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陵山汉墓秘闻录

陵山汉墓秘闻录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5-02-13 查看次数:281;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陶万春

图片总大小:1.7MB;最小图片:31KB;最大图片:608KB;


陵山汉墓秘闻录

保定   陶万春

在保定满城县(今称满城区)境内,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名叫陵山。它属于太行山东麓余脉,海拨只有200米,由3个连在一起的山峰组成,居中的主峰体量较大,其他两个左右对峙,形状如圈椅两侧的扶手,而主峰佮似椅背。从远处望去,祥云在山峰之间缭绕,紫气升腾,相距十几公里处,一亩泉水叮咚,确是一方风水宝地。

   陵山脚下,有一陵山村,距此村东南三、五里许,还有一个村子叫守陵。《满城县志》猜测过“陵山有陵”,当地村民也对陵山附近的村名捕风捉影。因而,陵山到底有没有王陵,一直是个千古之谜。

微信图片_20250211205737.jpg

   说话到了1968年5月28日晚上11时,解放军某部机电连的国防施工现场,一声炮响后,七班长发现隧道24米处塌下一洞(即今刘胜墓南耳室尽头),几名战士立刻找来手电筒朝下看,照不见底,用粗绳子探还是够不到底。最后,3名战士举着连线的灯泡下到洞里去,才发现这是一个人工凿成的洞穴。洞穴内霉湿味儿呛人,初进去时发现了大量的泥土和骨块,后来又发现了铜器、铁器、陶器、玉器,且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宛若地下宫殿。据此,战士们初步断定此乃为一座古代贵族墓穴。

   墓穴发现后,机电连迅速向团首长、38军、河北省革委报告,河北省派出专人前往北京做了汇报。周恩来总理得知后十分重视,批示请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同志办理。郭沫若又命中科院会同河北省合作发掘。从当年5月28日开始到8月3日结束,共发掘68天。

微信图片_20250211205741.jpg

   那么,如此巨大的墓葬,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墓主又是谁呢?时过57年,这些疑问经过考古专家的甄别鉴定,已经水落石出了,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崖葬墓。刘胜在位42年,此人一生好酒,妻妾成群,光儿子就有120余个,一生豪侈无度,穷奢极欲。《史记》和《汉书》都有关于他的文字记载。

   刘胜墓发掘期间,著名的考古专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亲临满城陵山,与现场专业人员一起分析断代。据传,当时正值“文革”期间,社会秩序很乱,周恩来总理本意不愿让郭老亲往,怕万一出现意外。郭老闻听后执意要来,因而有到了陵山后郭老感叹“大饱眼福”、“刘胜啊刘胜,我找了你一辈子”的坊间说法。又传郭老看完刘胜墓后,手拄拐仗,看了看天地左右,然后信步向北侧走了160步,说道:“这里还有一个墓穴,是刘胜其妻窦绾的;向北走10里的山崖上,还有刘胜的钱币库房。”按照郭老的推断,果然在当年8月份,又找到了刘胜妻子的墓穴。至于钱币库房,当地人称“黄土寨”,俗称燕王所造金库,此乃又一谜也。

   这一墓穴的偶然间发现,确定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城西部的“靖王墓”系误传。1968年前,我随当兵的家父在定县(今定州市)二中上学,有一天正在上课,忽然听说县武装部东墙外的“靖王墓”找着墓道口了。几个同学好奇,中午放学没回家,直接奔“靖王墓”而去。到了地方,县文保所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道,原来是一个和尚坟,坟口是当地农民整理土地时挖出来的。虚惊一场,让我们扫兴而归。后来听大人说,远在新疆也有“靖王墓”,古代君王怕陵墓被后人盗之,所以到处堆假坟,让盗墓人真假难辨。

   满城汉墓刘胜墓(1号墓)和窦绾墓(2号墓)位于陵山半山腰,规模宏大,举世罕见,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两墓共出土文物10633件,涵盖了各种材质,其中精品文物4000余件,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朱雀衔环杯”等均出土于此。这些国宝级文物,曾于重见天日后,赴欧、亚、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倍受中外人士的赞扬!

   两千多年前的刘胜陵山汉墓,隐藏的那么深,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限于本文的篇幅,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汉代帝王为何以“玉衣”做葬服?

   玉衣,就是用玉片制成的衣服,如果再用金丝编连在一起,就称作“金缕玉衣”了。据史料记载,玉衣的雏形产生于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玉衣的形制才开始完备。东汉时开始对玉衣的使用做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皇帝用全缕玉衣;诸侯王、始封的列侯、皇帝的宠妾及女儿用银缕玉衣;前一代皇帝的姬妾、皇帝的姐妹用铜缕玉衣。刘胜不过是诸侯王,而他和窦绾的玉衣却都是金缕的。这只能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西汉早于东汉,那时的玉衣使用制度还不够严格,可以越级使用;另外一种可能是表明刘胜本人特殊,当兄长的武帝也让他三分。三国时,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为。以后的朝代,就没有再出现陪葬的玉衣了。

   那么,汉代的帝王为何非以玉衣为葬服呢?

原来,汉代时认为玉衣能够保存尸骨永不腐烂。刘胜和窦绾除死后穿玉衣外,棺内还放置了许多玉壁,口、鼻、眼、耳都用了玉石,以图尸骨永存。事实上,刘胜和窦绾墓发掘后,他们的尸骨早已腐烂,仅剩几枚牙齿和骨渣,但玉片和金丝却保存完好,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第一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并成为河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刘胜墓存酒知多少?在汉代,无论皇室贵族,也不论达官显宦,大多嗜酒成性,豪饮成风。每遇宴会,酒乃餐桌上不可或缺之物。有的醉后与狗争斗;有的借着酒劲,在皇上面前撒酒风;有的人量大,可喝酒一石。在此风气影响下,民间饮酒之风也日益普遍,酒文化因此盛行。

刘胜夫妇墓穴中的耳室“库房”中有贮存酒的大陶缸33个,陶缸上写有“黍上尊酒15石”、“甘醪15石”、“稻酒11石”等字样。上述酒类名称虽多,又各具风格,但大多不是烈酒,多是短期酿制,与今天的糯米酒有些相近。33口大陶缸,大约可容纳1万多斤酒,照此说来,刘胜夫妇可称喝酒的“海量”之人。

靖王墓的两怪与两巧。

先说两怪。其一,不知是入殓时匆忙所致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出土时,“金缕玉衣”上衣的前片和后片穿反了。做成腹部形状的前片反而在具有臀部形状的后片之下。裤筒的开缝处按说应朝下,而实际上左、右裤筒的开缝都朝上;其二,封建帝王用金缕玉衣做殓服,一方面可显示其高贵的地位,另外一方面是迷信玉衣的防腐功能,而结果却佮恰相反。靖王墓随葬的马、狗等动物,出土时骨胳基本完整,而全身以玉覆盖的刘胜尸骨完全腐烂,只剩下灰褐色的骨灰和牙齿了。

你说怪也不怪?

再说两巧。第一,部队来陵山进行国防施工,面对偌大一个山体,在选择施工地点时,怎么一下子就选中了汉墓附近,而且掘好的洞正好向墓穴延伸;第二,当初刘胜选择墓地时,距此东北方向的一亩泉碧波荡漾,水域宽阔,据说一亩泉系汉墓的风水所在,风水一破,汉墓失去了依托,必然现世。此说十分牵强,然而1968年一亩泉干涸之际,刘胜的靖王墓正好现世。

你说巧也不巧?

还会有3号墓吗?按照满城汉墓的发掘顺序,习惯性把刘胜墓定为1号墓,把窦绾墓定为2号墓,那么,还会有3号墓吗?如果有,又是谁的墓穴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郭沫若当年点了2号墓后,还点出了3号墓。另一种说法来自于民间流传观点,依照周围的景况判断一下,刘胜墓南侧可能是他另外一位妻室的墓穴。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判断和推测,并无确凿的依据。从汉代陪葬区在主陵东北方或东方这一葬俗看,刘胜墓的南面就不可能再有什么陪葬墓了。但刘胜此人生性专横又狡蛮,在“以山为陵”上就己经标新立异了,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再玩一招新鲜的呢?

满城汉墓,以制式奇特、气势恢宏、文物等级高等特点而闻名中外。亦是中国考古史上的杰作,至今仍让考古学家津津乐道,令平民百姓唏嘘不已。保定2000年左右,建有一个市博物馆,只有现当代书画展示,加之市属各县(市)区的特色艺术品陈设。后来易地重建仍然是馆藏文物相貌平平。当年满城汉墓出土的国宝级和一级文物,均存放在河北省博物院中,金缕玉衣还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我在省博物院参观时感慨万千,心想若是在满城汉墓山下建一汉墓博物馆,凭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定是又一个全国一类博物馆。退一步讲,当年的满城县不具备建馆条件,而做为行政区划上级的保定地区行政公署,也应倾其所有建个馆,让本地出土的文物有个存身之处。这样,也不至于后来新建的保定市博物馆空空如也。

往事随风,往事如烟。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一切,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排。让我们不要忘记57年前,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考古发掘,致敬三位姓名模糊的解放军战士,感谢不顾“文革”乱世,冒险前来现场的郭沫若先生!


参考书目:①《陵山揭秘》(浩渺编写);②《郭沫若与满城汉墓》(韩文柱主编)

 

         ~2025年2月10日写于保定古城墙下

   


编辑:张文革
目前,网友留言共3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5-02-13 05:54:01;  
感谢陶老师详细解读历史!何时有机会去参观一下。
姓名:熊斌; 时间:2025-02-13 07:48:45;  
一篇满满考古知识的美文,解密满城汉墓鲜为人知事例。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5-02-13 08:05:11;  
解读保定景点门票背后的故事,保定券友中非陶会长莫属。这与他坚持收藏与研究并举的习惯密不可分。这种集历史知识与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于一体的文章,彰显作者的功力深厚!
姓名:谷国庆; 时间:2025-02-13 08:08:03;  
内容详实,资料齐全,门票精美堪称又一篇佳作!
姓名:陈文杰; 时间:2025-02-13 08:08:17;  
满城汉墓保定历史文化,遗憾的空壳保定博物馆,一枚枚精美门券一丝丝心动的乡愁。感谢陶会长细腻描述!
姓名:陶圣伟; 时间:2025-02-13 08:42:32;  
老叔这是见多识广,才情俱佳!
姓名:李欣; 时间:2025-02-13 09:01:16;  
满城汉墓真不错,这么近可惜我没有去过。看了老同学的文章,仿佛身临其境。给老同学点赞
姓名:陈捷; 时间:2025-02-13 09:12:05;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罗茹; 时间:2025-02-13 09:34:40;  
跟随陶会长涨知识,了解历史。真诚感谢分享!
姓名:霍新恋; 时间:2025-02-13 09:39:22;  
感谢分享,长知识了。
姓名:寻波; 时间:2025-02-13 09:44:35;  
欣赏了,谢谢介绍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5-02-13 10:07:42;  
谢谢陶会长分享!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5-02-13 10:15:35;  
感谢陶会长细腻描述!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5-02-13 10:19:11;  
欣赏了,谢谢陶会长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5-02-13 10:26:50;  
千年古墓偶尔面世,历史谜团逐步清晰,谢谢陶会长详解!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5-02-13 10:47:01;  
跟随陶会长涨知识,了解历史。谢谢陶会长分享!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5-02-13 10:52:21;  
谢谢亲朋好友跟帖点赞!保定乃全国地级市文物大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市级文物单位3500多处。这门票+文物背后的故事,就是一座挖不尽矿藏的艺术高山,也欢迎各位有兴趣的老师,走进保定各个文物景点,一探究竟。
姓名:张新国; 时间:2025-02-13 11:14:51;  
满城汉墓,气势恢宏!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5-02-13 11:37:30;  
河北保定满城汉墓,拜读了陶会长的佳作,图文并茂,系列门券,太棒了!谢谢分享!
姓名:梁友鹏; 时间:2025-02-13 12:53:37;  
满城汉墓,气势磅礴,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姓名:张全保; 时间:2025-02-13 13:11:14;  
为陶会长的文章点赞!
姓名:吕凌; 时间:2025-02-13 13:33:23;  
拜读文章,彰显功力的陶老板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5-02-13 13:35:17;  
品读满城汉墓历史,欣赏精彩的门票,谢谢陶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李安庆; 时间:2025-02-13 13:51:35;  
记得当年就在找一亩泉(一毛钱)老虎抓(草科)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5-02-13 14:03:59;  
学习欣赏点赞。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5-02-13 15:31:34;  
拜读佳文,欣赏佳券。谢谢分享!
姓名:刘杏丽; 时间:2025-02-13 16:45:03;  
图文并茂,历史重现。涨知识了,谢谢陶会长详细讲解!
姓名:张岩; 时间:2025-02-13 16:59:15;  
拜读陶老师文章,对满城汉墓发掘的这一段传奇经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陶老师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5-02-13 18:26:19;  
欣赏了!谢谢陶老师的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5-02-13 18:26:25;  
拜读佳作,谢谢陶会长!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5-02-13 19:15:04;  
好文,好券,好功力,涨知识了!了解历史!谢谢陶会长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5-02-13 20:34:03;  
陶老师对满城汉墓的详细介绍,从而对满城汉墓有了深入的了解。谢谢陶老师!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5-02-13 21:28:13;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陶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5-02-13 21:32:31;  
满城汉墓靖王墓,一举成名天下知。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5-02-13 22:27:56;  
谢谢分享。
姓名:贾素霞; 时间:2025-02-13 22:36:28;  
《陵山汉墓秘闻录》,好文章!读此文后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钦佩!
姓名:刘春悦; 时间:2025-02-14 09:49:02;  
拜读佳作,感谢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2387268; 今日43846; 昨日65678;
本页访问量:2744008; 今日157; 昨日211; 收录总数:8930806; 今日:13525; 昨日:1052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