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它仨可能是一套 |
它仨可能是一套 ——浅析黄鹤楼三枚早期磁卡票 张岩 4月23日,我在券研网上撰写了一篇《我“集齐”三套黄鹤楼门票》的小文,文中提到一套黄鹤楼磁卡门票。近期,我的黄鹤楼磁卡门票又有新获,且有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日前,在网上购得一套“黄鹤楼磁卡门票首发纪念卡”4枚,随册还附赠一枚贵宾卡,见下图(左)。这张贵宾卡就是今天要赏析的第一枚票。为了与编号97(3-2)的贵宾卡作比较,我把两张图拼接在一起。 为什么先分析这枚贵宾卡,是因为它随购买“黄鹤楼磁卡门票首发纪念卡”同期赠送,从时间上来说,它毫无疑问属于黄鹤楼首批正式使用的磁卡门票之一,因此,它身上的设计元素无疑是黄鹤楼早期磁卡门票的特征。 我们看左边这枚贵宾卡,左上角有一个红色的小箭头,左下角印着景区名称“武汉黄鹤楼”,右下角印着“贵宾卡 票价30元 当日有效”的门票信息。 对比右边编号97(3-2)的贵宾卡,不同之处主要为三处:一是摄影作品的色差;二是左上角红色箭头的大小;三是左下角“武汉黄鹤楼”文字后面编号的有无。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黄鹤楼早期磁卡门票的特征为:左上角有一红色小箭头;左下为景区名称但没有编号,右下角为门票的类别和票价等信息。 黄鹤楼具有这些特征的磁卡门票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还收集到两种。见下图。 这两枚磁卡门票除了票面的摄影作品不同、门票类别和票价不同外,与上边那枚无编号的贵宾卡具有同样的特征,即左上角有红色小箭头,左下角有相同字体的景区名称、无编号,右下角有门票类别和票价等信息。 那么把这三枚放在一起看,普通卡(我叫的)、贵宾卡、儿童卡三个类别齐全,这不妥妥的一套吗? 回头再看看编号97(3-1)、97(3-2)、97(3-3)这套,这不都对上了吗!而且还发现两枚儿童卡就是同一幅摄影作品,只是后期改了个色调,P成了“霞光中的黄鹤楼”。 另外,通过“黄鹤楼磁卡门票首发纪念卡”背面的信息得知,黄鹤楼早期磁卡门票启用时间为1997年10月1日。而后期带编号的那套磁卡,编号中也有“97”的数字,说明这两套磁卡都是1997年启用的,间隔时间不长。那进一步说明早期的即无编号的那套使用时间短,发行量必然少,因而被收集到藏家手中的应该不多。 同样在“首发纪念卡”的背面信息中还解决了我的一个疑问,即为什么贵宾卡要30元,而普通卡才25元?难道作为贵宾要被“宰”吗?看到背面的信息后才得知,原来凭贵宾卡在半年之内可以参观黄鹤楼4次,平均算下来一次才7.5元,比儿童卡还便宜一半,的确是享受到了“贵宾”的待遇! 一家之见,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6-08 14:32:24;
黄鹤楼其他卡都不难收藏,首发卡相对来说比较难收藏到。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6-09 01:47:26;
拜读,欣赏了……谢谢张老师分享研究成果!……学习、长见识……
![]()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23-06-09 06:09:48;
拜读了!集卡研究,欣赏学习并长知识,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6-09 07:46:08;
黄鹤楼早期磁卡票,学习了,谢谢分享!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6-09 09:07:20;
深入研究,分析到位,谢谢分享!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6-09 11:11:19;
长知识了,谢谢张老师分享!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6-09 14:35:51;
集卡研究,欣赏学习了。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6-09 15:31:04;
坚持数载,心想事成。谢谢!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6-09 15:31:06;
欣赏好介绍,谢谢张老师!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6-09 15:58:07;
研究到位,精神可嘉,向您学习。
![]() 姓名:吕凌; 时间:2023-06-09 16:29:16;
好好好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6-09 16:30:43;
详细比对结硕果。精神可嘉,谢谢分享!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6-09 16:34:07;
谢谢张老师分享!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6-09 19:10:51;
欣赏学习长知识了!谢谢张老师分享!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6-09 19:47:12;
欣赏了,谢谢张老师分享!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6-09 20:10:37;
漂亮!早期卡票更显珍贵。谢谢张老师佳文介绍!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06-09 20:18:52;
欣赏㔾!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6-09 20:27:43;
研究的细致,分析的到位。谢谢张岩老师分享!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3-06-09 21:46:28;
善于思考研究,敬佩!!
![]()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23-06-10 11:45:28;
藏券,赏券,研究券,好习惯!点赞!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23-06-10 19:28:33;
拜读欣赏学习了。
文章分析入情入理,点赞! 感谢张老师精彩解读、展示、分享! ![]()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3-06-11 05:47:36;
张岩老师,对门票研究着实的细。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8930936;
今日40196;
昨日58791; 本页访问量:2767363; 今日179; 昨日194; 收录总数:10703046; 今日:14715; 昨日:20237;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