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中国历史建筑的杰出代表

中国历史建筑的杰出代表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门券鉴赏
显示日期:2010-08-14 查看次数:619;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陈祥明

图片总大小:3.1MB;最小图片:32KB;最大图片:917KB;


  今年8月1日,在南美洲巴西利亚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之成为中国的第39处世界遗产。这个由8处11项组成的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原地区二千多年的建筑历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这些历史建筑所以建在登封周围,与中国古代关于“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中心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在登封”这个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早期王朝选择这个“天地中心”建立了都城,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都在中原这个核心地区建造观象台、寺庙、书院等建筑。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河南郑州工作,曾多次参观游览过这些古建筑,并保存当时使用的门券。在庆贺申遗成功的日子里,我试图以门券为线索,介绍这些历史建筑的来历和特色,进一步提高对嵩山地区“天地之中”古建筑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现存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台--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
  位在登封市告成镇东侧,有一个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天文台。这是一座高9.46米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覆斗状的台身和被称为“量天尺”的石圭组成。它是用来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计年的一种天文建筑物。它始建于元代。当年负责天文的科学家郭守敬创制了仰仪、简仪等新的天文仪器,并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现在观星台的旧址改建为中国天文博物院,院落共分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十多种天文仪器,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周公测景台。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周公姬旦在营建东都洛阳时,曾在这里垒土圭,立木表,来测量日影定出二十四节气。到了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进行天文观测时,命南宫说仿周公的土圭木表换成了现在的石圭石表。周公测影台通高3.9l米,距今己有l2OO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天文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不可得的实物资料。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充分验证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我保存一枚观星台的门券,竖式,票幅为4cm X 10cm。中心画面是高大的观星台矗立在兰天白云的背景里。我当时还以周公测景台为背景留了一张照片.

         


    二、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
  在登封西北6公里的嵩山南麓,有一座高41米的密檐式古塔:嵩岳寺塔。此塔始建北魏时期(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建筑。该塔共15层,平面呈12角形,密檐层层向上紧缩,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它被誉为“密檐式佛塔的鼻祖”。塔身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可至塔心室,由此而直达顶部。嵩岳寺塔是佛教通过在“天地之中”传播而确保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建筑实物见证。早期的门券用护林防火卡取代,票幅为8cm X 12cm,劵的上方刊印嵩岳寺塔全景的彩色照片。后来使用磁卡状的纸质门券,当时的票价为5元。

         

  三、我国最早传播儒家理学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嵩阳书院
  嵩山少室山下的嵩阳书院,因位在嵩山之阳而故名。它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等著名学者曾在此讲学。院内有汉武帝刘彻赐封的“大将军柏”、“二将军柏”,树龄都在2000年以上。书院门口立有高9.02米唐代石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这个书院作为儒学中理学的开创地而闻名于世。我收藏的三种门券,价格分别为伍角、伍元和拾元。票面设计上都突出了书院大门、将军柏和唐碑。书院的导游图也很精美,并用专门介绍了嵩山碑王:唐碑。


  四、中国道教建筑的代表作--中岳庙
  位在嵩山太室山黄盖峰脚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极盛于唐宋。其布局按皇家规制规划,寺庙建筑共11进,殿阁400余间。主要供奉道教的先祖。中岳庙见证了“天地之中”的道教文化发展史。我保存的中岳庙参观券为浅蓝底色,票幅5cmX 12cm,左侧画面是外型类似小天安门城楼的中岳庙彩色照片,右侧的文字为嵩山中岳庙。


    五、佛教褝宗祖庭---少林寺建筑群
    位于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该寺以其佛门达摩首创禅宗和少林拳术而著称于世。少林寺的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三处建筑群被列入“天地之中”建筑群文化遗产的名录。常住院内有武僧习武的壁画,十分珍贵。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使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成为河南乃至世界的一个顶级旅游产品。 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共有砖墓塔243座,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我保存了多枚少林寺的参观券,从5分、5元、40元到100元通票。票幅大小不一,画面设计各不相同。大部分的门券设计上都突出了少林寺的山门,因为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少林寺”匾额,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塔林过去需单独购票,现在已作为通票的组成部分。


    六、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
  阙又称门观,是我国古代一种标志性的礼仪建筑。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建于公元二世纪,阙上雕刻的马戏、蹴鞠、夏禹化熊、启母化石、幻术、斗鸡等画面,生动记载了历史画面和生活场景,阙上矽的篆书铭文也十分精美,这些都是汉代艺术风格的集中反映,更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汉三阙是建于“天地之中”的古代都城选址登封地区的遗迹证明,证实了早期对 “天地之中”的信仰。


  七、嵩山名刹--会善寺   会善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原为孝文帝的离宫,后政宫为寺。寺内现存元、明、清时期建筑9座。该寺是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一行是参与中国古代宇宙观演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因此会善寺成为佛教与“天地之中”观念代表人物的历史见证。


  以上8处11项历史建筑,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更是一组无与伦比的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和一处无可替代的人类文化遗产。我将收集到的券品和实景照片,向券友一并展示,让我们共同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瑰丽和中华悠久历史的璀璨之光。

(编辑:陈捷)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0-08-13 18:32:20;  
欣赏了,长知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0-08-14 07:04:45;  
陈老知识渊博,学习了!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0-08-14 08:54:57;  
世界名迹,中国奇观,无所不知,无所不闻。陈老是个世界通。旅游文化知识太渊博了。敬佩!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0-08-14 11:33:00;  
欣赏加学习,谢谢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7601; 今日4971;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386; 今日13;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2745; 今日:1824;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