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品大观】-〖佳券展示〗: 中国农业展览馆里的“丰收节” |
中国农业展览馆里的“丰收节” 星空作穹顶,草地舒广袖,彩笔越千里,捷报传九州。9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秋分”,也是我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现将我在农业博物馆里看到丰收节日的所见所闻,分享各位老师们。 当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场区内,在2号馆室外有农事体验·共绘丰收的活动,人们在工作人员的组织指导下有序进行。特别是体验传统玉米脱粒,还有玉米面加工,志愿者负责给孩子们讲解推磨:具体是将脱粒的玉米,放进磨盘上的小孔里,然后逆时针旋转,最好是保持匀速转动,注意别挤着手。志愿者还告诉大家,传统社会获得食物的难度很大,种地全靠人力,再将种出的粮食磨成面也很耗费工夫。两个磨盘产生摩擦,把食物颗粒碾成粉状,志愿者在讲磨盘工作的基本原理。石磨的发展,在西汉时期的石磨磨齿是窝点状的,到了东汉时期石磨磨齿演变成了斜线状,一直沿用到近现代。斜线状磨齿要比窝点状磨齿更为科学,它能将粮食颗粒磨得更为细小(具体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关于农具的展厅里有介绍)。参与者在体验中乐趣多多,还有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绘制“礼赞丰收中国”主题,编簸箕画,留下心目中的丰收景象, 在4号馆报告厅里,有“大地流彩·乡村大讲堂”在同期进行,《秋分与丰收——自然与农业的和谐共鸣》主题讲座,是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研究员主讲。主讲人首先从秋分的天文现象、气候特征、物候变迁、到农事活动、农业谚语和民间习俗等多个维度,解读秋分节日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其次,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揭示丰收文化的岁月年轮,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轮转中诠释丰收的春祈秋报,夏管冬享;他又从秋分与丰收关联的紧密性和必然性,阐释中华文化应时取宜,顺应自然节律的农耕智慧。 在红房子艺术空间前广场,打卡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和节气文化作品创意市集。一面大墙张贴着“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亲自聆听获奖作者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灵感,感受寓教于乐的研学体验活动;广场上涵盖平面插画设计、非遗手工艺品、科普研学课程、生活美时美物、数字创意作品等……,真是阳春东风至,长夏草木盛,素秋金露朗,清冬琼花落。当二十四节气遇见创意作品,向您近距离展示农历节气的魅力。在现场“摆摊儿”的商铺,都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融合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技艺等元素,让参观者和游逛者感受传统节气文化的当代魅力,为您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赶集”体验。在场地走动中还有亲自动手实践活动,亲自制作非遗拓片扇,非遗漆扇,一部分孩子在用笔描绘春分彩蛋等,感悟节气的奇妙,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中国农业博物馆以“丰年笑语话农耕”为主题举办了专场活动。三位不同时期的农民冲破时空,在农博相遇,彼此不相识,却有一样的理想追求,演员们用传统的锣鼓、唢呐、笛子、笙乐等乐器共庆丰收,欢乐的场面拉开了展演的序幕;当展演的《耕织曲》故事以清代画家焦秉贞所做的《御制耕织图》为切入点,选取耕、二耘、收刈、采桑、经、成衣六幅场景,描绘出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图景;当展演的《玉米·望》故事讲述了在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河南某村庄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一位老农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顽强的与灾害抗争,最终“以身守得玉米留”的生动故事;当展演的《悯食记》故事,它以来自现代的农民“爷爷”为第一视角,讲述他的孙子“小宝”因嫌弃饭菜简单而闹脾气,爷爷遂带小宝来到中国农业博物馆,二人开启了一段“农耕体验奇妙之旅”,在与“活”起来的文物互动中,亲身感悟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全剧融入了戏曲表演形式。一个多小时演出结束后,现场的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邓志喜,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总工程师王伯文等同志祝贺科普戏剧展演成功,为演出的学生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与了演职人员合影留念,整个展演活动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协办。 金秋结硕果,京城迎丰收。在“丰收节”这一天我参与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这几个活动场面之中,“送丰收——科普戏剧展演,喜丰收——互动展示,品丰收——农耕民俗体验,赏丰收——节气文化作品展示”四个板块总的感觉,这不仅是一场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一场促进节气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盛会,通过参与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收的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现场既领取了特殊的纪念券,又凭票随机抽取《节气杯垫》,还有《2024年中国博物馆丰收节活动》主题印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3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熊斌; 时间:2024-09-30 06:31:21;
庆丰老师谈庆丰,喜感之上更喜感!
![]() 姓名:DBX; 时间:2024-09-30 07:17:27;
欣赏龙老师分享的门票,感受农业展览馆在“丰收节”期间举办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进一步弘扬了农耕文化。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农业文化的魅力,还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了力量。关注三农,把饭碗牢牢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为龙老师点赞!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09-30 09:02:47;
博物馆里互动式、参与式的活动,让观众更加生动地学习知识,体验技能,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乔军; 时间:2024-09-30 09:18:22;
博物馆里的活动丰富多彩,还有好票好的礼物,杯垫有8种非常精美。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4-09-30 09:46:42;
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4-09-30 09:54:52;
活动丰富多彩,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4-09-30 10:20:32;
特殊的节日,特别的活动,特美的门票。谢谢龙老师创作分享!
![]()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4-09-30 11:10:21;
学习了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4-09-30 11:55:07;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门票收藏者也是丰收的季节。谢谢龙老师好分享!
![]() 姓名:寻波; 时间:2024-09-30 12:10:38;
欣赏了,学习了,谢谢分享!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09-30 12:25:53;
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秦勇; 时间:2024-09-30 13:01:49;
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4-09-30 13:02:30;
秋季就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发现美好空间的时节,这不是龙老师就在农博馆这里收获了自己的宝贝,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多谢龙老师的分享。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4-09-30 13:13:26;
学习了,谢谢分享!
![]() 姓名:夏惠生; 时间:2024-09-30 14:23:31;
秋分节气日,我上午先到香山革命纪念馆领节气明信片,下午再到农业博物馆领纪念券。见到了几位票友,龙老师是上午去的农博吧,赞!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09-30 15:17:51;
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谢谢分享!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09-30 15:37:24;
博物馆里的活动丰富多彩,气氛活跃,谢谢分享!
![]() 姓名:钟杰; 时间:2024-09-30 16:03:24;
好活动,乐收获,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张岩; 时间:2024-09-30 17:24:13;
看着就喜庆,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周旭昶; 时间:2024-09-30 17:27:00;
梁老师的名字起的太好了,“龙年庆丰收”!在农展馆举办丰收节的时刻更显贴切。在毛主席共产党创立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刻,家国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那种“禾麦尽槁,斗米千钱,人有菜色,野有饥殍”的悲惨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 姓名:周旭昶; 时间:2024-09-30 17:29:34;
梁老师的名字起的太好了,“龙年庆丰收”!在农展馆举办丰收节的时刻更显贴切。在毛主席共产党创立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刻,家国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那种“禾麦尽槁,斗米千钱,人有菜色,野有饥殍”的悲惨场景一去不复返了。
![]() 姓名:周旭昶; 时间:2024-09-30 17:31:57;
上条写错了:应该是龙老师抱歉!龙老师。
![]() 姓名:周旭昶; 时间:2024-09-30 17:31:58;
上条写错了:应该是龙老师抱歉!龙老师。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4-09-30 18:18:46;
秋分,丰收的季节。门票充分展示农耕文化的原素,喜欢,谢谢分享!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09-30 18:22:03;
又到丰收节。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4-09-30 19:14:48;
农展馆的丰收节活动开展的好,谢谢龙老师分享!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09-30 19:29:56;
谢谢分享。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09-30 19:47:55;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4-09-30 22:43:08;
感谢张老师的编辑和整理,感谢各位老师们的关注与鼓励。今年这个“丰收节”,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的很好,对农业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利用各大场所进行宣传,节气文化进行解读,农业知识等内容都做了很好传播,观众们都受到了教育!
![]() 姓名:张淑霞; 时间:2024-10-01 09:43:55;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丰收节活动搞得丰富多彩,一进入馆内就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农民的丰收节日在北京的大都市里办的很有特色,让我们前来参观的人享受到了丰收的乐趣!
![]() 姓名:陈捷; 时间:2024-10-02 22:27:30;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10-03 01:15:21;
拜读,欣赏,点赞!!!……谢谢龙老师分享!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7205512;
今日24090;
昨日39500; 本页访问量:2762719; 今日117; 昨日182; 收录总数:10242704; 今日:8380; 昨日:13581;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