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莲花杯”征文16号:也说年轻票友的收藏

“莲花杯”征文16号:也说年轻票友的收藏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0-10-14 查看次数:741; 复制本文地址

 

2010年10月6日门券收藏研究网刊登了陕西林延军老师的文章《门票爱好的传承》,看后心中颇多感慨。

林老师在文章中提到,参与门票活动的朋友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中青年人比较少。通过我自己的了解,门票收藏界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中年人搞门票收藏的还比较多,但是青年人极少。(当然,现在青年人搞收藏的普遍较少,即使收藏也是抱着投资的目的)。不论从藏票的时间,还是票的量与质,以及个人的年龄,我都算是个门票收藏的新人。

我开始了解门票收藏大概是在2008年,其中的缘由都忘记了,当时不知道怎么就知道了朝花门票论坛,第一次见识到门票收藏世界的丰富多彩。我本人有收藏点小东西的爱好,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收藏邮票,小学初中的时候也收集过一段时间的烟标和粮票。大学毕业后做了高中历史教师,不管是儿时的爱好,还是工作的缘故,第一次见了门票我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从心里就爱上了门票,我不止一次的想,用自己的历史知识,收藏整理一部分历史题材的门票。我很快在朝花论坛和中国门票收藏网注册了会员,并且还是大量的浏览一些朋友贴上去的门票图案,真是越看越喜欢。

大家都知道,单纯地靠旅游收集门票是个漫长的过程,收效也是有限的,我也网上买卖空间点过少量的门票,但是,时间一长了就有点吃不消了。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当时工资也很低,爱人又在读研究生,我母亲也从老家来到我工作的单位一起生活。有一次和安徽的一个票友交流,他说,门票收藏需要投入精力和财力,你现在的情况确实不适合收藏。我当时想了想确实如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接触门票。

虽然暂时放弃了门票收藏,但是内心中对门票的喜爱还是一点也没有消减,2010年的时候又重新在朝花注册了用户(原来的用户被删除了),但是还是因为经济的原因,点了少量票后又终止了购买,偶尔外出旅游的时候,才把门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这其间,加入了保定门票收藏协会,王建池老师每次给我来信都会随信附赠一些门票,让我的门票数量不断增加,我的几篇文稿也先后在门券收藏研究网发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我的收藏兴趣,也增加了继续坚持收藏的信心。

作为一个收藏者,主观上爱好是前提,但客观环境对搞好收藏也有重要影响。作为一个年轻的门票收藏爱好者,我觉得,年轻票友收藏存在的困难主要有:

1、门票来源渠道少。如果单纯地依靠购买,肯定是个不小的投资,现在购买普通的门票,价格也要在1元--5元吧,如果收藏一些好点的票,投入更大。而作为一个新票友,手里的复品也极少,交流也缺少资源。因此,制约青年票友的是门票的来源问题,当然归根到底也是经济问题。

2、参加活动受限制。现在的门票活动的参加者多为中老年票友。主要是青年人忙于工作、家庭,无暇顾及。像我所处的单位,每天都是签到坐班,周六日如果不放假的话,也要在学校看着班级,所以确实抽不出时间。

3、理论修养不足。刚开始门票收藏的时候,处在盲目的阶段,虽然也有意识的按专题购买或者收集门票,比如名人故居,革命史,爱国题材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但是难免有慌不择路的情况,只要是门票就觉得需要。而且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甚至基本的门票知识也很缺乏。平时可购买的门票书籍也极少。

4、交流范围狭窄。身边搞门票收藏的朋友很少,如果在自己生活的这个小圈子找个喜欢收藏门票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偶尔单位组织同事旅游,或者同事自己出去旅游,带回来的门票也惨不忍睹,已经失去了收藏的价值。

作为一个年轻票友,我个人觉得,门票收藏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因素,就像中国的武术、京剧这种国粹,如果不能青老交替,门票收藏也只能变成一个越来越窄的收藏圈圈,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利于门票收藏的发展。

 年轻票友收藏中的困惑不是个别现象,门票收藏的传承问题也不是那一个人的事情,希望老藏家们给予年轻票友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也希望门票收藏的传承引起门票收藏界的广泛重视。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武鸣; 时间:2010-10-20 14:55:59;  
林老师所言我自己也有过切身的感受,这是每一个年轻的集券人都走过的路子.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先从本地门券收集,同时可以和外地券友互相交流,经常浏览一些专业网站,如门研网,朝花网,同时,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一些交流活动,这样既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又可以丰富自己的藏品.
姓名:刘国庆; 时间:2010-10-14 08:23:20;  
文章写的有深度。同是历史老师,欢迎交流。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0-10-14 09:37:28;  
一位年轻券友的心声,朴实、真诚、客观、实际,既有追求的向往,又有困惑和烦恼。建议:1、设法搞一些当地(包括本省)的门券复品,先进行通信交流,许多老券友会给予热心的支持和帮助,短期内会有明显的收获,但要注意品相和诚信。2、尽量参加一些门券组织的活动,结识券友,交流信息,提高藏识,开拓视野,特别是保定券协,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总之,一定要跳出当地小圈子搞收藏。同时,老券友和门券组织也应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让这批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尽快成长为门券收藏的生力军。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0-10-14 10:29:15;  
欢迎刘国庆老师关注与支持本网1
期待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您的收藏成果在本网展示,与券友们一起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0-10-14 10:31:59;  
胡保平老师的指点有的放矢,期望大家共同努力,支持新券友成为门券收藏的主力军。
姓名:河北林强; 时间:2010-10-14 11:47:32;  
刘老师,我的邮箱:191907693@qq.com,QQ:191907693,不知道如何联系你啊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4 11:48:30;  
谢谢胡老师,刘老师,王老师的关注!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0-10-14 15:12:33;  
林老师:读了这篇文章想了很久,请把通伩地址告訴我.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4 15:29:48;  
彭老师,我的地址如下:
073000 河北省定州市李亲顾中学历史组 林强
电话:15930046701,QQ:191907693,E:191907693@qq.com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0-10-14 15:43:00;  
收藏首先要有追求,要在条件允许下,多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开阔眼界,提高券识。藏品不可能人人俱全,但藏识却因人而异,尤其作为历史老师,搞搞研究,则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姓名: 秦曙韵; 时间:2010-10-14 21:14:57;  
文章写的实在,我们这里的门票收藏联谊会成员大都是离退休人员,传承确实存有问题
姓名:白丁; 时间:2010-10-15 07:05:04;  
林老师,好久不见了!文章说的在理,关于新券友参与门券收藏有好多问题和困难,说出来大家一块来讨论和帮助解决!朝花论坛目前开了一个新栏目“新手园地”,该栏目正在开展“你发帖我送券”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支持新券友,欢迎你参加!另外,新券友早期我认为不要花高价买门券,如果可能尽可能多地找一些本地门券,作为资源和券友交流。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5 10:35:39;  
白丁老师,陈明新老师的回复,让我深受启发,对以后的收藏帮助很大!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5 10:58:11;  
感谢秦曙韵老师的鼓励!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0-10-15 13:18:20;  
同是年轻的历史教师和集券人,我也有小林老师一样的困惑、困境。真希望老前辈们在网站上普及一些基础的收藏知识,以提高我们的水平。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5 16:41:56;  
梁红梅老师,如方便可以加我的QQ,便于收藏和教学的交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0-10-15 21:31:14;  
文章所述具体问题应引起门券界的重视。收藏的两大因素:藏品收集(整理)与理论研究,收藏者也可量力而行。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15 21:55:04;  
赵老师所言极是,只收藏门票而疏于理论研究,必定无法达到一个高的境界;只研究理论,而收藏不足,也有纸上谈兵的局限。
姓名:梁红梅; 时间:2010-10-17 21:43:41;  
好的,林老师。
姓名:林强; 时间:2010-10-24 21:55:10;  
谢谢张武鸣老师的建议!
姓名:王忠雄; 时间:2010-11-16 09:35:32;  
昨晚在朝花才看到转载的文章,写的很好。我回了一段文字,供参考。希望能把各地教师券友联系起来,互相交流。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792201; 今日16917; 昨日20897;
本页访问量:2642285; 今日252; 昨日479; 收录总数:6653980; 今日:10181; 昨日:8657;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