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春游安徽(14)滕王阁我来了!

春游安徽(14)滕王阁我来了!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3-04-17 查看次数:497; 复制本文地址
湖南:龙小平

图片总大小:699KB;最小图片:43KB;最大图片:122KB;


春游安徽14)滕王阁我来了!

龙小平

多次来南昌,远眺,总未入内,一是匆匆,二是总是相逢维修,这次与晓波一块终于登阁了。

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和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建成后历经宋、元、明、清,滕王阁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建筑规制也多有变化。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10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10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10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08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16_调整大小.jpg

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市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此阁便是后来人所熟知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51_调整大小.jpg

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后,王绪曾为滕王阁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又作《滕王阁记》,传为三王记滕阁的佳话。后大文学家韩愈又作《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使之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这样文化大家们留下的美文。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604_调整大小.jpg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26_调整大小.jpg

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内容均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 门前红柱上悬挂着一幅4. 5米长的不锈钢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乃毛泽东同志生前手笔。

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浮雕主体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的英姿。画面右边为王勃被风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边为王勃赴滕阁胜会,挥毫作序的场景。整个构图采用时空合成的现代观念,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以传统雕塑手法,并通过朦胧灯光的处理,把观众带入幽远迷人的意境中。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33_调整大小.jpg

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规格都是15× 45米。东为江山入座, 西为水天空霁, 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这些内容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中厅屏壁有2.8× 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牡丹亭》剧本写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第二年,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上排演了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之先河。滕王阁由此而从一座歌舞楼台逐渐演变成戏曲舞台。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544_调整大小.jpg

第四层与第二层建筑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个暗层。此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现《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画面严谨,功力深厚,充分表现了江西钟灵毓秀的壮丽山川。进入西厅的门楣上方悬挂雄峙金匾,西厅为滕王阁竹刻楹联堂

第五层中厅正中屏壁上,镶置用黄铜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苏东坡手书,经复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镌刻而成。

西厅东壁悬挂磨漆画《百蝶百花图》,选此题材,乃是根据滕王李元婴爱蝶、绘蝶之雅事。据传李元婴擅画蝶,自成一派,画界称为滕派蝶画

五楼是最高的明层。漫步回廊,眺望四周,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一派城市繁荣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游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其内,虽是一个暗层,但设计者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

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西厅称为仿古展演厅,是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陈列有极为珍贵的古乐器复制件,深寓歌舞兴阁之意。其中有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编钟为24件,可进行演奏,南面为龙墙,以男性歌舞乐伎为主,北面为凤墙,以女性歌舞乐伎为主,画面以唐代著名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为主体。

滕王阁一楼有一个华夏圣旨博物馆, 该馆汇集明清历代帝王封赠的圣旨、牌匾、懿旨、科考用具等实物,有以圣旨为载体的四个系列共约500余件(套),另外官宦宫迁用品及杂项类近二百件,包括龙袍、蟒袍、兵器、甲胄、汉画以及汉代器皿等,工艺登峰造极,美不胜收。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611_调整大小.jpg

微信图片_20230415154621_调整大小.jpg

行走滕王阁,犹如走进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穿越千年,沉浸在浓郁的文化之中……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4-17 07:19:24;  
滕王阁我也去了,但没有龙哥体会的这么多,欣赏了美文,给我补了一课。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4-17 08:03:57;  
天下第一序、最美绝句…滕王阁作为江南三大名楼,名下虚传,实至名归!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4-17 09:30:21;  
拜读……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4-17 09:32:22;  
江南名楼,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4-17 09:42:21;  
江南三大名楼之滕王阁,谢谢龙老师祥细介绍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4-17 10:31:43;  
滕王阁以文传楼,以楼传名,兴废千年,名扬天下,谢谢龙会长详细介绍!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4-17 11:50:25;  
拜读了,江西滕王阁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4-17 13:11:28;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学习了,谢谢龙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4-17 13:51:03;  
南昌标志性建筑。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4-17 15:58:14;  
拜读了,谢谢龙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4-17 16:02:55;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4-17 16:41:04;  
历代文人笔下惊楼阁,佳文游记感谢龙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3-04-17 16:44:37;  
滕王阁,古代四大名楼。谢谢龙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4-17 17:23:56;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谢谢龙老师带我们参观!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04-17 17:51:01;  
欣赏了!谢谢龙老师的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4-17 17:51:51;  
拜读游记,谢谢龙老师详细介绍和门券展示!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4-17 19:56:39;  
我游滕王阁,可没象龙老师那样细细浏览,仅是走马观花而已。谢谢龙老师为我详细介绍!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4-17 20:15:17;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拜读文章,增长知识,多谢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4-17 20:40:21;  
江南三大名楼还没有去过滕王阁。谢谢龙老师的详细介绍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4-17 21:28:49;  
拜读了,谢谢。
姓名:王欣; 时间:2023-04-17 23:18:47;  
有两座滕王阁,今天才知道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9217936; 今日57975; 昨日64348;
本页访问量:2768163; 今日190; 昨日162; 收录总数:10784015; 今日:9994; 昨日:177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