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承德奇景双塔山

承德奇景双塔山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8-07-19 查看次数:1520; 复制本文地址

双塔山是承德最为称奇的景点,景区位于承德市区西南十公里双滦区内,建 于一九九三年,占地约三千公顷。双塔山山奇、石奇、塔奇、洞奇,大自然鬼爷神工般造就了双塔山奇异的自然景观。景区内卧犬梁、猿人石、情人石、清官帽等自然景观二十余处。辽代古塔、三仙观、七宝楼、辽清历史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十余处。双塔山享有“承德第一景” 之美名。

景区内两个巨大的岩柱南北排开,如对峙并立的两座宝塔拔地而起,又宛如一双热恋中的情侣,再加上岩柱顶端各有砖塔一座,故名双塔山(古称双塔峰)。双塔山陡直而立,奇特险峻的外貌,以及两峰之巅似庙似塔的古代建筑,更给景区增添了神秘色彩,吸引着无数游客与考古学者想要探个究竞。   

据勘测双塔山南峰高约30米,基座周长34米,上粗下细。北峰更粗大些,高35米,基座周长74米。双塔山奇特险峻的外貌是如何形成的?距今多大岁数了?是无数游客想了解的一个问题。据地质学家考察研究告诉我们,在70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造山运动,燕山就是在这次运动中隆起生成的,因此,这次造山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燕山运动使承德大地换了模样,高山耸峙,深谷蜿蜒,石洞幽深,石墙纵横,为奇峰异石的形成准备了“毛坯”。在此后的新生代中,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经六七千万年风雨冬夏岁月,对那些“毛坯”进行了雕琢加工,到300万年前,原来的“毛坯”逐渐形成了棒槌、双塔、罗汉、天桥、僧帽、元宝. . . . . 一处处奇峰异石分布在承德大地上。

在燕山运动中现在的双塔山所在地,耸起一道南北走向的石墙,石墙在耸起过程中发生断裂和升降,其间石墙被断层切成几段,并逐渐崩塌,只剩下北端一堵中间有裂缝的墙垛,裂缝越来越大最后化为两根岩柱。因风吹雨打多集中于下部,下部沙砾岩层相对密度松,因此两根岩柱又逐渐变的上粗下细,双塔山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可以说它是风刀雨凿千雕万琢“加工”出来的,距今约有300万岁了。

双塔山陡直而立,高不可攀,峰顶砖塔何人、何时、何故所建,一直是个谜。据《承德府志》记载:“东塔(南峰)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已就倾圮,旁有一小碑,镌“王仙生”三字。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说:山庄之西“有双塔峰,亭亭对立,远望如两浮图,拔地涌出,无路可上,或夜闻上有钟磬经呗声,昼时有云片往来。乾隆庚戌(五十五年,1790年),命守吏构木为梯,遣人登视,一峰周围一百六步,上有小屋,屋中一几一香炉,中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一峰周围六十二步,上种韭二畦,塍畛(意为田间的界限)方正,如园圃之所筑,是决非人力之所到,不谓之仙踪灵迹不得矣。

“距双峰里许,有关帝庙住持僧悟真云:乾隆壬寅(四十七年,1782年),一夜大雷雨,双塔峰坠下一石佛,今尚供庙中,然仅粗石一片,其一面略似佛形而已。”《阅微草堂笔记》是小说故事类笔记,所载之事应属半实半虚的纪实文学,经考古人员考察认为他写双塔山形状、写遣人登视的经过,山上坠下石佛为“实”的,写山峰上有两畦韭菜,供片石镌“王仙生”三字则是“虚”的。在文革初期破四旧时,小庙文物被砸,佛像被毁,避暑山庄博物馆派人找到了被砸碎的佛像。推测是纪晓岚说的那块石片。就佛像花纹、头势、背光图案鉴定,是辽代以前遗物。故双塔山顶上“小庙”(砖塔)的建设年代应在辽代以前。

双塔山为什么在辽代有了塔?辽代为什么把塔建在山顶上?原来那时佛教渗入契丹族,盛行于辽国,辽代是一个大兴建塔的年代,不仅佛寺必建塔,没有佛寺之处也建佛塔。当时双滦一带属辽国北安州(州城在今隆化),当然也不会错过这场建塔之风,承德一带除双塔山外隆化、丰宁、宽城等处都有过辽塔。辽宁朝阳曾出土辽代(灵感寺释迦佛舍利塔碑铭),碑文中记载了攀比建塔的情景,译成今文意思:‘当时为了建塔,人们受多大的累也不觉辛苦,花多少钱也不觉可惜,修得顶上了云彩也不觉得高,折迂占多少地也不觉得广大,当时人们的心情就是这个样子。在双塔山两石峰上建塔应该说是有社会背景的。据说在中国北方现存有100多座辽塔,只有四座方形塔,都建于辽初,保持了浓郁的唐塔风格。双塔山上两座塔都是方形塔,双塔山辽塔在所有辽塔中规模算小的,但奇就奇在修于两根岩柱之上,这在当时也该是“辽国一绝”吧!’

千百年来双塔山的双塔比肩傲立,古朴端庄,引的不少过客叹为观止。据记载双塔山一带曾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康熙皇帝当年在喀喇河屯行猎的“鹿苑”。清朝很多文人学士对双塔山都有诗文记述赞叹。乾隆皇帝53次来承德,大多时出古北口过喀喇河屯(滦河镇)经双塔山上围场,曾‘御制’过一首《双塔山》诗:

双峰耸翠肖浮图,鹿苑当年了不殊。

人影东西照滦水,插云南北拟明湖。

双塔山上的塔为什么齐缝垒砌?顶上有没有辽墓遗迹?双塔山上有没有文物珍宝?有人上去过吗?等等。吸引着游客及人们想探个究竞。1993年3月河北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了双塔山森林公园。由个人与所在地村集体、区林场三方出资成立公司,在双塔山大兴土木进行了景区全面规划建设,于1998年5月1日新景区对外正式开放,为了吸引游客探奇和景点考察维修,在双塔南峰南侧用钢材建归时设施螺旋塔(铁塔),塔高约30米,游客花20元可登上螺旋塔近距离观看双峰辽塔。螺旋塔建成后引起了很大争议,承德日报,文摘报等多家媒体以“第三者插足”为题报道了此事。认为影响自然景观,减少游客神秘感,呼吁拆除螺旋塔,恢复景点原貌。迫于各方压力,螺旋塔于2002年拆除。

值得一提的是螺旋塔建成后出了一件坏事,做了一件好事。坏事是螺旋塔的建立,为文物失窃提供了便利,1998年螺旋塔建成后夏天某日,四名“飞盗”借螺旋塔爬上了南峰,从南峰用钢缆到了北峰,盗走一尊“石佛像”。盗贼与文物贩子开价60万,对方出价30万,盗贼咬定少40万不买,卖买暂未成交。1999年底,承德市公安局双桥分局刑警队在侦破一起绑架案时,发现绑架案的人还涉及倒卖文物,在搜查涉案人住所时发现“石佛像”,经询问发现了双塔山文物失窃案。参与双塔山文物窃案的四人先后落网。公安人员不只是找回了一尊石佛像,而且找回了双塔山的更多秘密和承德的一段历史。这尊石佛像经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为是辽代的罗汉雕像,国家二级文物。

好事是螺旋塔的建立为文物工作考查和修复提供了便利。1998年7月某日文物工作者对南峰古塔进行了文物考察,2002年4月,一道铁制的交手架从南峰架到了北峰,有关人员登上北峰进行了文物实地考察。尔后,文物部门及专家拿出修复方案,即对北峰残塔进行了复原重建,对南峰残塔进行加固维护。

笔者当年在双滦区工商局任职,有机会认识了公园的王总,王总告知双塔山上双塔己修复,近几日到北峰的交手架将拆除,尽快来到北峰看看。哈哈!千载难逢机会不容错过。当天带上两个朋友在王总的陪同下爬上螺旋塔,从螺旋塔顶到南峰还隔着一段空间,施工时,上面只铺着3米多长的两块脚手板,平时撤掉。走在上面还真有点惊心!峰顶比较平坦,很窄小,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滑下悬崖。我们看到南砖塔遵照保持原样的原则,正在整修和加固,并把山顶原有的缝隙进行了填充和封堵,防止雨水继续侵蚀山体。砖塔的东侧是一小块平地,长着一些像野韭菜一样的枯草。小心地绕过南峰塔,对面就是北峰峰顶,比南峰高出有2米多。从南峰到北峰,间隔约3至4米,暂时是由钢管凌空搭起的脚手架,上面铺着木板。我们先蹬上几层铁管做的台阶。我看到其中的一段,空中只有一块窄窄的脚手板子,过时心里真发怵,腿都有点哆嗦,到了北峰,上面重新恢复修建了一座和南峰相似的四方型三层砖塔,高约5米,塔室内空,门口放着一块新刻的黑色花岗岩重修碑文,显的较小。然后大家就抓紧时间留影纪念。千年等一回呀,1790年清朝遣人登视过北峰,1998年飞盗通过钢缆攀上过北峰,这次我们有幸通过脚手架第三次登上神密的北峰。真的感谢“第三者”螺旋塔的存在,不然古塔的修复和重建是不可能的,又怎么能有机会登顶探秘呢?不久,螺旋塔拆除,愎复了双塔山原貌。

人们未登上双塔山顶峰的时候双塔山是千古之谜,登上双塔山南峰、北峰仍然有千古之谜。王仙生的小碑那去了?北峰上为什么有只一尊石罗汉,而史书上没有记载呢?等等。它的谜底还不能解开,它仍以奇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学者和游客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现将景点门票与拍摄的照片一并传上请票友们鉴赏。

修复后双塔山全景照片 

2008年7月12日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王蕾; 时间:2009-06-30 10:33:23;  
文章写的好!人也精神!有气质!
姓名:项晨; 时间:2009-11-18 13:13:53;  
双塔山真的是太神奇了
姓名:尹国猛; 时间:2010-05-16 14:20:18;  
好神奇啊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2378666; 今日35272; 昨日65678;
本页访问量:2743959; 今日108; 昨日211; 收录总数:8927997; 今日:10722; 昨日:1052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