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新疆最古老的民族——罗布人 |
新疆最古老的民族——罗布人 罗斌林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生活着罗布泊居民的后裔,被称为“罗布人”。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国维吾尔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操维吾尔语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他们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城池,甚至没有锅釜,却并不茹毛饮血——他们击石取火、烧烤鱼类,他们追逐着沙漠里的河流和海子,结庐为室,捕鱼为生,传承着“以木为舟,以鱼为粮”的世外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神秘的传奇故事,一个个难以破译的生存之谜。在塔里木河畔,当您走进罗布人居住的村寨里,罗布人、海子、胡杨和沙漠相互映衬成画,活脱脱一座原始的生态公园。罗布人的小屋古朴而又随意。他们在海子边找一棵大树,以树冠为屋顶;砍下一些胡杨枝条,弯弯曲曲地插成一排,这就形成了墙。若是在没有树木的地方,罗布人就把芦苇扎成束,作为房屋的柱子,再用芦苇串起来做成墙壁,同样可以快速建造“萨托玛”(房舍)。 村寨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被掏空一半的胡杨木,放在屋前屋后,或者被拴在树上,这就是罗布人的船。以前,他们生活在水乡,不骑马也不骑骆驼,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就是用整棵胡杨木掏空而制成的独木舟——“卡盆”。卡盆的大小、形状完全取决于胡杨木。 (独木舟——“卡盆”) (房舍——“萨托玛”) 他们是沙漠里的捕鱼人,追逐“阿不旦”(罗布人将自己的聚居地叫做“阿不旦”,意为“水草丰美的好地方”)的世外生活。早期的罗布人,家当只有渔网和卡盆。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从天山、昆仑山上带来的雪水使得塔里木河、孔雀河在罗布淖尔(尉犁)千回百转、九曲畅流,洪水漫进沙漠便形成了一片片泽国和绿洲。一眼能收尽的水洼就成了"海子",海子里鱼打不完、岸边猎狩不尽,充裕的生活使罗布人固守着祖先留下的家园,再也没有向外界迈出一步。他们千年如一日,悠然地用胡杨作舟、以曲木为罐、劈梭梭为柴、插芦苇为室、借胡杨树洞中的黄水浆洗衣服、削红柳修枝做成渔叉,一切源于自然、取于自然。他们没有金钱、也没有奢侈品,只有属于自己的纯"绿色"生活。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直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才被世人发现。那年,参赞大臣阿喇纳追剿乱兵,在沙漠的海子里发现了这些"土著人",并奏报朝廷。从此,罗布人有了纳税的义务,征税时,清廷税官夜晚在海子边举火为号,于是,罗布人划着独木舟纷纷从芦荡而出,每户交纳两张水獭皮作为全年的税赋。当然,清政府并不在乎这几张水獭皮,重要的是从政治方面考虑,皇权之下岂容有游离管辖的臣民。清朝相关史料中对罗布人的记述是这样的:“罗布淖尔回人以鱼为生,织野麻为衣,取雁毳为裘,籍水禽翼为卧具,人多寿百岁以外”。 春天,他们在塔里木河岸边开一道道口子,河水裹带着各种鱼流进低洼处,水满后,再把口子封堵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人工湖,用来养鱼。夏季,罗布人就下到湖中,直接把一条条大鱼拖到岸边。罗布人划着卡盆,穿梭于河道和海子之间,用挂网和鱼叉捕鱼。他们把捕获的鱼堆在村口。大鱼被熟练地一剖为二,用红柳条穿起来,插在火堆旁烘烤,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罗布人的烤鱼非常简单,唯一的调料就是盐。后来,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于是,罗布人开始溯流而上,寻找着他们的“阿不旦”。此时,他们也逐渐开始与外界交往,进入了“刀耕火种”的新时代。他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打鱼,有时也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撒一把麦种或苞米。 (梭梭) 附:梭梭被称为是沙漠中的植被之王,别称叫做盐木、梭梭柴和琐琐树。这类树木的抗逆性很强,能够耐高温、腐蚀、干旱、盐碱等,种植在荒漠地区,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防风固沙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和饲用性上也有较高价值。 (红柳) 附:红柳别称叫做多枝柽柳,是一种灌木或者小乔木,是荒漠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之所以被称为红柳,主要是因为它的枝条大多是呈红棕色的。虽然,大部分的红柳都是灌木、或者小乔木,但是一旦条件允许,它就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树高可达数米以上,而且她的寿命可以超过百年,甚至是千年。 100多年前,罗布人赖以生存的湖泊相继干涸,干旱断绝了绿色,风沙掩埋了文明,罗布泊成为塔里木河的最后归宿,维系罗布人生存命脉的使命已经成为过去,塔里木河下游已经干涸多年,罗布泊早已沦为一片沙海。唯一没有消失且繁衍至今的就只有罗布人了。罗布人以前是塔里木河的儿女,现在是沙漠的子孙,罗布人沿着孔雀河西迁到若羌、尉犁、轮台、洛浦四县,找到他们新的“阿不旦”,如今生活水平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变。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傍着海子打鱼、放牧、狩猎、种庄稼。每当夜幕降临,罗布人跳起欢快的传统民间舞蹈狮子舞和做饭舞,他们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仍然充满了神秘色彩。 (罗布人生产场景) (罗布人生活场景)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2-13 00:57:54;
拜读,欣赏了……谢谢罗老师分享!……罗布寨是看胡杨的好地方,沙漠、海子、胡杨浑然成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 姓名:房亚栽; 时间:2023-02-13 06:20:13;
此文写的好,引人入胜,谢谢罗老师!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2-13 08:17:28;
学习了罗布泊人的生活景象,谢谢分享!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2-13 08:39:53;
拜读了,追溯历史,了解罗布人。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3-02-13 08:47:54;
好文章,谢谢分享!
![]()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2-13 08:54:45;
此前不知罗布人,此文惊醒梦中人。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2-13 09:33:32;
好文章,谢谢罗老师分享!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2-13 09:42:36;
图文并茂的佳作,谢谢罗老师分享!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2-13 09:50:14;
拜读学习了、
![]()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2-13 09:56:33;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2-13 09:59:48;
真正的原生态标本!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2-13 10:02:12;
相信现在的罗布泊人定会融入现代生活。谢谢罗老师精彩介绍。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2-13 10:26:02;
想不到沙漠深处曾经有过傍河而居,以水为生的民族,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2-13 11:22:07;
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
![]()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3-02-13 11:51:05;
介绍的非常,非常祥细!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2-13 12:53:50;
学习了解罗布泊人的生活,谢谢罗老师分享!
![]() 姓名:杨建; 时间:2023-02-13 13:01:08;
前世今生介绍详细,谢谢分享。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3-02-13 13:12:57;
分享!谢谢!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2-13 13:32:42;
学习了,有收益,谢谢罗老师介绍罗布泊人的生活!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2-13 15:53:58;
知晓了罗布人的生活习俗。谢谢!
![]()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2-13 17:08:07;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2-13 18:52:39;
追溯历史,了解罗布人。谢谢罗老师精彩介绍。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2-13 20:25:09;
通过罗老师的详细介绍,了解了罗布人的历史和原生态生活习性。谢谢罗老师!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3166271;
今日22969;
昨日35015; 本页访问量:2748530; 今日280; 昨日240; 收录总数:9198497; 今日:6796; 昨日:1232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