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票说岭南(97)岭南古建筑之——吴家大院 |
岭南古建筑之——吴家大院 广州 何锦雄 吴家大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人民路40号。九江镇是一个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商埠,商贸之风鼎盛,又因镇内河涌密布,共有九条河涌通向西江,故得名“九江”,是经典的岭南水乡,也是著名的侨乡。 吴家大院地处九江河道十三湾中的第二湾,在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65年)吴氏始祖吴三里分支的裔孙南迁九江,世居梅圳村。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慎德堂家族第十八代孙,越南华侨吴赓南及畅如兄弟回归故里,择居下北村,始兴建吴慎德堂宅第,亦即吴家大院。民国年间(1927—1932年),吴庚南之子吴伯玑续建。宅院现占地约7000平方米,现存6幢镬耳大屋、4幢高层洋楼及花园、亭阁等,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各具时代特色。 大院初期主要建筑为中式传统大院门楼以及镬耳大屋群,后来扩建的是中西合璧风格的碉楼。因此,院内聚集了岭南传统特色和欧陆艺术风格,既有极具广东传统特色的雕花木“趟栊”木门窗,也有西方元素的意大利瓷砖、雕花玻璃门窗、圆拱飘窗露台,是近现代岭南建筑文明与西洋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也是佛山地区面积较大,保存完好的百年古建筑群。 吴家大院,不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异域侨踪馆、情系故园馆这两个展馆就充分展现了九江镇的侨乡文化。据介绍,自18世纪中叶以来,九江镇先民便远赴他乡,到海外谋生,并先后在各地成立九江同乡会。九江华侨主要分布越南、泰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走出国门的九江华侨,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为了支持故乡经济建设、公益和文教事业,他们筹资捐建了万善堂、万安善院、乐善亭等慈善机构,赠医施药、救灾济贫,创办九江学务公所,开办国民小学以及修建图书馆,振兴家乡教育。 为保护吴家大院建筑群的岭南特色和民俗风貌,2011年起,九江镇政府对大院古建筑进行修缮和设施的完善,筹建侨乡博物馆,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引进艺术名家工作室、文化创意,集岭南风情文化于一体,打造具有鲜明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广府文化街。 2015年,九江镇政府依托吴家大院,利用院内6栋镬耳屋及1栋碉楼建成九江侨乡博物馆。馆内共设有8个展馆,通过图片、影像和实物,真实反映九江时代变迁的人文历史,展示九江镇的渔耕文化、儒林文化、建筑文化、龙舟文化、桑梓文化、侨乡文化。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吴家大院依然保留着她的绝世风华。 吴家大院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大院对外开放只有几年时间,免费有票,但因远离市区,属偏远景点。在我的藏册中,收有两个版别的门票和简介,一种是券友赠送的,另一种是我前二年亲自去参观时领取的,目前,还没有见到第三种不同版式的门票出现。 第一枚门票,从设计图案看(图七),分副券部分和主图两大部分。左边副券部分面积小,以文字为主,白底黑字,倒印的“九江吴家大院门票”景点名称与红色的票号流水码。右边的主图占全券的大部分位置,以浅黄为底色,并衬有抽象夸张的镬耳屋建筑图案,左上角“南海九江”四个小字,说明景点的地理位置。下面分别是“吴家大院”及和(侨乡博物馆)的主题名称、参观门票等文字原素。而在“吴家大院”名称前,一个用岭南建筑上“镬耳”做型变化成的象形“吴”字,使平淡的门票,增加了艺术观感。 第二枚门票,从设计图案看,沿用上票的设计图案(图八),只是由浅黄底色改为淡黄衬底,镬耳屋上建筑图案转为淡灰色,文字原素也没有变更。 综观两券的设计风格,应为同一设计师或创作团队之手。而两票颜色上的转换,更能彰显岭南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也使平淡的门票画面,平添不少艺术美感。 (图一)吴家大院大门入口,网络图片。 (图二)吴家大院内的镬耳大屋,网络图片。 (图三)2015年开馆时的第一版导游册正面 (图四)2015年开馆时的第一版导游册背面 (图五)2021年去参观时的导游册正面 (图六)2021年去参观时的导游册背面 (图七)2015年开馆时的第一版门票 (图八)2021年去参观时领取的门票。 参考资料 1、佛山市古建筑之——吴家大院 2、百年古宅 —— 九江镇吴家大院概述 3、百年吴家大院,见证侨乡历史文化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3-21 06:20:43;
看来老吴家挺厉害,在全国各地有多个吴家大院,百年古宅九江镇吴家大院鲜为人知,它见证了侨乡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两枚门券,可能绝大多数师友都是第一次见,何会长展示的很精彩!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3-21 06:57:40;
拜读了吴家大院,谢谢分享!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3-21 08:19:33;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3-21 09:12:58;
拜读欣赏了,谢谢何会长分享!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3-03-21 09:29:41;
拜读欣赏了,介绍很详细,谢谢何会长分享!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3-21 09:41:09;
侨乡大院,独具风采!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3-21 10:07:24;
拜读,欣赏了……谢谢何老师详细介绍岭南建筑!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3-21 10:16:26;
谢谢锦雄分享!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3-21 11:19:12;
侨乡特色的大院,简介门票俱佳。谢谢何老师分享!
![]()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3-03-21 11:37:14;
独具建筑风格的侨家大院,承载着侨乡侨胞的历史记录。谢谢何老师的详细介绍!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3-21 13:26:01;
百家姓大院,专题不错。
![]()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3-21 13:31:02;
本人昨天下午有幸拜见何老师,深为其热爱旅游、精于探究、勤奋笔耕、乐于分享精神所折服。券友们有幸足不出户却能畅游岭南天地!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3-21 15:32:01;
独具建筑风格的侨家大院,介绍很详细,谢谢何会长分享!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3-21 16:22:03;
介绍祥实,门票有特色!谢谢何老师!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3-21 16:26:15;
拜读了,谢谢何老师精彩详细好介绍!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03-21 17:37:34;
欣赏了!谢谢何老师的分享!
![]() 姓名:张岩; 时间:2023-03-21 18:33:13;
岭南古迹,别具一格!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3-21 18:48:01;
拜读了,谢谢何老师精彩介绍!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3-21 18:52:31;
欣赏了,谢谢何老师分享!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3-21 20:03:18;
谢谢何老师介绍分享吴家大院!欣赏好票。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3-21 20:18:01;
谢谢何老师的介绍。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3-21 21:50:17;
侨乡博物馆,谢谢分享!
![]()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3-21 23:22:03;
拜读文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多谢分享。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150862;
今日7624;
昨日35015; 本页访问量:2748352; 今日102; 昨日240; 收录总数:9193994; 今日:2298; 昨日:1232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