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理论部2025年论文(18) 门票收藏现状与发展方向

理论部2025年论文(18) 门票收藏现状与发展方向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应对挑战,探索发展新路径
显示日期:2025-06-01 查看次数:431; 复制本文地址
浙江:徐彬

图片总大小:206KB;最小图片:18KB;最大图片:62KB;


 

摘  要: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门票收藏已经走过40年,它是一种小众但富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收藏品。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个人记忆与时代进步载体,艺术与设计欣赏,投资潜力与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知的转变等,出现了收藏方向的发展瓶颈,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应对之策。

关键词:现状;发展方向;挑战;新路径

 

一、门票收藏界的现状与困境

近年来,门票收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藏群体,面临结构性断层问题

1.老龄化严重:核心收藏群体平均年龄超过60岁,35岁以下年轻收藏者占比不足15%,传承机制缺失导致后继乏人,老一辈收藏家逐渐退出,而中青年收藏者增量锐减,协会会员青黄不接,老龄化趋势严重。

2.数字化鸿沟:80%老年藏家,无法快速适应多媒体社交系统,传统藏家对区块链认证接受度仅30%,数字藏品平台,年轻用户占比达80%以上,年轻一代对纸质门票兴趣降低,更倾向于数字化、快消式的收藏方式。

(二)造假泛滥,损害收藏者利益

1、表现形式:近年来,门票收藏市场造假现象猖獗,甚至出现“熟人造假”问题,严重损害行业公信力。主要表现:(1)仿制老门票。利用高精度印刷技术伪造稀缺门票,冒充真品;(2)虚构纪念票。部分商家或藏友发行未经官方认证的“纪念票”,误导市场;(3)篡改票面信息。通过涂改、拼接等方式伪造稀有版本;(4)虚假制作异形异质门票。高价倒卖,扰乱市场秩序。由于造假者多为圈内老友,碍于情面无人揭穿,导致其胆子越来越大,造假行为愈发猖獗。

2.造假动因:(1)利益驱动。稀有门票溢价可达原价500-1000倍;(2)求全心理。为补齐收藏系列不惜造假;(3)制作需求。双票封等特殊收藏形式催生配套假票。

3.市场危害:扰乱价格体系(假票导致真票贬值30%—50%),破坏市场公平,新人入市意愿降低40%以上,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三)高新科技,冲击传统收藏模式

随着人脸识别、动态二维码等技术的普及,纸质门票逐渐被取代,收藏者难以获取实体票。此外,部分景区采用“无纸化”管理,门票本身不再具备收藏属性,进一步压缩了收藏空间。

(四)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免票政策

1.政策因素:全国80%博物馆取消实体门票,红色景点门票取消率达90%,改用简介比例达70%。

2.经费因素:出于管理成本考量。

3.深层原因:国家鼓励免费开放,让更多的市民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门票收藏的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这些挑战,门票收藏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是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门票收藏的“数字化转型”

建立电子门票收藏库:与景区合作,获取电子票的数字化存档,提供可追溯的电子凭证收藏服务。

开发NFT(数字)门票藏品:将稀缺门票区块链化,确保唯一性和收藏价值,吸引年轻藏家。

推出“电子+实体”结合模式:如限量版纪念票、电子票配套收藏证书等,增强仪式感。

(二)加强行业规范与防伪体系建设

1.建立权威认证体系

官方数据库:由行业协会或权威机构建立门票认证平台,供藏家查询真伪。

专家鉴定服务:定期举办鉴定活动,或提供线上鉴定渠道,帮助藏家辨别。

2.加强门票防伪技术

特殊材质:采用防伪水印纸、荧光纤维等,提高仿制门槛。

动态防伪标识:如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芯片,实现“一票一码”验证。

激光防伪技术:全息标签、微缩文字等,使造假者难以复制。

3.提高收藏者防伪意识

防伪知识普及:通过收藏社群、公众号、线下活动等渠道,教育藏家识别假票。

4.   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鼓励正规交易:优先选择官方拍卖、知名收藏平台,减少私下交易风险。

第三方担保:引入交易担保机制,确保买卖安全,降低假票流通率。

5.加强法律与行业监管

严格执法:对制假售假行为依法打击,形成法律威慑。

行业自律公约:收藏协会制定规范,建立藏家诚信数据库,违规者列入行业黑名单,对其公开曝光或除名。

5.   司法保护路径

(1)法律适用:《著作权法》第52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如果涉案金额超5000元可刑事立案。

(2)维权流程:发现假票→协会鉴定→证据固定→平台下架→法律追责 。

同时呼吁广大藏友:拒绝购买来路不明的门票,积极举报造假行为,共同维护收藏市场的诚信与公平!

(三)降低门槛,培养新生代藏家

举办“门票文化”科普活动:通过短视频、线上展览等形式,向年轻人普及门票的历史与收藏意义。

推出“新手入门礼包”:联合景区提供低价纪念票、收藏指南等,降低初始投入成本。

年轻化培育工程:(1)“门票+”计划:门票盲盒(转化率提升300%),AR集章游戏 ,文创联名款。(2)教育推广:校园收藏社团建设,青少年门票设计大赛,短视频平台推广 。

(四)深挖门票的文化与社交价值

(1)打造“门票+”文化IP :

与文旅IP联动,开发门票主题文创(如明信片、数字艺术)。

image002.jpg

定陵65周年实体纪念票

image004.jpg

广东省博物馆文创纪念票

image006.jpg

绍兴流体文创门票

image008.jpg

杭州大运河申遗十周年实体文创门票

举办门票主题展览、分享会,强化其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属性。

(2)构建收藏社交圈 :

搭建线上社区(如小程序、论坛),方便藏家交流、交易。组织线下“门票交换市集”,增强互动性与归属感。

(五)探索门票的“跨界融合”

与旅游、教育结合:推出“门票上的中国”研学项目,通过门票讲述地域文化故事。

联合旅行社开发“收藏主题旅游线路”,吸引文化旅行爱好者。

与科技结合:利用AI技术让门票“活起来”,扫描即可观看景区历史影像。

门票收藏不仅是个人兴趣,也能与集邮等收藏领域结合,形成更丰富的文化体验。门票收藏和集邮都属于纸质收藏品,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合作,具体方式包括:

1.主题联动

旅游主题:收集与邮票相关的景点门票(如世界遗产、著名地标),形成“邮票+门票”的专题收藏。

历史事件: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既有纪念邮票,也有门票,可搭配收藏。

2.展示方式

邮册+门票册:使用集邮册或专用门票收藏册,按时间、地点或主题分类展示。

混搭装裱:将邮票和门票一起装裱成框,作为装饰品或纪念品。

3.交换与合作

藏家交流:在集邮社群中寻找对门票感兴趣的人,进行交换或合作策展。

线上线下展览:联合举办“邮票与门票”主题展览,吸引更多爱好者。

4.增值玩法

制作纪念封:将门票与相关邮票贴在信封上,加盖纪念邮戳,提升收藏价值。

image010.jpg

 

image012.jpg

实寄双票封

DIY创意作品:用门票和邮票制作手账、拼贴画或明信片,增加趣味性。

三、守正与创新并重,

门票收藏的未来,既不能固守纸质时代的传统模式,也不能盲目追随潮流失去本色。核心方向是:

保护历史:传承纸质门票的实物档案,记录时代变迁;

拥抱科技: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收藏边界;

培育新人:通过文化赋能和社交化运营吸引年轻群体。

结论:

门票收藏虽面临造假泛滥、群体断层、技术冲击等挑战,但通过数字化转型、行业规范、文化赋能和创新玩法,仍可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作为门券收藏协会,应积极引导行业变革,各地协会应协作制定标准,共享资源;既要维护市场秩序,又要帮助老年藏家适应新时代、新科技,同时吸引年轻群体加入。此外,还要积极争取文旅部门及社会各界对门票收藏的文化价值认可;唯有主动变革,才能创新发展,门票收藏才能从“小众爱好”升级为“文化传承的新载体”,让门票收藏在时代变革中焕发新生!

 

作者通联:浙江省临海市高桥二区2-12幢1单元502室

邮编:317000电话:13305767059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3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徐彬; 时间:2025-06-01 06:21:32;  
应保平部长和建池老站长的邀请推荐,特就当前门票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本文中介绍的情况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同时,感谢为这篇文章排版,修订的好友们!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6-01 07:51:42;  
文章犀利,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诠释了券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特别是造假,券界对此深恶痛绝,多数人识别不了,建议全国门券组织加强管理,杜绝假票。谢谢徐老师分享好论文!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5-06-01 08:37:07;  
绝佳!!点赞!!!
姓名:何卫示; 时间:2025-06-01 08:55:24;  
应该坚决曝光造假者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6-01 09:07:11;  
主题鲜明,论据充分,脉络清晰,视野开阔,面对挑战,信念坚定,兼具前瞻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对假票泛滥现象提出针对性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6-01 09:11:38;  
谢谢徐老师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5-06-01 09:37:54;  
门票收藏也需要传播传承,不仅是老代小,更是需要年青的一代帮助老一代如何实现数字化收藏。在参观互动中我也收藏过电子章,工作人员指导操作,回来后,怎么找到不知道了,等于白操作了,需要年青一代来帮忙助力。
姓名:李亮; 时间:2025-06-01 09:48:53;  
难得看到这样一篇好文章,打假是重点,一定要提到议事决策当中,券界本身就出于一种青黄不接地步,造假售假为券界所不齿,严重伤害大家的积极性,徐彬,为你点赞。
姓名:常甘生; 时间:2025-06-01 09:54:07;  
好文章,谢谢徐会长的分享,转发了,
姓名:汪政宏; 时间:2025-06-01 10:11:35;  
好文章!大大的点赞!
姓名:吕凌; 时间:2025-06-01 10:21:37;  
真假本来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没有假何来真?!关键是如何防伪、识别、揭露和抵制封措施,自觉提高打假意识。让造假无处遁形,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徐总的文章画龙点睛,有前瞻性。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6-01 10:38:23;  
指导性好文,是时候了!
姓名:金益民; 时间:2025-06-01 10:43:25;  
在纸质门票逐渐推出旅游行业,免费线上预约购票参观的当下,此论文很好地给门票收藏爱好者指名了新的收藏方向,带来了全新的收藏理念,同时也揭露了票界诟病,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难得好文,值得学习!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6-01 10:53:06;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5-06-01 10:56:25;  
言简意赅,真知灼见!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5-06-01 13:02:58;  
一篇很规范,有水平的论文。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6-01 14:50:35;  
发现假票时,中券委要及时发图公布,这样才能有力打击做假售假出现,保护广大券友利益!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6-01 15:00:56;  
好文章!真知灼见!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6-01 16:52:56;  
好论文,赞!学习了,谢谢徐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6-01 17:58:04;  
论文反映真实现状,提出门券集藏方向,是一篇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佳文。
姓名:李荣; 时间:2025-06-01 18:20:40;  
难得的一篇佳文,徐彬老师展襟怀坦白,不畏强势,深戳券界不正之风,痛击制假贩假,敢与拨乱反正,还券品清风一片,为您点赞!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6-01 18:56:43;  
洋洋洒洒!纲举目张!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6-01 19:32:07;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6-01 19:44:26;  
拜读了徐斌会长的佳作,主题鲜明,立场坚定,摆问题,谈现象,要打假,出实招,对那些制作销售假票人员要一网打尽,收藏玩的是货真价实的藏品,要加大力度规范管理!谢谢会长的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6-01 21:40:21;  
学习了,谢谢老师。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6-01 23:53:20;  
立论高屋建瓴,论据翔实充分,论证缜密有据,当属优秀论文。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6-02 09:47:30;  
徐主任的大作拜读了两遍,总体感觉站位高,立意新,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抓住了券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法。通篇彰显了作者作为券界领导的高瞻远瞩,非常难能可贵!期待有更多如此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面世,引领券界开拓创新,健康发展!
姓名:李伟钦; 时间:2025-06-02 14:52:35;  
徐老师佳作很有见地,接近地气,说明老师是深入各地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力作!为你点赞!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5-06-02 15:37:45;  
一篇有理有据,分析透彻的论文。关健的问题是如何补齐当下门票收藏的短板,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谢谢徐主任好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6-02 16:43:50;  
主题鲜明,立场坚定,摆问题,谈现象,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法。赞!谢谢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6-03 20:25:11;  
拜读,学习了……支持何锦雄老师的意见!应该对假标予以无情的曝光!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25-06-07 12:07:09;  
徐彬主任在文章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券界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及存在的诟病(制假贩假)。对门票收藏的未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门票收藏既不能固守纸质时代的传统模式,也不能盲目追随潮流失去本色。我非常赞同此观点,为徐主任点赞!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6347728; 今日11867; 昨日36207;
本页访问量:2759213; 今日128; 昨日386; 收录总数:9979442; 今日:2861; 昨日:753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