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图书市场新风向,门票收藏展芳华

图书市场新风向,门票收藏展芳华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读《宝鸡市旅游门票图录》有感
显示日期:2025-08-02 查看次数:167; 复制本文地址
刘健

图片总大小:73KB;最小图片:73KB;最大图片:73KB;


图书市场新风向,门票收藏展芳华

——读《宝鸡市旅游门票图录》有感

 7月29日,本想和无数次拆开信封一样,但却真的很不一样——我收到的是,毫不夸张的说当今门券收藏界的大咖,门券自媒体拍卖的主要发起人,大名鼎鼎的司徒彪老师,(他本人更愿意我称呼他为彪哥)与同样在券界享有盛名的张景生老师共同编著的《宝鸡市旅游门票图录》。久违的油墨香扑鼻而来,久违的兼顾门券收藏资料性与美学编排的出版物跃然纸上,这种幸福感,真的好久没体验过了。

 一,让纸质图书重新回归,“最美逆行”,惊艳四方。

 在如今的阅读圈,已经公认“读书人”正在消失,估计还是比较符合大家的日常经验吧,我们可以诚实地算一算过去一段时间自己读了多少书,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学生又读了多少书,虽然肯定还有热爱阅读的人,但我确信从概率上来讲,不管阶层、职业、年龄和性别,大家看手机、接受那些无穷无尽的碎片信息流的时间一定数倍于专注看书的时间,这应该是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个基本事实。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人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仅为24分钟,而每天浏览手机的时间为108分钟!

 当然其中的原因不是我今天的读后感能够展开的,如果我们传统的出版行业能够真正的“用心”,或许会呈现更乐观的效果。这里,我从“用心”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作者从当地取材,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发挥门券收藏体系特有的文化效果,从门票收集,编排,整理,合理切换到宝鸡当地的历史人文与自然资源,这其中付出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面对的一部分特殊读者应该是全国各地的门券爱好者或资深藏家,应该说这部分读者在第一时间阅读时产生的心理变化,从好奇,期待,到略带一定程度的审视甚至挑剔,到最后能否彻底欣赏,这是作者在编撰前一定面临的最大压力,而开篇的第一个宝鸡市博物馆门票展示就如战场开场前的精密部署,比赛开场前的热身及起跑准备……作者从早中期票的历史维度,塑料票,邮资票的制作工艺维度,宝鸡市博物馆,金台观、宝鸡民俗博物馆的历史维度,张张精彩,页页精美,出手即王炸!让读者的阅读兴趣飙升!

 二,重新定义门票收藏新高度,点面结合,雅俗共赏。

 这些年,门票收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各类展览,专题层出不穷,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每个门票收藏爱好者该何去何从?这里我们也不做展开讨论。本书的两位作者长期以来深耕门券收藏领域,应该说在众多专题中都有巨大影响力,为何这次要从宝鸡这样一个地级市作为切入点,客观的说,这个点难度系数很大,多数门票收藏爱好者搞的专题,一般只需要几枚票就可以成一页,在各大展览中,绝对“够用”,如果针对某个景区,可能要花费更大精力,但近年也不乏优秀作品,而立足一个城市,不是简单介绍,而是要做《图录》,这本身几乎是前无古人,希望后有来者吧。这需要对门票资源,当地历史发展资料等做全面的整理,这也是如今难能可贵的“长期主义”的最好体现!书中法门寺,五丈原等处的门票编排,足以证明。

 三,以门票收藏角度,为文旅发展加分。

 现如今,我们习惯了自媒体精彩的视频,有声读物等,却许久没能静下心来通过阅读一本纸质书来了解一座城市,甚至为即将到访的旅游地做一个最后选择,或旅行后重温这段宝贵经历,相信,本书一定会让一部分社会精英,文化学者为之触动,并成为当地文旅部门发展推介旅游资源的加分项。

 四,薪火相传,为门票收藏指明新方向,书写历史,为家乡旅游资源提供新动能。

 通过阅读本书,一定会带动一部分读者立足家乡旅游资源的关注和研究,以更多的方式让旅游增加文化属性,同时让宝贵的旅游资源影响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

 无论是基于旅游爱好,门票收藏,或出版行业,还是立足于古典意义上的人的精神完善和人类文明发展这样的大叙事,我都希望人类的文字阅读习惯能够永久保持,因为文字和阅读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根本性的生存基因,像钻石一样珍贵,关系到文化的存亡兴替。

 再次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

 热爱自己的热爱!

1870fc9629d5a39bc3adca9498b55ad.jpg

编辑:吕凌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8-02 03:33:22;  
拜读,学习了……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25-08-02 06:37:20;  
拜读了!刘健友高水平啊!厉害!
姓名:朱涛; 时间:2025-08-02 07:50:23;  
学习了,感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8-02 08:38:14;  
门券收藏界需要这样的书啊!此书是榜样,此书是风向标,大赞!特赞!!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8-02 08:57:55;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8-02 10:09:29;  
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8-02 10:53:28;  
欣赏,学习!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8-02 11:42:26;  
有券友喜欢此书、阅读此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谢谢刘老师。
姓名:吕凌; 时间:2025-08-02 12:26:52;  
确实是风向标!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8-02 12:46:47;  
著书立说,重在传承!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8-02 15:35:17;  
值得推荐的专业好书!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8-02 16:53:15;  
点赞。门券收藏典范。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8-02 17:11:48;  
从编撰、出版一部书的意义,到倡导坚持读书、传承民族文化,刘老师的读后感写出了新高度。学习受益,感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8-02 17:25:56;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8-02 19:04:24;  
拜读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8-02 19:13:15;  
上次见到的图录还是二十年前出版的较为简陋的版本,司徒彪、张景生两位老师为券界作出了示范,期待各地出品更多图录,最终形成全国总图录!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8-02 19:18:49;  
一本倾注了二位老师心血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好资料,刘老师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谢谢刘老师和二位作者老师!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8-02 19:46:30;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8-02 20:22:26;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8-03 15:27:40;  
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8-04 12:10:06;  
欣赏了!门券收藏典范。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9543251; 今日103933; 昨日107539;
本页访问量:2768824; 今日131; 昨日168; 收录总数:10863789; 今日:15714; 昨日:41920;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