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中国5A景区巡礼(170)南昌滕王阁

中国5A景区巡礼(170)南昌滕王阁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5-07-03 查看次数:98; 复制本文地址
襄阳市:王斌坤

图片总大小:3.7MB;最小图片:100KB;最大图片:475KB;


 南昌滕王阁(2018)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位于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图片1.png

 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历史上三处滕王阁分别位于山东滕州、江西南昌和四川阆中),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世的经典,为南方现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图片2.png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

 滕王阁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图片3.png

 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其中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26年毁于兵灾,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此后50多年里一直没有重修。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图片4.png


 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

图片5.png

 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新阁的瓦件采用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滕王阁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长廊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

图片6.png

 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长碑左侧为《竣工纪念石》及《重建滕王阁纪名》碑,右侧为《奠基纪念石》及《滕王阁创建纪年》碑。

图片7.png

 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内容均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正门前红柱上悬挂着一幅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乃毛泽东同志生前手笔。走大厅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浮雕主体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的英姿。

 一楼西厅陈放了一座滕王阁铜制模型,又叫“阁中阁”。第三层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东为“江山入座” , 西为“水天空霁”, 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图片8.png

 第五层廊檐下四块金匾,内容出自《滕王阁序》。正东为“东引瓯越”、南为“南溟迥深”,西为“西控蛮荆”,北为“北辰高远”。

 五楼是最高的明层。漫步回廊,眺望四周,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一派城市繁荣之景象。滕王阁的最高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

图片9.png

图片10.png

b1439365a3a80507a88ee1dc28afdaa.jpg

 

编辑:吕凌
目前,网友留言共2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刘伟章; 时间:2025-07-03 04:37:36;  
欣赏佳券,拜读好文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7-03 06:45:54;  
有幸去过滕王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谢谢王老师!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7-03 08:21:11;  
让我三次光临、留连忘返的江南名楼,中学课文《滕王阁序》我至今仍能流畅背诵。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7-03 08:42:34;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7-03 09:02:02;  
名楼不倒,屡废屡兴!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7-03 09:26:27;  
拜读,欣赏了……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7-03 09:45:20;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7-03 10:18:54;  
欣赏了,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7-03 10:27:07;  
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7-03 10:50:01;  
滕王阁,著名的景点,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7-03 14:43:33;  
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7-03 17:32:58;  
欣赏了,现代楼阁。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7-03 18:08:22;  
欣赏了!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7-03 18:42:01;  
赏美景佳券,谢谢王老师好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7-03 19:26:18;  
券美文佳,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7-03 19:30:41;  
谢谢王老师的介绍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7-03 19:42:19;  
精彩专辑。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7-04 07:29:24;  
美景佳券滕王阁,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25-07-04 17:22:38;  
我随我们单位组织去庐山疗养,回来路过南昌,就去滕王阁看了看,江南四大名楼之一,非常美,谢谢王老师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7-04 20:36:16;  
南昌读的大学,上学那会滕王阁还没有重建开放,后来去南昌出差学习时,回了趟母校华东交通大学,去了滕王阁。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7024088; 今日13680; 昨日81450;
本页访问量:2762085; 今日101; 昨日243; 收录总数:10176110; 今日:3471; 昨日:2302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