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端午重庆观光记 陪都遗迹:苦难与重生的重庆刻度

端午重庆观光记 陪都遗迹:苦难与重生的重庆刻度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5-06-14 查看次数:148; 复制本文地址
湖南:龙小平

图片总大小:1.1MB;最小图片:39KB;最大图片:133KB;


端午重庆观光记

陪都遗迹:苦难与重生的重庆刻度

龙小平

重庆的每一块石板、每一条陡峭的台阶,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当抗战的烽火燃遍神州,这座山城以其嶙峋的骨骼、不屈的身躯,毅然肩负起战时首都的重担。八年烽烟,八年坚守,重庆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中挺立如磐石,成为中国抗战的精神堡垒,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灯塔。硝烟散尽,山城身上却已深深镌刻下那段悲壮岁月的印记,那些散落街巷、默然矗立的遗迹,是历史的证人,也是民族精神的永恒坐标。

漫步于上清寺一带,历史的凝重感扑面而来。特园——这座昔日的“民主之家”,如今是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当年,在国难深重之际,各民主党派人士如黄炎培、沈钧儒、张澜等,常聚于特园厅堂。窗外敌机轰鸣,窗内灯火如豆,他们为团结抗战、民族前途殚精竭虑,忧思如焚。那些泛黄的会议记录、往来的信札手稿,虽静卧于展柜,却分明能让人听见民主力量在民族存亡关头发出的铮铮强音,看见民主星火在沉沉暗夜里顽强闪烁的光芒。

沿嘉陵江而下,七星岗莲花池畔,一栋朴素的灰色小楼安静伫立。这里是抗战时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办公旧址。流亡的韩国志士,将复国的希望寄寓于重庆的山水之间。他们在此组织力量,发表宣言,为半岛的解放奔走呼号。展厅里悬挂的太极旗、墙上张贴的激昂文告,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被侵略民族在异国土地上寻求独立自由的执着与坚韧。重庆,不仅庇护了中国的抗战心脏,也成为亚洲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支点。

在参观中,不少韩国年轻人也千里迢迢来这里,感受中国人的友好,不忘历史,友谊长存!

若想触摸更古老的脉搏,通远门古城墙是绝佳去处。这段明代的石砌城垣,历经数百年风雨,在抗战期间成为重庆民众躲避空袭的屏障。石缝间顽强生长的野草,城砖上隐约可辨的弹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双重守护的沧桑。它不仅是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遗迹,更在热兵器时代的烈焰中,成为保护山城百姓血肉之躯的盾牌。古老的城墙与现代的战争,在此刻重叠,无声地昭示着城市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

沿领事巷拾级而上,这条窄窄的石板路曾是风云际会之地。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法国等多国领事馆曾密集于此,战时外交的重要舞台便在这陡峭的坡坎间铺开。斑驳的石墙、紧闭的旧式门扉、墙头垂下的苍翠藤蔓,仿佛仍在低语着当年穿梭于巷中的外交斡旋、情报传递与紧张博弈。每一块石阶,都曾见证同盟国与轴心国在此无声的较量,记录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重庆交织的复杂图景。

城市的心脏地带,矗立着抗战胜利的精神图腾——解放碑。它原名“精神堡垒”,在日寇轰炸最惨烈的岁月里被反复炸毁又反复重建。1947年,浴火重生的它被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最终定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碑体巍峨,直刺青天,碑座上的浮雕,镌刻着山城军民在轰炸中抢修工事、运送物资、坚持生产的坚毅群像。碑文铭记着那段血火交织的历史。它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成为重庆不屈灵魂与最终胜利的永恒象征。

穿过历史的硝烟,解放后的重庆迎来了新的建设篇章。西南大区时期,宏伟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大楼(今西南局旧址)在曾家岩拔地而起,象征着新生政权对这片饱经沧桑土地的管理与规划。而与之遥相呼应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则以其恢弘壮丽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成为新重庆乃至新中国的重要象征。巨大的红色立柱撑起飞檐斗拱,穹顶高耸,金碧辉煌。它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新生活的磅礴宣言,是告别苦难、走向繁荣的庄严里程碑。

然而,所有关于抗战与历史的讲述,都绕不开那座位于歌乐山麓的沉重山峰。渣滓洞、白公馆,这些名字本身便浸透着血泪与悲壮。它们是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秘密监狱,是黑暗年代里吞噬无数革命者生命的魔窟。步入其中,阴森潮湿的牢房、冰冷沉重的镣铐、触目惊心的刑具,无声地控诉着反动统治的残酷。尤其是那些牺牲在1949年“11·27”大屠杀中的烈士们,在黎明将至的前夜倒于血泊。江姐、小萝卜头……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在此凝固成永恒的丰碑。歌乐山的松涛日夜呜咽,如同不息的挽歌,提醒后人勿忘这泣血的代价。山脚下的红岩魂陈列馆,用详实的史料、珍贵的遗物,让烈士们的浩然正气穿越时空,烛照千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浸染着信仰的力量,是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民族精神谱系中最悲怆也最崇高的章节。

我陪伴小睿睿,在这里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之旅,缅怀先烈,继往开来……

穿行于重庆的街巷与山林,这些抗战遗迹与历史地标,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时间胶囊。它们沉默无言,却又仿佛在低语、在诉说、在警醒。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苦难与抗争,铭刻着城市的牺牲与荣光,更昭示着一种在绝境中迸发的不屈力量——一种用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在轰炸的废墟上重建家园,于至暗时刻坚守信念的磅礴伟力。山城的石阶依旧陡峭,嘉陵江与长江的波涛依然奔流不息。当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解放碑的钟声穿透喧嚣,歌乐山的松涛在寂静中回响。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脉搏。那些遗迹,是刻在重庆肌体上的历史刻度,更是嵌入民族记忆深处的精神坐标。它们无声地告诫着后来者:铭记那血与火锻造的坚韧,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以永不懈怠的奋进,告慰那些曾在暗夜里擎起火把、在绝境中挺直脊梁的先辈英魂。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749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758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810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820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837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847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10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858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17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23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33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40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4956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50612195004_调整大小.jpg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岳吟三; 时间:2025-06-14 08:17:36;  
龙老兄以丰富的历史知识,详实的记录了重庆的厚实历史文化,特别是近代史中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地位和不可磨灭的记忆。牢记历史,继往开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6-14 08:49:34;  
让孩子从小接受红色教育,将影响他世界观的形成!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6-14 09:04:38;  
特制《睿睿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大旗,带领外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龙哥可谓用心良苦!为您点赞!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6-14 09:40:42;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6-14 10:03:05;  
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6-14 10:45:05;  
大美重庆,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6-14 11:04:42;  
到重庆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为龙老师点赞!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5-06-14 11:14:26;  
龙会长带孙儿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6-14 11:20:21;  
欣赏了,真不错,谢谢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6-14 11:29:38;  
硝烟已散尽,重庆的每一块砖石仍在述说着那段难忘的、浸透着血泪的历史,重庆那些个不屈的灵魂支撑了一个斩新的城市,穿梭、行走、找寻,最感人的龙老师带着孙子睿睿小朋友来感受这一切,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过程,在行走中传播、传授,将那棵种子种在小小的心里,大爱永恒!
姓名:秦江泉; 时间:2025-06-14 14:00:37;  
点赞吧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6-14 14:44:41;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6-14 15:01:53;  
光照千秋,精神永恒!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6-14 15:38:10;  
当抗战的烽火燃遍神州,这座山城以其嶙峋的骨骼、不屈的身躯,毅然肩负起战时首都的重担。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谢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6-14 15:46:23;  
谢谢龙哥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6-14 18:21:57;  
佳作展示。谢谢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6-14 19:38:50;  
曾两次去重庆都游览了歌乐山,红色教育基地。谢谢龙老师介绍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6-14 19:51:53;  
拜读了,谢谢龙老师乐游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6-14 20:08:22;  
欣赏点赞。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6-14 21:15:40;  
谢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6-14 22:35:42;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6-16 01:47:49;  
拜读,学习,点赞!……谢谢龙老师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6238835; 今日21112; 昨日86654;
本页访问量:2758384; 今日85; 昨日225; 收录总数:9949326; 今日:3327; 昨日:1320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