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子长庄科坪毛泽东旧居 |
【白海峰】笔名吕梁山鬼、野马,男,1966年生,山西省柳林县人,柳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获法律、中文、中医本科学历,具律师、公证员资格。系中国检察官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柳林县作家协会原主席,现总顾问。平生致力于法学探研,诗文创作,史地考证。有多项研证成果,见诸于国内媒体。工作之余,偏爱旅游门券的收集和欣赏。 子长庄科坪毛泽东旧居 1947年4月2日傍晚,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由子洲县高家塔沿淮宁河向西行军60里,于4月3日凌晨到达子长县庄科坪村,住在郝应宽家中。 庄科坪,现为子长县涧峪岔镇刘家坪村的自然村。庄科坪因地方发音,也被书写成庄窠坪、庄果坪。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曾在此淮宁河道避难十多年,此地就被为重耳川,这个村也在千年历史上直至今天的官方称谓里叫做重耳村。由于近些年村庄合并的政策,现在归刘家坪行政村管辖,故还叫刘家坪村,以至文物标示牌也就写成了刘家坪毛泽东旧居。涧峪岔镇政府所在地也在庄科坪村,毛泽东旧居就在涧峪岔镇政府大院西侧。现在,我们还是按当年毛泽东主席来此地时及现今人们的口头语,叫这个村子庄科坪吧。 庄科坪村庄不大,以薛姓为主。毛泽东旧居是一排三大二小的石窑洞,本属村民薛秉贵的家产。时有八路军129师战士郝应宽在对日作战中左腿负伤并被截肢,成为二等残疾军人,复员回乡后,借住在了薛秉贵的窑洞中。4月3日凌晨,毛泽东到达庄科坪后,住在了这排窑洞的东边第一孔窑内。郝应宽拖着病腿,搬来了炕桌等,以备毛主席办公所用。 毛泽东一行已经行军一个整夜,很是劳累,就在窑洞内准备开始休息。而在此时,我骑兵侦察员带来紧急情报,说胡宗南八万大军从涧峪岔横扫过来,距离已是越来越近。获此情报,毛泽东、任弼时、叶子龙等决定继续前行,以摆脱追兵。根据行军路线,要从庄科坪出发翻越大山,去往石家湾。山路崎岖,道路不明,必须得有向导引路。而先前的向导未知何故,不肯带路了。警卫员又找来两位老乡,是当地民兵。这两位民兵担负着本村保护公粮和女人、孩子的重任,起先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暗中发现前来的是毛主席,就很快改变态度,积极当起了向导。 庄科坪到石家湾之间的大山有崖靠山和营盘山,异常险峻,杂草丛生,狭窄难行,无法骑马,只有摸索着步行翻越。攀爬过程中,战马踏空掉进了深沟,驮文件的骡子摔倒,倾倒出了随军的文件。 这段路是毛泽东一行转战陕北时走过的海拔最高、道路最险的一段。也就是因为这段艰难而危险的行程,诞生了毛泽东的又一首军旅诗词《张冠道中》。 诗曰: 朝雾弥琼宇, 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 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 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 恍若塞上行。 这是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创作的许多首“马背诗词”中著名的一首,也是转战陕北过程中唯一的一首。 说道这里,大多人要问“张冠在哪里?”考察庄科坪、崖靠山、营盘山、景武塌、王家湾一线是找不到“张冠”这一地名的。《毛泽东诗词全集》的注释为:“张冠道,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的一个地名。”也很粗略、笼统,带有猜测语气。但到了庄科坪当地,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据说,毛泽东当时向村民询问这里的地名,村民回答说“庄科”。而“庄”在陕北发音为“zhang”,与“张”的发音相同;“科”在陕北的发音为“kuo”,“冠”在陕北的发音也是“kuo”,两字音同。毛泽东毕竟在陕北停驻了十多年,对当地方言有所了解,但也不可能完全搞通,便以音会字,就将“庄科”理解并写作为“张冠”了。 这首诗写出了部队在早晨出发行军的场景,但见朝雾弥漫,露湿衣衫,战马嘶鸣,鸦雀恐喑,战士披霜,须眉结冰,所有官兵如行塞上,在艰险中英勇行进。诗词以景明志,表达出这股革命的核心力量,无畏艰难险阻,踌躇满志,充满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体现出对革命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4月3日晚,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及军队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到达子长县的石家湾村。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编辑:吕凌 |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4-09-05 07:10:55;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4-09-05 07:38:22;
关注旧居地,怀念毛主席。谢谢法律界同行白老师的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4-09-05 08:12:26;
经过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到达子长县的石家湾村。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4-09-05 09:28:07;
一首战地诗词的创作背景,一处鲜为人知的毛主席路居点,谢谢白老师考察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4-09-05 09:30:25;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4-09-05 09:46:19;
好文章!涨知识了!多谢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4-09-05 11:07:19;
谢谢白老师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4-09-05 11:08:26;
谢谢白老师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4-09-05 11:38:33;
图文并茂,精彩介绍。谢谢分享!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4-09-05 13:51:49;
了解昨天历史,缅怀革命先辈。谢谢白老师创作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4-09-05 14:11:49;
欣赏了,谢谢白老师好介绍!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4-09-05 14:18:53;
欣赏学习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4-09-05 17:21:43;
精彩介绍。谢谢分享!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4-09-05 17:28:34;
欣赏了!谢谢白老师的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4-09-05 17:44:20;
好介绍,一处鲜为人知的毛主席路居点,欣赏学习!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4-09-05 19:33:38;
又知道了一处毛主席路居点!谢谢介绍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4-09-05 21:16:29;
欣赏了,谢谢白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4-09-06 02:56:05;
多次拜读野马先生关于陕北红色遗址的介绍文章,收获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衷心感谢野马先生!!!
姓名:任文奎; 时间:2024-09-06 06:23:14;
通过海峰兄的文章,了解了一处处红色旧居、遗址,学到了很多党史知识。多谢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4-09-06 11:17:12;
这段历史太详细了,对于毛主席的这首诗词,经过本文的阅读理解的就深刻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4-09-09 23:48:03;
拜读,点赞!!!……谢谢白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
整站访问量:37692861;
今日6176;
昨日9639; 本页访问量:2718271; 今日97; 昨日129; 收录总数:7875525; 今日:1805; 昨日:2500;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