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门票里的北京 |
【编者按】刘永卫是北京门票沙龙的成员,他不仅仅是简单地收藏门券,而是更能够用门券去讲述那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他陆续地用老照片及门券举办了“券影系列”的讲座,讲述了“券影长安大街”、“券影平安大街”、“券影朝阜路”、“券影两广路”和“券影中轴路”等等的文化讲座,听众们跟随着他享受了京味儿的文化大餐,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铁粉丝”。他曾经2019年在角楼图书馆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个人门券收藏展,近日又在其工作单位——天坛饭店的一角,进行了个人老物件的收藏展。北京日报记者张楠对其进行了专访,并在9月7日的《北京日报》第7版面上刊登出专访的文章。 门票里的北京 北京日报记者 张楠 “我就是想用一张张门票,去讲好京味历史,述说文化故事。”——刘永卫 ▲北京日报 刘平摄 仰头看着检票员撕下副券、迫不及待跑进公园的那一幕,是很多人难忘的童年回忆。长大后再翻出那张泛黄的公园门票,昔日的游玩场景历历在目。当年的门票还有多少人依然留在手边?天坛饭店员工刘永卫是一个有心人,从初中起他就收藏门票,30多年间,他已收集了各式门票达上万张。除了收藏,他还把门票展出来,给游客讲门票里的北京。 “全”是门票收藏爱好者的一大追求。比如,有美术馆曾经发售过一批“五色门票”,五种颜色的门票分别对应不同的观展人群,成人票是一种颜色,儿童票、学生票又分别是其他颜色。为了收集齐“五色门票”,刘永卫逛一次美术馆,就要花上五份钱。 有时,想要“收全”一个套系的门票,也没那么容易。前几天,刘永卫到一家公园遛弯,看到公园的学生票刚刚更换了全新的图案,他立刻跑到售票窗口,想要购买一张留作纪念。 50多岁的人,竟然想买学生票。听到刘永卫提出的要求,公园售票员诧异地把他上下打量了好几遍,又观察了一下周围,这才有些迟疑地说:“您要买学生票?那可得凭学生证。” 刘永卫只好解释:“我这人爱好收集门票,买学生票只是为了收藏,不是为了进公园。” 赶上公园推出特色门票,排队抢购也是常事。玉渊潭推出二十四节气门票、白塔寺推出限量门票、博物馆推出特殊材质门票,都会受到爱好者的追捧。有时为了买一张心仪的门票,往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近些年,很多纸质门票逐渐被电子门票所取代。“有的公园虽然还保留着纸质门票,但票面上的图案也不再是设计感十足的美术画或美术字,有些仅仅是一张机打的白纸片,上面简单印上参观时间地点等基础信息。”刘永卫感慨,这些年收集门票,难度明显增加。 2019年,刘永卫第一次用自己收藏多年的各式门票办起了展览。每当看到有观众在门票前驻足,刘永卫就会凑上前,开始将这张门票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刘老师,这张票是怎么回事?”“刘老师,您这张票有年头了吧?您给讲讲吧。”每场讲解至少持续半小时,就连展馆的工作人员都称赞刘永卫是最负责的策展人。 不过,一向被朋友们认为学识渊博的刘永卫,也有“翻车”的时候。一次,一位观众盯着一张颐和园门票,询问起与公园相关的一段历史。刘永卫当场傻眼了,“观众问的那段历史,我还真不知道,当时就被问倒了,回答不出来。”那一次,刘永卫意识到,别看只是一张小小的门票,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史知识。 从那天起,刘永卫的收藏也有了新的方向。他开始注重文史知识的学习和人文故事的收集,逐渐从简单的收藏门票,过渡到用门票讲北京历史、道人文故事的新阶段。 券影平安大街、券影朝阜路、券影两广路……刘永卫用一张张老门票串起了北京“四横一纵”五条主要道路,并办起了“券影”系列讲座,用老门票来讲述四九城的历史故事。 除了查阅大量的文史资料,他还坚持将自己讲述的每条线路至少走一遍。“做‘券影中轴线’的展览和讲座之前,我从永定门一直走到钟鼓楼,走了三个多小时。以后每走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在展览和讲座上,我也会把我的这些感悟与观众来一同分享。” 刚刚过去的暑假,天坛饭店办起了一个特殊的“课外班”,课外班的老师就是饭店员工刘永卫。“我拿收藏的一张张门票组成套系,给天南海北来京旅游的游客们,讲解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这是用门票组成的北京中轴线。大家看天安门广场东边,这有两张门票,一张上头写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另外一张上头写着中国革命博物馆。没错,以前这里就是有两家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就是在这两家馆的基础上建的……”70多分钟的“课程”,不仅吸引了来北京旅游的孩子,连家长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小门票记录大时代。在刘永卫的心中,门票既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宣传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窗口之一,“我就是想用一张张门票,去讲好京味历史,述说文化故事。”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3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3-09-08 11:43:49;
祝贺刘老师!刘永卫老师坚持藏研结合、笔耕不辍,把自己的收藏研究成果分享给众人,值得我们学习!
![]()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9-08 11:50:27;
北京中轴线申遗有望,迫切希望看到刘永卫先生有关专辑面世分享!相信门票展示的表现力和观赏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3-09-08 11:56:49;
门票里的北京,文章写的很好。昨天在朋友圈里读了一遍,收藏与研究结合做的好,券友的典范!
![]()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3-09-08 12:14:14;
刘老师用门票讲述北京的故事,将京城的故事表诉在门票上,坚持研究并分享给众人。
![]() 姓名:刘永卫; 时间:2023-09-08 12:25:26;
谢谢王站长
谢谢张编辑 谢谢崔老师 谢谢大家鼓励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9-08 12:48:43;
用门票和其它形式一起讲述北京的故事,是北京第一人。刘永卫老师是北京门票沙龙的骄傲。北京门票沙龙还准备组织沙龙成员参加刘老师在天坛饭店举办的老物件展览。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3-09-08 12:56:29;
刘老师是我学习榜样。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3-09-08 13:03:18;
门券界的又一匹黑马!
![]() 姓名:王海伦; 时间:2023-09-08 13:04:24;
给刘老师点赞!之前还去听过刘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23-09-08 13:12:48;
券说京都历史,分享文化大餐。谢谢刘老师!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9-08 13:16:21;
一个玩门票的人,用门票去讲历史的故事,为刘老师点赞!
![]() 姓名:张崇武; 时间:2023-09-08 13:34:08;
岁月留痕,一张张旧门券仿佛是时间凝固的痕迹,播放着那个年代的故事!透过一张张纸片,满满的都是回忆!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9-08 13:58:57;
为刘老师点赞!谢谢!
![]() 姓名:彭森; 时间:2023-09-08 14:05:31;
我有幸参观了2019年刘永卫老师在角楼图书馆举办的门票收藏展,并与刘老师就门票收藏进行了深入交流,后来拜读了刘老师写的介绍北京的系列文章,受益多多,今年5月我参加保定与北京券友交流活动,刘老师因需上班错过了见面的机会,改日去参观刘老师的老物件展览,盼再次见面交流请教。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9-08 14:27:59;
用门劵讲历史故事这种形式好!谢谢刘老师分享!
![]() 姓名:王慧; 时间:2023-09-08 16:16:14;
给学识渊博的刘老师点赞,听过刘老师讲课,课程内容丰富生动,让听课的我受益匪浅,刘老师加油!
![]() 姓名:李荣; 时间:2023-09-08 16:33:58;
我在角楼图书馆听过刘永卫老师的授课。
![]()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9-08 16:56:19;
门券收藏是个艰辛的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过程,能够运用自如地用门券串起北京四九城的故事,并能讲解出他的历史与文化,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了,门券背后的故事丰富多彩,感谢北京日报记者的发现与分享,向刘老师致敬!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9-08 18:00:26;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佳文!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9-08 18:55:36;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感谢大家对北京门票沙龙券友的支持!
![]() 姓名:乔军; 时间:2023-09-08 19:08:59;
刘老师讲课非常棒,尤其讲老北京的故事。
![]() 姓名:刘永卫; 时间:2023-09-08 19:14:00;
谢谢王站长 谢谢张编辑 谢谢崔老师 谢谢大家鼓励
![]() 姓名:夏惠生; 时间:2023-09-08 19:14:24;
2019年刘永卫老师在角楼图书馆成功举办了门票展,北京门票收藏联谊会的很多券友都来了。美中不足之处是场地太小,没能展示更多的好票。刘老师的门票展还特地制作了纪念票,大受欢迎。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9-08 20:05:34;
祝贺刘老师!
![]() 姓名:刘瑞海; 时间:2023-09-08 20:15:16;
门券里的乡愁…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9-08 20:24:32;
用门票讲北京历史,刘老师是第一人。为热爱门票收藏,热爱家乡的刘老师点赞!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9-08 21:57:38;
亲力亲为,实地考察北京的大街小巷,门券索引,讲述老北京的今世前生,深厚的文史资料做后盾,刘老师的券集展示是接地气的北京历史的活教材!
![]() 姓名:汪建峰; 时间:2023-09-08 22:05:42;
整点文字多少点缀一哈,不至于又是"图片展",,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9-08 23:01:21;
小汪老师说的对,门票应该有介绍说明。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9-09 09:05:41;
小门券,大乾坤。给刘老师点赞!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9-09 09:10:44;
用门劵讲历史故事这种形式好!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9-09 10:43:56;
为刘老师点赞!!!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9-09 10:59:12;
券说古城历史,谢谢刘老师分享!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9-11 15:10:44;
学习了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9-11 21:23:36;
拜读……谢谢分享!……很喜欢刘永卫老师的“券影系列”讲座,其故事性、可读性皆可谓上乘之作。
![]() 姓名:保先文; 时间:2024-08-10 01:37:16;
感谢老师的讲座分享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168106;
今日24804;
昨日35015; 本页访问量:2748569; 今日319; 昨日240; 收录总数:9199110; 今日:7409; 昨日:1232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