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门票上的文人墨客(17)

门票上的文人墨客(17)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北宋文学家苏轼
显示日期:2023-10-04 查看次数:420; 复制本文地址
刘洪利

图片总大小:1.6MB;最小图片:30KB;最大图片:158KB;


                          门票上的文人墨客(17)

北宋文学家苏轼

代表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治水名人,苏洵的儿子。

8c15610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8f5b162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925f075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

        c4589b9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cadbc87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d3d0b8a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d6d93db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

  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db37b5d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e19c3720-c14c-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3a7df81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1a7b3c8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58a786d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 - 副本.jpg   58a786d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94fdd8a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8edcc8f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9ba04d5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a1d4bdf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b12a10c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bf7b12f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c514ca3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6a79c08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7408a6c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

d0d18cf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7f5c477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4b6a8cb0-c14d-11ed-9963-93701f2db1a1.jpg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


编辑:张占芝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23-10-04 07:03:19;  
欣赏学习佳作,鼓掌叫好!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10-04 07:10:24;  
早期珍贵精美门票,太棒了!谢谢分享!
姓名:张崇武; 时间:2023-10-04 08:34:32;  
赏门票、读文章、长见识!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3-10-04 08:52:03;  
学习,点赞!
姓名:熊斌; 时间:2023-10-04 09:05:34;  
苏东坡在治国理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美食养生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卓绝的建树,是全能型的才子!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3-10-04 09:10:23;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10-04 09:23:17;  
文美、票精!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10-04 10:27:13;  
丰富的苏东坡门票,用心整理一下,就是好专题,谢谢刘老师展示与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10-04 11:01:1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10-04 14:15:16;  
佳文靓券,拜读欣赏,谢谢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23-10-04 14:24:37;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10-04 14:34:24;  
丰富的苏东坡门票,全面的苏东坡介绍。谢谢刘老师展示与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10-04 16:15:29;  
欣赏长知识了!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10-04 16:37:44;  
欣赏、点赞。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10-04 17:09:18;  
欣赏了!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10-04 17:10:58;  
苏东坡属全才型选手,空前绝后,后人多学于他,怎奈差之千里,多谢刘老师的全面介绍,增长知识了。
姓名:钟杰; 时间:2023-10-04 18:21:55;  
好介绍,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10-04 18:34:19;  
可以做一部苏轼的作品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10-04 19:59:21;  
好文配好票,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10-04 21:08:47;  
集五大家于一身的苏东坡,名人才子。谢谢!
姓名:刘瑞海; 时间:2023-10-04 22:59:44;  
观精品门券,赏苏轼才华。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10-09 01:13:04;  
拜读,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048705; 今日26236; 昨日32198;
本页访问量:2785535; 今日206; 昨日233; 收录总数:12467637; 今日:12769; 昨日:1534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