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无为寺塔

无为寺塔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5-08-09 查看次数:96; 复制本文地址
赣州市:古向东

图片总大小:72KB;最小图片:29KB;最大图片:44KB;


无为寺塔

古向东

图中2枚朔料门券中的无为寺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城西北角的无为公园内,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佛塔,2006 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剪辑.jpg 剪辑_2.jpg

无为寺塔始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 年),由安远县人杜监主持七望族建造,因位于唐代所建的 “无为寺” 后方而得名。历史上,无为寺塔屡经修缮:元朝末年,塔与寺均遭兵燹,木构部分焚毁;民国时期,塔被改建为警报台并进行局部维修;1984 年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塔刹、飞檐等结构。

塔为砖木结构,穿壁绕廊楼阁式,以青砖、黄泥拌谷壳及少量稻草筋砌建。塔体呈锥形,外观六面九层,总高 61.29 米(含塔刹 8 米)。每层设飞檐、平座和栏杆,有真假门各三,相互间隔,檐角吊挂铜铃,风吹作响。塔刹由铁铸相轮、刹链及宝葫芦组成,造型挺拔。

塔内设有 17 层(明层与暗层相间),底层为大回廊,登塔者可通过圭门、阶梯和回廊逐层而上。各层内壁设门或龛,部分楼层的圭门以墙壁厚度建成平斜两种巷道,设计精巧。

无为寺塔是赣南地区现存宋代高层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古代赣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艺。其建造工艺和结构科学,为研究江南古建筑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作为佛教建筑,塔体的飞檐、铜铃、佛龛等元素体现了浓郁的佛教色彩,是佛教在赣南传播的历史见证。

据《安远县志》记载,“登斯塔者,入圭门,步阶梯,循曲直,透玲珑,若龙钻穴,似鸟穿笼焉。身举九霄,日观万顷,红尘隔断,碧落披襟,岂非游览绝胜乎?”无为寺塔上还有一副对联:“十八层无为功成业就重光安远,上千年古塔宋造今修增色故园。”登斯塔,抚摸着旧时的青色塔砖,不觉已过千年矣。

目前,无为寺塔与烈士陵园、无为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安远县的重要旅游景点,是休闲旅游的为好去处。

注:本文引用了网络资料。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8-09 01:35:34;  
拜读,欣赏了……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8-09 07:32:00;  
名字很低调,构建却奇妙。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5-08-09 07:53:52;  
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8-09 08:29:43;  
欣赏了,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8-09 08:31:57;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8-09 09:39:52;  
无为寺塔。早期塑料门票精彩,谢谢分享!
姓名:刘伟章; 时间:2025-08-09 10:07:38;  
塑料门券精美好看!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8-09 10:15:05;  
在南方有宋代的古建筑,非常珍罕!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8-09 11:00:21;  
早期门券收藏,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8-09 11:39:39;  
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8-09 13:13:18;  
看似无为,千年古塔!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8-09 15:58:59;  
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8-09 16:01:17;  
展示精品门券,介绍古塔前世今生。谢谢古老师!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8-09 16:02:44;  
千年古塔!无为寺塔。早期精彩塑料门票,谢谢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8-09 17:59:48;  
佳文靓券,精彩介绍。谢谢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8-09 18:52:36;  
欣赏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8-09 19:07:10;  
欣赏了!谢谢古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8-09 21:19:34;  
谢谢分享。
姓名:古向东; 时间:2025-08-09 21:37:59;  
谢谢各位老师的鼓励。
姓名:曾本亮; 时间:2025-08-10 12:45:19;  
门票精致、资料翔实、文字简炼,图文并茂。古老师宝刀不老,文采斐然。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8-10 15:46:41;  
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5-08-10 19:16:58;  
谢谢古老师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8-10 21:33:13;  
谢谢古老师的介绍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9517207; 今日78080; 昨日107539;
本页访问量:2768783; 今日90; 昨日168; 收录总数:10860795; 今日:12721; 昨日:41920;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