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从京城“老字号”体验说起 |
从京城“老字号”体验说起 保定 陶万春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京城目前最受欢迎的旅游线路之一,是一条“老字号”联动项目。举例为证:先到内联升体验纳鞋底;后去广誉远亲手炮制药丸;再在都一处品尝烧卖;尔后端杯在吴裕隆品茶;最后,坐在天乐园戏楼,双眼微闭,手敲节拍听京剧。……在这些个“老字号”体验的同时,顺便看看“老字号”营造的自身博物馆,浸泡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吮吸着民间生生不息之烟火气。 这种“主题散点式串联文物(非遗)”的传播和展示方式,以“老字号”资源为龙头,创新展示方法,串珠成链,发展成集文化、商业和旅游一体的综合业态模式。产生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值得好好研究、探索和复制。 我的家乡保定,有230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自元代张柔建城近800年,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亦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直隶总督署的驻扎及河北省省会所属之原因,清末民初,商业非常发达,在直隶第一街一一西大街和周边,商贾云集,店铺密布,形成了不少“老字号”。这些“老字号”滋养着古城墙内的原著民生生世世;也为散落在城里的七座衙署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提供了生活的必须,让他们记住了这座冀中的靴城。 借鉴京城的做法,我认为可以以西大街为轴线,将位于该街和周边的“老字号”和古城相关文物串联起来,打造一条:保定非遗“老字号”体验路线,给来保定观光的游客一个全新的感受。 第一站,第一客栈。 位于西大街和北唐家胡同交叉口向南路西50米处。是一座三层独立楼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此为民初建筑,作为客栈使用,始称“第一客栈”。 1917年,我国的勤工俭学运动在保定等地兴起,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利用庚子赔款中法国部分做经费,帮助一些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保定育德中学在校长王国光的支持下,在校内办起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当时,毛泽东、蔡和森所在的湖南新民学会,选派30余名学生,考入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和高阳县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 1918年10月6日,毛泽东、肖子升专程从北京来看望湘藉留法预备班学生,当晚就住在北唐家胡同的第一客栈。10月7日下午,毛泽东第一次畅游古莲花池,并与湖南全体学生合影留念。不亦乐乎! 第二站,满族何记糖葫芦。 在保定小吃当中,冰糖葫芦占有一席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央视春晚,本土“糖葫芦王”制作的产品,曾登上了央视的大雅之堂;侯宝林、侯跃文、冯巩等文艺界大咖到保定,必吃糖葫芦王或吕记糖葫芦,吃后都赞不绝口;省城石家庄的石门人,大凡回家路过保定,总是带些保定名店的冰糖葫芦、清真寺街的卤煮鸡和连锁网点罗记五香兔排。而冰糖葫芦以货真价实,和物美价廉而成为外地客人的首选。 满族何记糖葫芦,新店开自西大街西口不远处路南。别小看仅有一间小门面,相传它曾经作为贡品进入过朝廷,堪称糖葫芦中的“贵族”。吃客以“掉地不沾沙,酥脆不粘牙”来形容赞美它。如今经营者,是何记糖葫芦第八代传承人何罡和妻子仇金红。 何家是满族镶黄旗,祖上制作的糖葫芦数次进贡朝廷。该糖葫芦制作技艺颇有讲究。食材山楂只出自两地,一是承德兴隆,口感偏面;二是易县紫荆关,口感偏硬。而两者又各具特色。 在制作过程中,还少不了何家祖传的独门技艺一一抖山楂。用干净的布兜住山楂,不停地抖动,山楂跳跃其中,颜色随之变得更加鲜亮。接下来,就是给山楂去核和熬糖。熬糖是制作的关键一步,更讲究真材实料。何家的祖传秘制熬糖配方,用优质冰糖、冰花按比例配备。达到一定火候,拿山楂串从锅中一蘸、手腕一翻、往油板上一放,只需冷却片刻,一串诱人的糖葫芦便新鲜出炉了。 山楂也叫红果或山里红,是中国人喜欢的红、黄颜色之一,代表着喜庆欢乐。看走在古街青石板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人手一个,嬉嬉哈哈的吃相,令我老翁着实羡慕嫉妒恨。羡慕的是她们赶上了新时代,吃着红红火火的糖葫芦,传递着新年的美好愿景;嫉妒的是我已过了青春年少的轻狂年龄;恨的是几颗槽牙已开始松动,山楂的果皮不大一会儿,就塞满牙缝让人不爽,糖稀沾牙又张不开嘴。看来,人生干什么都要趁早。 第三站,保定方言博物馆。 该馆位于西大街与永华北路交叉口西南角。馆址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硬山到顶。 站在馆外,一棵有些年份的国槐立在门北侧,手写体的“保定方言博物馆”木质牌匾,挂在宽大的门楣上端,暖阳下显得古色古香。 进得馆门,迎面的墙上,布满了保定方言,“干甚么呢”、“使得慌”、“盖咧”、“挠嚷”……让老保定倍感亲切。几个外地求学保定的女大学生,也跟着墙上的方言念着,字都对,就是味欠浓。所谓,形相似,而神不相似。这让我又想起若干年前,冯巩和徐帆主演的保定题材电影《心急吃不上热豆腐》,冯巩(媳妇是保定人)的保定方言台词,多少还有那么点意思,而徐帆却说着满口唐山味的保定话,听后,让老保定们匪夷所思,难以恭为。外埠游客,来保定一游,还顺便学会了几句正宗的当地方言土语,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进入馆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周正的保定方言。让生于斯,又长于斯的保定人,在这里似乎找到了归属。 第四站,保定“稻香村”糕点铺。 稻香村,位于西大街东段路南。始建于1917年,创建人是曹洪波。曹洪波,先后到北京稻香村学徒,后去天津稻香村任经理,最后回到家乡保定,创立了保定“稻香村”。 保定稻香村是西大街上店铺的领军人物。它建筑造型别致,中西合壁,二层青砖小楼傲视群雄。门面为三开间,一层前竖立着四根白色罗马柱,西侧窗户上有字“咀华",意思是吃了本店糕点铺糕点,唇齿留香,东侧窗户上有字“含英"意为嘴里吃着本糕点铺糕点;二层为纯中式建筑,前带廊檐,后有阳台。 每逢春节前和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该糕点铺排队购物,热闹非凡。游客到此打卡,吃一块老味蛋糕,在古城的历史中穿越时空,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五站,老马号书场。 作为“中国北方名街”,历史上的西大街不仅是重要的商业街,更是兼具衙署、祠堂、民居的历史文化街区,彰显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岁月更迭,时光流逝。西大街曾是古城最热闹的场所,也是最有故事的地方。阡陌交通在此处纵横,历史文化在这儿交汇,风云变幻,岁月静好,都如时光的沙漏,细细流淌。而记录这些沙子的载体是评书、故事和相声。 来到西大街东段路南的“老马号书场”,不大的门面古色古香,充斥着文化气息。它隶属于保定商场后街的“直隶大剧院”,原来是天天晚上7:30准时上演评书,可能是疫情防控的关系,现在每周定时有节目演出。杨柳返青时节,再次到此采风,看门前告示,又增加了“脱口秀”专场,秀场的皆为当地之人,顿觉老树生花,有了几分年代感。 进得门来,见桌上有润演招牌,即询问守护者,脱口秀每场50元,有门票否?对方一气质相貌俱佳的中年女士答道,先生,没有纸质门票,是网上预约电子票,每场60位,每场额满为止。 可以想象,脱口秀当晚,保定近期发生的时事政治、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府河两岸的悲欢离合,都是脱口秀秀场的谈资。说者幽默风趣,听众心领神会,高潮时嘘唏声和叫好声迭起,阵阵声浪冲出书场,飘飘洒洒溢满古街。 闲时,来书场小坐,花上几把碎银,沏上一壶茉莉花茶,观台上戏说的市井百态,慢品手中浓淡相宜的一杯清茶,也不枉来世上一遭。 第六站,白运章包子铺。 从西大街天华市场的大牌楼南去百余米,就到了保定商场街,走近店铺跟前,一股包子的香气扑鼻而来。不是饭口,三位服务员躺在拼接的餐櫈上休息。循着香味走进铺子里,店面不算很大,四方木桌椅和八仙桌简单朴素,却让人觉得舒适。正对门口的位置,一副楹联映入眼帘:“双擀皮杖打点擀皮皮薄面软柔润可口成名点;单拨馅板敲边拨馅馅大肉鲜香味回肠获金牌。”这副对子概括了白运章包子的特色。 包子铺的创始人名白运章,生于1880年,系回族人,自幼习武打把式卖艺。他39岁时开设清真包子铺,由于风味独特,不少政要、名流经常来店里吃包子。 白运章包子是饺子型,像一个铃铛,隐约可看到肉丸在里面晃荡。皮薄但很劲道,吃时用筷子将包子夹着边儿提起,汤汁不会从里边往外流。曾听店里的老师傅们介绍,这包子好吃,和它用料考究关系甚大。师傅们做馅时,专挑鲜嫩的牛羊脊背上肥瘦相间的花糕肉,所使香油是定点采购,选用的是佳品白面粉。拌馅时加入的香醋是由桃汁儿酿造的,酸中带甜,搭配着白运章包子,味道极其鲜美,令食客唇齿留香。 一个世纪以来,包子铺历经了火灾、业主更替、公私合营、变更字号、拆迁铺址等风雨飘摇,几经沉沦再起,表现其了强大的生命力。经过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该包子在省内乃至全国都颇有名气。1958年,在全国包子食品质量大评比中“白运章包子”和“天津狗不理包子”,双双夺魁荣获金奖。2013年被评为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站,保定埙馆。 保定古莲花池,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评出的十大名园之七,亦是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在其十二景中“花南汧北”之中,有一古朴雅致的“保定埙馆”。 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烧土为之,曾广泛应用于商、周、秦、汉等朝代宫廷和各地文庙,并被文人墨客和高士隐者所钟爱。同时,在佛家、道家等文化场所中亦多有踪影。礼乐之祖的陶埙,演绎着华夏七千多年的民族绝唔。民国初年,随着礼乐的消失,埙隐没于民间,暂时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仅在文人雅士之间绵延若存。 保定埙艺术承于远古,源远流长,白洋淀边、易水河畔、清真寺街等均有不同时代陶埙出土。另据记载,隋代时,保定当时文庙中已有埙在使用;明代杨继盛曾亲制埙、篪等乐器;清代,直隶总督唐执玉、王謩等曾募捐置办埙、篪、钟、磬等雅奏文庙,再现韶乐;1877年,清末吴棠湖应直隶总督李鸿章之邀,到保定莲池书院襄修《畿辅通志》,历经十年,期间完成了历史上唯一一部埙学专著《埙谱》的主体创作,并广布埙道。民国十二年,“文治总统”徐世昌作序并刊印《埙谱》。吴棠湖以后,保定埙艺术传承:脉络清晣有序,现已传承六代,并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于连军,1967年生于保定,自幼与埙结缘,尽得埙学前辈熏陶妙传,精于埙的古谱念读和古法演奏。原在古城东大街埙馆内,他天天琢磨古法制埙工艺,作者几次前去探班,只见他身穿满是尘土的衣服,鼻孔黑黑,神情疲惫,便知又熬了几个通宵。老天不负有心人,若干天后,古埙终于烟散复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数十年呕心沥血,潜研埙学,十数载在庙堂和民间奔走,弘扬埙道。于连军先生现于古莲花池一隅,开馆授课,弘扬埙学。古埙声声,曲调悠沉,自800年亭台楼阁间摇曳而出,穿行于荷塘垂柳之间,埙唱“池”和,不胜怡美。最近,先生与本土雅士合作的埙艺大作即将面世,据说是个大部头。届时出版,我定设法淘来,郑重置于书房案头,灯下细细拜读。 小小古埙,在执者手中薪火相传。观其形,察其质,闻其音,品其韵,感其能,悟其德。世间多一人爱埙,便会多一股和谐幽静、源远流长之莲花池水;世间多一人吹埙,便会多一身朴素虚涵、沉静深厚之冀中正气。 第八站,脏腑推拿疗法。 最后一站,到了位于裕华西路的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这儿地市合并前,名称是保定地区中医门诊部,其住院部设在较远处的东风东路和红阳大街交叉口附近。脏腑推拿疗法,在全国中医界享有名气。它有着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治疗手段。 脏腑推拿疗法,是中华传统中医推拿方法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以腹部区域为主)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因脏腑机能失调所致的内外妇儿等病症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推拿术之一,被医学史专家推崇为传统中医推拿的活化石。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市第一中医院王红星副主任医师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该院门诊部三楼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脏腑推拿疗法王红星名医工作室”。每到出诊时间,前来应诊的市民络绎不绝,这种不吃药,不打针,无毒副作用的非遗疗法,颇受患者欢迎。满意的疗效,低廉的价格,人们口口相传,吸引了四面八方更大范围的求医者。 以上是我按照先后顺序和便捷通道,设计的一条保定“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实际上若以西大街为中轴线,还可以串起好多这样的点,如义春楼白肉罩火烧、糖葫芦王、吕记糖葫芦、何家烧饼、闫家驴肉火烧、两益馆羊杂汤、六味斋熟肉、万宝堂药店、保定馆子(本帮菜)、大清邮局、协生书局等等。把这点点浪花汇集起来,就会变成浩瀚的古城文化长河,日里夜里奔向大海。 文里说得挺热闹,但也有不少遗憾。就是这些小而精,且隐藏在古街深巷之中的景观,都没有门票。另外,还须进一步挖掘这些点的文化积淀及其内涵,冠以博物馆之称谓,汇入古城博物馆群之中。期待着有朝一日,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有识之士,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邀请老保定民俗专家、学者参与进来,让咱们门券收藏达人也加盟,以顺应新时代的呼唤,为冀中这片旅游文化的热土,再抹上一笔厚重的色彩。
~癸卯年闰二月写于靴城府河岸边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3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3-18 06:13:44;
陶会长太有才了,每次发表的大作我都认真阅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比到现场参观还要直观,非常感谢!
![]()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23-03-18 06:50:00;
我对老字号很感兴趣,陶会长分享的很到位,喜欢!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3-18 07:50:09;
拜读了陶会长的佳作,北京老字号,谢谢分享!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3-03-18 07:55:29;
歌颂家乡,走访古城传统名店,真是下功夫了!!给陶会长点赞!!!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3-18 09:31:56;
保定老字号,串起古城传统名店。赞!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3-03-18 09:46:49;
精彩、向往,到保定找陶会长当导游!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3-03-18 09:55:46;
浓浓的家乡情结,深入的探究采访,详细的图文介绍,合理的旅游规划。为陶会长精彩文章点赞!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3-18 10:11:11;
谢谢陶会长分享,为陶会长点赞!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3-18 10:14:36;
他乡之石,可以攻玉。精心策划,让传统非遗活态化展示,才有生命力!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3-18 11:26:52;
有机会照此线路先游一回。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3-03-18 11:43:07;
中华瑰宝老字号!稻香村亲切!谢谢陶会长!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3-18 11:44:22;
经陶会长这么一串联,保定的非遗文化活了起来,脱颖而出,好吸引人啊!谢谢分享!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3-18 12:31:19;
图文并茂,串连保定老字号,一条经典非遗文化之旅,富有吸引力!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3-18 14:24:01;
拜读佳文,谢谢陶老师!
![]() 姓名:百合; 时间:2023-03-18 14:30:36;
拜读了文章,受益匪浅,感谢陶会长分享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3-18 14:56:27;
欣赏品味当地老字号,亦是一种超然的享受。谢谢陶会长分享!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3-18 15:01:39;
门可罗雀,待兴与发展。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3-03-18 15:55:25;
精彩好文好图片,谢谢陶老师的分享!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3-18 16:07:43;
欣赏了,谢谢陶老师分享!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3-18 16:36:24;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3-18 17:19:30;
精彩好文欣赏了,谢谢陶老师的分享!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23-03-18 17:24:49;
欣赏了!妥妥的有别于皇家御膳的民间珍馐美食!谢谢陶老师的分享!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3-18 19:22:23;
老字号是国保,其中许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谢谢陶老师的精彩介绍!
![]()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3-18 20:38:35;
拜读好文章,陶老师妙笔生花,京城的老字号品牌,有的是只有名号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只能是留在记忆之中了。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3-18 21:02:17;
老字号一线穿,生活景百姓赞,一条街N家店,陶君谋思路宽。谢谢!
![]() 姓名:寻波; 时间:2023-03-18 21:29:23;
拜读了,欣赏了,精彩老字号,谢谢分享!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3-03-18 21:48:18;
谢谢陶会长分享,为陶会长点赞!
![]()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3-19 09:47:20;
老字号、非遗、民风民俗…… 这都是城市的软实力!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3-19 21:25:44;
拜读,欣赏了……谢谢陶老师分享!
![]()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3-03-19 22:28:55;
陶会长介绍的太详细了,老字号非遗都与老百姓接地气,生活离不了,就是没门票。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162570;
今日19270;
昨日35015; 本页访问量:2748496; 今日246; 昨日240; 收录总数:9196639; 今日:4941; 昨日:1232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