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赏读名人家训(49) 杜受田《述训》

赏读名人家训(49) 杜受田《述训》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2-09-17 查看次数:675; 复制本文地址
张厚培

图片总大小:1.8MB;最小图片:190KB;最大图片:599KB;


赏读名人家训(49)

 

杜受田《述训》

image.png

    杜受田(1787-1852年),字锡之,山东滨州人。曾任大清工部、刑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是一代重臣。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杜受田因公殉职于江苏淮安清江浦,享年66岁。杜氏家族,是跨越明清两代的名门望族,以“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满门皆清官”而闻名华夏,被誉为“滨州第一家族”。在杜家历代为官者中,最有名望的当属一代帝师杜受田。

杜家的辉煌,打破了“富不过三代”和“君子五世而斩”的俗例。作为百年望族,杜家十分注重对后代子孙的教育培养,净明山房,是杜家祖祖辈辈给后胤留下学习读书的地方,其门楣上有一副对联:“不染似莲花,经世何妨出世;真空如水月,禅机即是文机。”这副对联揭示了无穷的哲学和辩证法,杜家人正是以此为处世原则,是杜家教育思想理念的体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杜氏家族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经过杜受田的父亲杜堮的精心总结,著《述训》一书,极言立身处事之道。现摘录几段以飨读者。

image.png

 在《述训》中,杜堮开篇即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为强。”告诫人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人惟不自见、自闻而后自是。既自是矣,长傲益怠,何有于强?乃所谓大愚也。子弟至是,父兄不以为忧而反为喜,其父兄亦大愚也。

自己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才是眼光敏锐,自己能够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才是耳朵灵敏,自己能够控制、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是真正的胜者、强者。而人单单不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不能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然后便自以为是。如果自以为是,便会增长傲慢之心,越来越懈怠,怎么有助于做一个胜者、强者呢?这是最愚蠢的了。孩子或弟弟们如果这样,做父亲、兄长的不担忧反而高兴,那他的父亲和兄长也是最愚蠢的。

image.png

《述训》把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把修身和齐家、教子密切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修身之道,即教子也”,“教子之方,即齐家也”。他们认为“教子以身不以言”,身教的作用远远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对子孙的影响,是从他们幼小时开始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强调长辈要加强对自我修身的要求,以身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子孙。

教子以身不以言,非不以言也,所言皆其所行耳。其言如是,其身不如是,子固从其身不从其言也。彼自其有生而即习见矣。心会之,性通之,闻一朝之言而大反之,虽贲育之勇不能也。人有不美之行,念及其后嗣,而翻然改悔者,迁善改过,盖亦教在其中矣。

教育子女要用身教而不用言教。不是不用言教,是因为言语说的都是本身的行为罢了。如果说的是这样,做的不是这样,小孩子就会服从你做的而不服从你说的。那是因为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常见大人这样做,心里能领会它,思想上也明白它,听到一朝一夕的话就改变长久形成的习惯,即使像战国时孟贲和夏育那样勇敢的人也做不到啊。一个人如果有不好的行为,想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幡然悔悟、改过自新,这教育就在你的行动之中了。

何以教子?修身之道,即教子也;何以齐家?教子之方,即齐家也。一言一行,不出于恩,即出于礼;不由于义,即由于情。子生而见之、闻之,以为理固如是。其不如是,必恐父兄知之,而知之又必不恕之也,潜消其非心而暗长其善念者必多矣。至家人异姓聚处,各有爱憎,或形迹介念,或言语生嫌,或小人搆衅,皆所不免。彼见子承父教,雍雍秩秩,不敢小有违也。亦将以义胜私,化其忿忮之情,求合于惇睦之意。即有不合而争,然争而不胜其让也,家不由是而齐欤?

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子女?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就是教子之道。用什么方法来治家?教育子女的方法就是治家之法。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是出于恩,就是处于礼不是义,就是出于情。子女生下来就见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以为本来就是应该是这样。子女不这样做,一定害怕父兄知道自己的行为,父兄知道一定责备自己,那么内心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就会暗暗消失,而善念就一定增多了,至于不同姓氏的家人住在一起,个人有个人的爱憎,有的为一点小事生嫌隙,有的受小人挑拨,却在所难免,那些子女接受父兄的教诲,就会争萧有序,不敢有丝毫违背的地方,这是用义战胜私欲,化解怨怒怨恨之情,以求家庭和睦,即使不合而有小小的争议,然而有争议不能取胜时却能相互谦让,家族不就由此而兴盛起来了吗?

image.png

在如何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述训》体现了待人以宽,律己以严的重要原则。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强调要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消除自私自利之心,要善于“以爱己之心爱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人之为自己,先有私意牵制,所以见理不明者,亦行之不力,不便于己故也。痛治此心,去之务尽,自然光明正大,超出万物之表。然去之尽未易言也,但自体验于心体之间,收进一步,便是拓开一步;收之愈约,则拓之愈广。积渐行之,其中有真乐存焉。

做人,第一迫切需要有的本领就是克制自己。一个人为了自己,总是有私心牵制。有时明白道理却不遵循,做起事来也不会彻底,那是因为做了就不利于自己方便的缘故啊。下定决心克服私心,把私心去尽,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心中光明正大,超脱于万物表象。然而舍弃私心并非像说的那么容易,只是在各人身心里能体验到而已。如果私心有一点收持,心胸就开拓一步;私心收持越少,心胸就拓展得越宽广。不断积累力练,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了!

其次工夫是体物忠恕,违道不远。张子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道。凡人于己则明,于人则暗,夫人己皆人也。其理同,其心同,肝鬲之物,既不能晓,何以处万事乎?实则知之甚易,取之于己而己。处处反观,时时对照,行之既久,此心便如明镜。一遇事来,隐显幽深,面面皆到,知明处当,莫不由此。一言括之曰:“设身处地”而已也。

做人,其次就是要会体谅别人,真诚地宽恕别人,这样就离做人之道不远了。张子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就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有人对自己的心理非常明白,对于别人的心理却不明白,其实别人和自己都是一样的人。(有人说)虽然人的内部构造是相同的,心是相同的,可是别人的肝胆自己又不能看到,又该怎么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呢?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的,只要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样的情景就可以了。时时处处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对照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心就会如明镜一样。一个人处理问题时,能很深刻地看到问题内在的本质,能全面地认识问题,能透彻地理解并妥当地处理问题,没有不这样做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设身处地”。

image.png

杜堮精心总结写出了教育、启迪后人的家训专著《述训》,从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处世之道和勉学之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使杜家的家族教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严密的家族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然是家训,但高深的立意、深邃的哲理几乎涉及到了人生所涉及到的一切,在今时今日仍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张厚培摘编

 



编辑:张文革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9-17 00:29:00;  
一言重九鼎,一字值千金!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9-17 07:35:58;  
拜读张老师系列名人家训,学习了,谢谢分享!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22-09-17 07:55:51;  
学习欣赏,谢谢张老师!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9-17 09:03:45;  
受教了,获益匪浅。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9-17 09:58:45;  
谢谢厚培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9-17 10:27:04;  
学习名人家训,获益匪浅!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2-09-17 10:57:49;  
好家训字字千钓,让后人牢记获益。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2-09-17 11:22:56;  
非常喜欢赏读名人家训这个专题。用门票讲币史故事。我都抄在本子上啦。可以教育自已及后辈们。
姓名:金卫权; 时间:2022-09-17 11:23:15;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9-17 12:06:51;  
字字重金,句句利行。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9-17 13:45:07;  
好家训,字字千钧,学习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9-17 15:12:12;  
学习了,古人祖训,为人之道,句句在理。谢谢!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9-17 15:36:24;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9-17 16:59:01;  
学习了,谢谢张老师佳文分享!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9-17 17:19:54;  
百年望族,治家格言!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9-17 19:17:11;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9-17 20:17:02;  
欣赏,谢谢分享给大家。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9-17 20:32:52;  
杜堮精心总结的家训专著《述训》,字字千钧,句句在理。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9-17 20:47:38;  
治家格言代代相传才能世代兴旺。谢谢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9-18 11:59:14;  
真好!谢谢张老师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9-19 01:01:07;  
拜读,欣赏了……谢谢老师分享名人家训!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2-09-20 15:26:00;  
去过故居参观。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690570; 今日3309; 昨日4990;
本页访问量:2638712; 今日268; 昨日376; 收录总数:6603050; 今日:1464; 昨日:231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