20年来,中国探月工程始终坚持一体化研究论证,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期圆满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有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了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的认知,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谱写了世界探月的精彩中国篇章。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嫦娥奔月”由神话便为现实,嫦娥一号卫星绕月494天。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对月球“一探三”的任务。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月球的软着陆,实现了巡天、观地、测月。 嫦娥四号由鹊桥中继星和探测器组成,分两次发射。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中继星支持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安全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月背软着陆和完成月背与地球中继通信的国家。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7日,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 2024年3月20日,嫦娥六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话说这月球土壤样品,是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数十年所获得的珍贵成果。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我国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未来,嫦娥七号预计在2026年发射,嫦娥八号预计在2028年发射,对月球的探索仍在往深处进行,目的是推劫动鹊桥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不仅对月球进行探索,对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已经实施,天问一号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绕、着、巡”,天问二号正在进行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未来,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将会向着更远的深空进发。天问三号计划实施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计划实施木星等巨行星探测,深化人类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科学认知。此外,还将开展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等。 参观到此时,不仅心潮澎湃,从一曲东方红响彻太空,到嫦娥奔月书写传奇,中国探月工程20年将漫天神话写进了现实当下,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步一个脚印,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勇往向前,而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人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航天精神让人称赞。
在互动的屏幕前,我扫描二维码,收到了星际信使兔星星的问候,我是第4660位点亮月球的探月工程·全民见证者,截屏留作纪念。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前期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上海世博展览馆、北京天文馆等地成功举办,后续还将在全国和港澳地区陆续开展。本次展览没有门票,也没有纸质展览介绍资料,但是要刷身份证进入,世博会馆疫情后也取消了门票,上我收藏的门票吧。
书于2025年8月5日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张文革 |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8-21 06:33:51;
主席豪言已实现,祖国强盛我自豪!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8-21 08:19:13;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8-21 09:39:22;
谢谢金燕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8-21 09:59:41;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8-21 10:00:15;
从神话故事变为世界领先,二十年征程成果丰硕!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8-21 10:27:43;
中国探月工程,二十年奋斗征程,成果丰硕!谢谢分享!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5-08-21 11:24:07;
介绍详细,门券精美。谢谢李老师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8-21 15:06:11;
图文并茂讲述中国探月工程,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8-21 15:16:55;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5-08-21 16:47:31;
李老师每次写文章下功夫!谢谢分享!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5-08-21 17:23:10;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老人家的愿望已成现实。谢谢金燕老师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8-21 17:31:52;
欣赏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8-21 17:35:53;
欣赏了!谢谢李老师的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8-21 18:29:07;
欣赏高科技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8-21 18:36:15;
好文章。学习涨知识。谢谢李老师创作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5-08-21 19:36:07;
谢谢李老师佳作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8-21 20:23:57;
扬我国威的好文章!谢谢金燕的精彩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8-21 21:15:55;
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8-21 21:29:04;
拜读好介绍,谢谢李老师!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8-21 22:27:54;
谢谢分享。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25-08-21 22:34:17;
拜读了,谢谢李老师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8-21 23:55:11;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李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25-08-22 10:11:33;
文章好,票和卡也好,谢谢金燕老师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8-22 15:10:25;
图文并茂讲述中国探月工程,谢谢李老师分享!
|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
整站访问量:54842603;
今日15363;
昨日27812; 本页访问量:2784326; 今日56; 昨日158; 收录总数:12379200; 今日:5464; 昨日:12338; |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