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为 了 祖 国

为 了 祖 国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0-07-29 查看次数:492; 复制本文地址
承德:杨帆

  在世界上,一个人还能爱别的什么呢?除了上帝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像祖国这样永远不变,不容置疑,值得我们信仰?     ——屠格涅夫

 

     为 了 祖 国

 

  爱国,不是一个空洞的字眼。

  它需要献身精神。战争时用生命来保卫祖国;和平时期,用舍弃个人利益来服务祖国。

  每一个人,从幼年便开始接受爱国的教育。“为了祖国”这个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心田!

  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篇章是“城市学生上山下乡,”。在1968年以前,已经有大批的学生走这条道路,那时出于对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的认识,城市学生下乡,是为了改造农村,建设农村。简单地说——为了祖国。

  这些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把终生献给农业战线的理想,成为一代新型农民。其中的典型人物如邢燕子、侯隽等。他们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无产阶级文 化大 革命,在轰轰烈烈、闹闹腾腾中逐渐趋于理想,逐渐趋于安静的时候,一个严重的问题曝露出来,——城市里的学生已经有三届没有按照秩序运行,就像春运客流高峰的现象,旅客都积压于车站,——学生都积压于城市。

  文化大 革 命,学生是冲锋陷阵的主力,大革命要落幕了,主力要转移,要分散,否则将成为不安定的因素。——到哪里去呢?

  农村,从农村走出来的伟大领袖,遵循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以农村为根据地,最终夺取了城市。这时,他又想到了农村。

  到农村去!只有农村这广阔的天地才能消化1800万青年学生。

  ——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领袖挥手我前进,这是不容置疑的信念。

  于是,一场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成为继文 革的一个再起波澜的运动。这次下乡不同的是增加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内容。

  人们赋予这一运动的主体一个名字——“知青”。

  从此,前前后后,有2000万人头上、档案里有了“知青”的头衔。

  热血沸腾的知青们尽管有的人心头掠过迷茫,恐慌,担忧,但都义无反顾地裹挟进这股洪流。而且推波助澜。这股洪流冲击了农村,影响了农村。城市青年的知识信息、生活方式、青春活力对后来农村民改革开放,农民对新文化的醒悟,对走进城市的追求、对寻找富裕之路都有了重要启发作用。——尽管当时的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甚至在一些地方对知青有抵触,有迫害。

  知青的重要贡献,在这一点上书写的还不够!

  二十到三十岁,是人生最华丽的阶段。

  2000万人中,有很多人如果按照正常的秩序、正常的渠道,他们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会被雕琢成价值更高的精品人才。但是可以萌发天才、人才的大好时光,被黄土高坡覆盖了,被简单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重压抑了;被维持吃饭生存的艰难而剥夺了。

  无论今天的知青们,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们“有怨、无怨”,“有悔无悔”,都由不得自己。

  用青春做奉献,——为了祖国!

  人生的轨迹,常常被一些意料不到的突发、偶发事件而改变。知青们陆续有了抽调、有了参军的机会。所有的知青都苦盼甘霖般等待这一天。虽然延迟了开花的时间,仍然鲜艳。很多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没有开花机会的知青只能在孤单中熬煎,在和黑夜里等待黎明的阳光。这个时期是最刻骨铭心的。

  但是这个过程比较缓慢,直到发生云南事件。1978年知青大返城,这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新时期的国家和谐安定。

  ——依然是中央英明的决策!

  ——依然是为了祖国!

   当皱纹慢慢地爬上脸颊,当年的知青们一个个有了孙儿的时候。很多人把磨砺当成财富,那段经历成了教育后代的骄傲。很多人——不管后来作为有多大,对那段经历以宽大的胸怀容纳,以从容的乐观面向未来,让自己后来的生活走出阴影,丰富多彩。

  方式有多种多样。寻找情趣,增加乐趣,学习知识,奉献社会等等,等等。

  自己健康,全家高兴,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还是为了祖国!

   2010年7月17日,在承德市丰宁县,承德知青座谈会上,知青楷模侯隽大姐的讲话,朴实真挚,客观实在,令所有的人信服、敬服。

  她精辟地回顾总结知青过程、知青感受、知青贡献,用了一个词组——“为了祖国”!

  是啊,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投向想象不到的艰苦,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回到城里,不管境遇如何,我们乐观,努力工作,都是为了祖国!

  知青们脚踏实地的,默默地实践着幼儿时老师的教导:

  ——为了祖国!

 

附:1、 侯隽在坝上近照

       2、相关门券欣赏

【编辑: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1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杨帆; 时间:2010-07-29 05:33:38;  

我们做的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别人根本不知道的大事,都源自“为了祖国”的信念。

感谢建池局长!
姓名:杨帆; 时间:2010-07-29 05:38:27;  

以此贴向门券界的“知青”们礼敬!

向姚金文先生表示慰问!
姓名:于国琪; 时间:2010-07-29 09:55:09;  
本人无知青经历,但受其影响,一言以蔽之,为了祖国。作为同龄人,深切理解作者心迹。
姓名:红华; 时间:2010-07-29 10:57:56;  
一场运动改变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命运。领袖挥手,祖国召唤,但他们无悔当年的选择,也是最可爱的人!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0-07-29 12:16:29;  
杨先生此文,道出了我们知青的过去与现在。
正是这“为了祖国”,奉献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和激励着现在仍在努力!
如不嫌弃,我发篇回忆文章给你看看,杨先生,行不?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0-07-29 16:05:48;  
非常难得的一组好门票,学习了!
姓名:杨帆; 时间:2010-07-29 22:15:40;  

非常欢迎安荣先生的文章,
也可以发到《承德知青论坛》上。
姓名:王凤桐; 时间:2010-07-30 06:08:08;  
观点有高度,条理清楚,讲的非常好。有意义的门券藏品。图文大家分享很感谢。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0-07-30 16:12:54;  
很有感受。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0-07-31 20:15:18;  
杨帆券友,我查看了通讯录,发有你的邮箱地址,想发篇拙文给你也发不出的,能示我么?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0-08-02 14:57:04;  
拜读了,道出了一代人的苦难与不幸。犹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799671; 今日24384; 昨日20897;
本页访问量:2642377; 今日344; 昨日479; 收录总数:6658380; 今日:14578; 昨日:8657;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