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从门票上看远古红色美学的曙光美 |
从门票上看远古红色美学的曙光美 汪政 美学这个词是由希腊语演变过来的,之后逐步形成了审美的概念,成为一种哲学的学科,也就是研究一种感觉与情感的规律,作为中国的审美,特别是东方的美学思想有很多,像书法、绘画、茶道、园艺、甚至民间习俗等等,当然门票的设计内容也均在范筹之中。门票上的美学如同一座丰富的宝藏,需要深入地挖掘,把它整理出来,也算是一份丰厚的学习和研究。今天我把拙稿拿出,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红色是大家都很熟悉并常见使用的一种颜色,但它的历史有多远?它最初是如何出现的?这些就让我们从那个记不清岁月的年代开始讲起……据历史专家研究: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使用过的石器、骨器、贝壳等方面都有许多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是用赤铁矿染过;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这些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对红色远古图腾活动的开始。这里的红色不是生理感受的一种作用,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一种群体性的巫学礼仪符号。并非为了审美,因为那时的审美和美学还没有出现,但红色已经确确实实潜藏在巫学礼仪和图腾活动之中。 到了新石器时期,红色已经开始普遍使用。1982年我曾在西安半坡博物馆,见到了1955年半坡村出土的许多盆、罐、壶、缽彩陶及残片,红色是最典型的主要色彩(图一),这是半坡型仰韶部落的文化,简称仰韶文化。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已成为各方面的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这只红陶盆高16.5cm、口径39.8cm,红底色把人面鱼形统一组合在一起,这种图案也只有在半坡才能见到。 而(图二)的红底色彩陶高9cm、口径14.5cm,几何型的连续纹饰。线条代表水,三角则是鱼形的逐步演变。原始、单纯、稚朴。这种红色的彩陶风格至始至终贯穿于半坡文化,大面积的红色沉淀了半坡人的观念想像和理解意识。这里面既有当时的巫学礼仪,又有手绘审美的开始形状。红色的审美美学如果要追溯,半坡的红色人面鱼彩陶,算是真正的东方美学曙光。 而(图三)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门票,在图案的左下方红色彩陶上端,有数个小人手拉手地在跳舞。这是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文化,这只红色舞蹈纹彩陶盆。口径29cm、腹径28cm、底径14cm。图案写实又夸张,生意盎然,在原始的审美活动中极为罕见。这红色的运用,也有可能是火的象证。这些舞蹈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翩翩起舞,在火光的映照下,是人的一个个剪影,以致红色图腾歌舞,逐渐演化为诗、歌、舞、乐的传说,并各自形成了自己发展的审美艺术体系。围着红火跳舞现仍是我国民俗活动中的传统,像一些地区的“火把节″、“放烧火”等。这种简单的红色也正是狂热的巫学礼仪活动,他(她)们跳动着身体,口中狂呼念着咒语,各种敲打鸣奏,有着极其混沌不清的原始面目,也肯定浓缩和积淀了原始人的情感、信仰、和希望。这些红色正是我国远古传统审美的一种濛胧开始。
作者简介: 汪政,1954年1月出生, 1975年开始收藏门票,在《江苏神游》、《门票研究》等刊发表论文及近百篇;出版《汪政门票收藏论文集》(试行本);出版《狼山门票图史研究》(没有正式出版)。狼山景区、区宣传部拍摄本人收集门票微电影《缘.40》并获奖。南通电视台及《江海晚报》社多次拍摄专题片和报道其收藏事迹。旅游门票展览集《狼山门票》券集获江苏省第9届门票展获银奖 、《新中国绘画版门票的历史研究》券集获江苏省10届门票展银奖、《水的故事》获21届安康全国门券展获优秀奖。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3-07-04 05:54:44;
欢迎汪政老师在券研网首秀门券收藏研究文章!期待您更多的佳作在网站与大家共享!
![]() 姓名:吴玉山; 时间:2023-07-04 06:51:36;
持之以恒
![]()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7-04 07:31:02;
首秀即惊艳,一位低调的高手!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7-04 07:50:28;
坚持就是胜利,从门票看历史,谢谢分享!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7-04 08:10:52;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7-04 08:51:07;
谢谢汪老师分享!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7-04 09:24:40;
一位研究型的藏友,欢迎汪政老师分享成果!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7-04 09:32:13;
一位门票学术研究的大家。好文,学习了!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7-04 10:15:58;
谢谢汪政老师分享!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7-04 10:30:13;
从门票看历史,谢谢汪老师分享!
![]() 姓名:刘杏丽; 时间:2023-07-04 10:49:51;
拜读此文,增长知识!谢谢汪老师分享!
![]() 姓名:杨帆; 时间:2023-07-04 11:17:55;
远古采研究的佳作。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7-04 13:17:58;
跟着汪老师学习美学,受益了,谢谢啦!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7-04 14:01:34;
汪老师是门票藏研高手,曾拜读过你的多篇佳作,每每开卷有益。谢谢精彩分享!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7-04 15:26:32;
拜读了,谢谢汪政老师佳文分享!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07-04 18:44:00;
欣赏了!谢谢汪老师的分享!
![]() 姓名:张岩; 时间:2023-07-04 19:18:38;
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文章,拜读受益!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7-04 20:04:27;
欣赏了,谢谢汪老师分享!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7-04 20:33:24;
谢谢汪老师分享佳作!
![]() 姓名:李荣; 时间:2023-07-04 21:04:03;
阅读该篇门票论文,有一定的深度,难得。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7-04 21:34:26;
学习了,谢谢。
![]()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7-04 22:29:36;
拜读好文章,增长知识,多谢分享。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3-07-05 04:49:02;
阅读汪老师文章受益匪浅,期待更多精彩论文。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7-05 18:02:44;
欣赏了,谢谢!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7-05 22:35:47;
拜读,欣赏了……谢谢汪老师分享专业研究成果!……受教、学习、长知识……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7-07 16:03:41;
欣赏点赞。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168222;
今日24920;
昨日35015; 本页访问量:2748570; 今日320; 昨日240; 收录总数:9199152; 今日:7451; 昨日:1232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