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文(27)关于红军长征二三事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文(27)关于红军长征二三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4-10-28 查看次数:395; 复制本文地址
上海:沈剑勇

图片总大小:1.4MB;最小图片:56KB;最大图片:139KB;



关于红军长征二三事


沈剑勇

 今年是革命题材红军长征出发地9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关于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被亿万人民所铭记,我们应该从长征中得到什么精神力量?红军长征谱写了那些壮丽诗篇?长征有那些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如何把长征精神同现在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使长征精神千秋万代永放光芒!

 (一)

 我是听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长大的,是阅读和聆听红军长征故事成长的!

 在我还是孩提时候,却遇到了特殊年代,由于好学又顽皮,有一天,发现学校里的书籍居然堆放在隐蔽的阁楼上,我费力地爬上去一看,一大堆书籍已经占满了灰尘。于是我悄悄地把一本厚厚的《星火燎原》带回家中,但破旧的外包装已经散了架,我细心地整理好,兴奋地阅读完以后,再悄悄爬上学校阁楼放好。我像掉进米缸里的小白鼠,贪婪地不断吸取精神食粮。在阅读中,我印象最深的,这本记录红军长征的故事,路过湘鄂边界,向前来围剿的东北军喊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这段话,我现在还记得。

  郭沫若称赞描写红军长征巨作《星火燎原》是表现伟大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茅盾称:这既是历史,又是文学。编撰这套巨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

 《星火燎原》先后发行了600多万册,其中《朱德的扁担》、《一袋干粮》、《一副担架》等三十六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朱德的扁担》讲述了红军战士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把找到扁担后写上朱德二字,体现了红军上下管兵平等的优良作风。《一袋干粮》在我的记忆中,简述长征途中,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用仅有的一点青稞麦,义无反顾地给了在茫茫草地上快要饿死的一对母女故事。《星火燎原》有10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有1200余篇文章在全国94种报刊转载,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30周年出版的大型丛书,

 image001.jpg

 《星火燎原》于19589月至196310月前后出版了八集,《星火燎原》是我们党和军队的领导,从士兵到将军写的长征故事的回忆。与其说是长征回忆,不如说是中国革命史斗争回忆。我悄悄地躲进被窝里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如饥似渴地阅读,第一次被残酷的艰难岁月所感染,通过阅读了解枪林弹雨下的红军长征的经历。在我无书读的年代,比起现在衣食无忧、饭来张口的独生子女一代、下二代,我是幸运的。那时,我不过是十二、三 岁的毛孩子。这是我通过阅读。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的召开到“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的难忘岁月,让我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星火燎原》的出版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每当东方升起第一缕阳光,我迎着朝阳已经在新的岗位上工作。每当夜幕降临,作者办公室的灯光始终亮着,我努力奋斗,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年复一年每天工作十五、六小时,弱冠之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过去了,《星火燎原》,至今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二)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有一位外国友人,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中国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当时的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这位外国友人是采访红色区域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同毛泽东同志进行10多天的谈话,采访了许多红军将领,收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这位外国友人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那里已经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今陕北志丹县),由保安顺利到达西安。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轰动一时的新闻通讯,然后又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出版前,斯诺曾为本书起了多个名字,如《在陕北的日子》、《红区访问记》总觉得不满意,最后请朋友投票确定一个名字,最后选定《Red Star In China,《红星在中国》。

 他在书中详细记载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与许多红军将领的故事!那些红军将领,如,朱德、周恩来、贺龙、彭德怀,有的红军将领如邓发、罗炳辉、成仿吾等打着绑腿,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延安。用我们现代话来说,是咱们的共产党人!共产党的称呼,是多么伟大而神圣呀!这是我通过阅读外国友人的《西行漫记》了解长征的故事,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红星照耀中国》的原书名,而改为《西行漫记》。

 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进行写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最后一篇报道写作,并将全部报道汇集成册,寄给了英国的维克多▪格兰茨公司出版。《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斯诺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直叙、倒叙、插叙描写、比喻等,全书波澜壮阔、情景交融,读起来趣味盎然。

image007.jpg

    红星照耀中国,同时也照耀着全世界。斯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1939年,他又一次到延安,和毛主席进行了谈话。这些对话后来在《密勒氏评论报》发表了。19722月,斯诺不幸逝世,根据他的遗愿,部分骨灰安葬在美丽的北京大学校园。

 image009.jpg

 解放后,许多红军将领甚至上至元帅都写了长征回忆录,成仿吾是其中一位,《长征回忆录》是成仿吾在长征胜利40年后写的。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成仿吾是我党我军唯一的有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1918年在日本和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寿备组建了“创造社”并参与“左翼作家联盟”活动。他回忆说,有些事情已经淡忘了。于是,请教还健在的长征亲历者,补充了一些资料,其用亲身经历撰写的长征回忆,可读性更强。令人感动,激动、心动。

 image011.jpg

image013.jpg

    现在成仿吾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长征回忆录》与《西行漫记》一样,永远定格在长征的历史之中。《西行漫记》是我慈父生前传承与我,《长征回忆录》,是作者本人的藏书之一。这是我在人生的舞台,通过阅读《西行漫记》和《长征回忆录》,使我又一次对长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

 关于长征的出发地,红一方面军于19341010日,由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出发。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不同的时间和路线出发。长征的胜利,是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首先,193510月中央红军主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其次,红一、二、四方面军于19361022日在甘肃会宁进行大会师,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关于长征的意义, 毛泽东在1935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党的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在报告中,他满怀激情地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是的, 红军长征意义重大。它粉碎了敌人扼杀革命的企图,保存了革命力量,传播了革命思想,锻炼了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展抗日和发展革命事业创造条件,充分彰显了党和红军的强大力量,长征精神是二十世纪最能影响世纪前途的重大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是红军长征的主旋律。毛泽东对长征的论述成为我对长征精神的延伸和发展!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同志军事天才的发挥并引以为豪的神来之笔!强渡大渡河是红军英雄的壮举!飞夺泸定桥展示了长征途中红军绝处逢生的战斗力!

 image023.jpg

 image024.jpg

 作者认为“长征”这个词也是后来定的。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193410月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细心的读者注意:才用了实行“战略转移”这个词。从初始地出发至今已经有90周年了。

 直到1935年2月23日红军“战略转移”到了贵州,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才用了“长征”一词。以后朱德在同年5月发布的《告工农群众书》也沿用“长征”一词。作者在前文谈到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如果不了解这个标志,那么对红军长征的认识还是肤浅的。它又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为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纪元!

 image026.jpg

   每当夕阳西下,红彤彤的晚霞,照在我古稀之年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脸上。站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的初心之地,手捧沉甸甸的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默默地宣誓,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不断进行新的长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沈剑勇 1974年党委秘书  1976年文汇报实习 历任党委宣传 修志编史主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编辑:王继平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4-10-28 05:29:57;  
感谢沈老师在身体欠佳下为这次征文撰写一篇有深度的优美文章。祝沈老师早日恢复健康!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4-10-28 06:46:44;  
从小到老一直是爱读书爱钻研,现在要爱身体哟!
姓名:熊斌; 时间:2024-10-28 07:35:03;  
一本本满满正向能量的书籍,一个个十分励志向上的教事。感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4-10-28 07:57:08;  
内容丰富,欣赏学习。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10-28 08:42:27;  
大量阅读长征史料,深刻理解长征精神,是对红军长征历史意义的深刻阐述!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10-28 08:50:19;  
发扬长征精神,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不断进行新的长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奋斗!
姓名:吕凌; 时间:2024-10-28 09:36:00;  
征文活动取得了佳绩!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10-28 09:55:36;  
我们这一代人,长在红旗下,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故事,走红色道路,在新长征的路上,不忘初心,永不停步!谢谢沈老师的美文,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姓名:陈捷; 时间:2024-10-28 10:18:31;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10-28 11:41:10;  
拜读佳文,精彩论述。谢谢分享!
姓名:寻波; 时间:2024-10-28 11:44:36;  
欣赏了,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10-28 11:49:59;  
在新长征的路上,不忘初心,永不停步!
姓名:钟杰; 时间:2024-10-28 14:11:16;  
拜读好征文,谢谢沈老师!
姓名:李鸿生; 时间:2024-10-28 14:48:27;  
阅读了大量的书藉,写出了很有深度的文章,十分钦佩沈老师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的精神,谢谢分享。
姓名:王胜明; 时间:2024-10-28 15:00:27;  
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不断进行新的长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努力奋斗!沈老师保重身体。
姓名:秦勇; 时间:2024-10-28 16:35:27;  
欣赏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4-10-28 16:46:21;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4-10-28 17:03:30;  
好文,精彩论述,欣赏学习!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10-28 18:37:51;  
欣赏 学习。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4-10-28 20:00:43;  
谢谢沈老师带病参加征文,这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在发扬长征精神。谢谢分享,沈老师保重身体!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10-28 23:23:54;  
欣赏了!谢谢沈老师的精彩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10-31 13:56:38;  
拜读,学习……谢谢沈老师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3108321; 今日160; 昨日21469;
本页访问量:2748010; 今日209; 昨日212; 收录总数:9179451; 今日:88; 昨日:609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