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张英德回忆录《山水情未了》 之山水情未了 | ||||
张英德回忆录《山水情未了》 之山水情未了 ——谨以此文怀念我的老伴张秀兰 张英德 2021年12月19日13时(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我的老伴张秀兰平静地走了,走过她人生86岁的秋冬。 算起来,我们在一起生活了65年,她的行为举止,一颦一笑都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眼泪不由自主地洒落下来,滴湿了衣襟。我们还有许多的家长里短,恩爱情话,儿女情长没有聊完啊!想想相处的日子,有苦有难、有香有甜、养儿育女、欢乐无前。思念的日子是很难熬的,提起笔来写点与她共事生活的文字,以纪念渐行渐远的老伴,也算是弥补一下未了的心愿。 1955年10月5日,农业科里叫我陪县长下乡,共7个人去半壁山,100余华里。当时没有车,地走。走过大岭盘山道,从岭根爬到山顶有十多里,到山顶之后再下岭,走得满头是汗。县长骑个大黄马,由警卫员牵着。我头一次走山道,看四周是山清水秀。加上年轻觉得很好玩,一点也不觉得累。孟县长很是平易近人,边走边和我们唠嗑。到石庙子村已经是晚上了,住在大车店。我们大伙吃烙大饼,摊鸡蛋。第二天起来,又开始走。警卫员牵着马,县长也不骑。到半壁山已经是中午了。孟县长叫我把走过的地方记下来做出规划。哪个地方应该修河坝,要画出草图。这是我的专业,手到擒来。边走边记边画。最后呈给领导看,他们还挺满意。第二天又北上沟门子,安子岭,大水泉等。这是日本时期无人区的抗日根据地,一路上很少见人烟。没有正规的地面,全是过河,在山涧里绕来绕去。听说日本侵占中国,当时兴隆只来了三个日本鬼子,就把兴隆给占领了。他们组织了伪政府,当地老财们帮助镇压老百姓,划定无人区。以后逐渐有了抗日组织,在李运昌领导下,组成了抗日政府。给日寇造成了致命打击。 我们走在山路上,当地的老百姓见有生人来很有礼貌,民风淳朴。路上就遇到两个女的骑毛驴,其中一个她说:请您让个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礼貌的说话。 从东北离开家上千里到一个新的地方,什么都不适应。这时农业科的谢科长受孟县长委托给我介绍对象,叫张秀兰。她在县政府做秘书工作,管收发。政府及县长大印都由她掌握。偷偷地看张秀兰,长得很秀气,1米6多的大高个,很精神,一见面我就相中了。她13岁就参加了工作,家就是本地的,住在兴隆大有村。她二哥在半壁山农业站当站长,她大哥是打入伪政府卧底的共产党特工,后被叛徒出卖牺牲了。 1956年12月份,我们俩在县政府大会议室结婚,由县长主持,当时很热闹。同事们晚上还举行了文艺晚会,演出了不少节目。第二天,我们照样到机关食堂吃饭。 我们当年的结婚照
1957年生了第一个女孩,取名张华,中华的华。她出生时正是困难时期,那年三十晚上什么吃的也没有,凭票买了2斤花生,还是炒糊的。粮食关系都在机关食堂,大年初一到食堂打饭,一看是糊了的大米剩粥。我们三个人打了一大缸子粥,这也算是一顿饭。吃晚饭时,我在炕上发现一个米粒,放在嘴里吃,感觉到不对味,当时就吐了出来,一看是蜡烛掉下来的蜡油粒。我们三个人吃完饭。我还要把勺子舔干净。以后就落下了这个毛病。吃完饭就舔勺子。转眼又生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我们给他取名叫张斌,是希望他文武双全。每逢过年三十晚上,老伴总是忙活着给孩子做衣服,补衣服。我还说,过年了,你休息一下不行啊!她说上班时间没工夫。下班后还得读报,学习半个小时。回家就忙着做饭,洗衣服。过年放假几天,不忙活咋行啊? 我们幸福的一家人 1962年机关都不上班了。我和机关的同事到黄酒馆捡梨核儿。放在麻袋里能够吃几天。夏天捡路边的树叶,放在缸里,泡上两天,做干粮饭团。树叶本应该泡上两天的,但是够不上吃,泡一天就吃了。很苦的,那也得吃啊!我们全家还在食堂吃饭。整天吃粗粮细作。小孩吃的增粮法,棒子面加的草,拉不下屎,她妈妈就用手往外掏。孩子疼的直叫唤。那样的苦日子,现在想起来,虽然苦,但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充实。 老伴一生勤俭持家,从不买贵重的东西。艰苦的时候,给我穿的背心补了7块补丁。有一次王县长看到说:你家秀兰可真会过,这样的衣服还能穿出去。我老伴在我们自己后来开的公司也是投入了很多。她原来是兴隆县计委的经济师,帮助我们公司做预算。她自己带一拨人在滦平修桥遇到了很多困难,当地村民的阻挠。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工棚搭在河流的上面,睡觉的时候下面是哗哗的流水。最后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三个月把150米长的大桥修成通车。宽城潘家口水库修建一条300米长的码头,施工中遇到很多难题,有的砌石质量不合格,她坚持质量决定返工。干活的工人和老伴吵架,罢工,但都被她一一化解。起早贪晚和工人们一起吃住,晚上还要记工,记账。第二天照样到工地指导工程。工人们都称赞她为女强人。最后顺利完工验收合格。 张秀兰在宽城潘家口水库波洛台码头工程现场 我老伴从小带着外孙女,晚上都不睡觉,就哄着小婴儿。跟小女儿去英国时,也不懂英语,每天送外孙女上幼儿园,坐着利物浦的公共汽车,也没有报站名,当地的房子都长得差不多都一个样子。她居然每天都没有坐过站。和对门的英国老太太两个人互相虽不懂对方说啥,居然还每天聊天。住了2个多月后,也开始蹦出简单的英语。我们过去经常一起去旅游,全国各地走了很多地方。也坐着轮船去旅游。当时在一个日本的县城,她说环境不错,但是还不如中国的县城。她在年轻时,当兴隆县女子篮球队队长,在承德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球队。 前排左二为篮球队长张秀兰 搬到承德下营房行署院时,她天天爬山锻炼。又去学太极拳,家里的饭菜和衣服从不叫我洗。她总说,我做好了你的内勤,你就放心地工作就行。结婚这么多年,我们没吵过架。有时生气,也是一会就好。这次病重时,她跟我聊天说:有两件事情很后悔。一是大闺女小华下乡没有早抽上来,耽误了她的前程。二是二闺女张文自力更生到英国留学,她在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独自奋斗。我们家一分钱也没给她。很觉得对不起孩子。 1976年,张秀兰在县知青办管上山下乡工作,有一名家长给我们家送了几包糖果,她找到他们家门给送回去了。我家张华在华水村作为知青下乡,别人的孩子都回城了,只有她还没动。当时孩子不理解母亲的心情,对这事,孩子一直对他妈耿耿于怀。她在学大寨办公室上班时,曾到负责修建蓝旗营学校的建筑公司进行验收时发现校舍盖得质量不合格,建筑商把酒、肉、鱼、饭都做好了,她就是坚持不吃,不能验收。弄得建筑商负责人很是尴尬。见她转身就走,同去的几个人都说这么好的一顿饭没吃上不是白搭了吗?她说:吃了这顿饭就是嘴短,还怎么表态?他们会反咬一口说是招待不好才不验收。就这样,开发商返工重建达到了质量标准,验收合格后,得到了适用方的满意。她总是天不怕地不怕,嘴碴子也得罪了不少人。1977年张秀兰迈进了党组织的大门。县委考察当县长候选人时就是有不少人没有投她的票而没当上。 和老伴在自己所建的四间老巢前留影 她的病就是文革期间抽人下乡宣传,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在这家的西厢房一冬都不烧炕,晚间几个人冻得不能入睡,连续三天她就拉血,县里赶紧用车拉到北京医院检查治疗一个月后才康复,回来后一直落下了后遗症。我在1988年调到承德,当时水利局从下营房行署家属院给解决一套80平米的房子,我把房子装修好,老伴办理好退休手续来到承德团聚。当时住的房子吃水很困难,有时要去二道沟里去接水,两里多地接回一桶水,我们俩抬到五楼够吃一天。有时也来自来水,水压够不上去,我就从地下室安上一台小水泵把水抽至五层,屋里做个水箱。这样的情况经过了五年才解决吃水问题。水能直接供水,但当时动不动就停水,水箱要一直存满才行,我当时对她说:用水的事儿,叫你受苦了。她说:我们都老了,长期在一块互相照顾就行了,这点苦不算什么。 老伴每天起早天天上山锻炼身体走到山顶,下来后又和不少人学打太极拳,活动得津津有味。我有时候去外地搞工程修桥她从不阻拦,家里就她一个人,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出门也很放心。有时从外面回来事先给她打电话,饭菜都提前准备好了,感到在家里特别温暖。 2001年行署房子拆迁,我们家搬到石洞子沟大女儿小华他们住的房子,她照样每天去佟山锻炼,要爬200多个台阶和一群人打太极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逐渐不行了。年轻时下乡住凉炕得的病又犯了,发现肾积水排尿困难。到北京三院做了大手术,花了七八万元总算保住了性命。回家养着,过了两年之后,她在床上接电话,又从床上摔到地下,摔成骨折在附属医院做了手术。肋条上打了四根钢钉,住了几个月院才回到家。我们住在二楼,小华给买了个轮椅上下楼梯能扶上栏杆可以慢慢的爬,到广场上再坐轮椅。在这期间每到暑假张文从英国回来都叫她妈去外地旅游,我们出去带着轮椅上下火车也都有服务员帮助。我们去过重庆、三亚、洛阳、青岛、杭州、沈阳、哈尔滨、大连、英国、日本等地,只要老伴身体能行什么地方都让去。吃、住、行,一切花销都是孩子们出。她们说:趁现在能走就多去些地方看看,以后动不了了,想去哪都去不成了。前年坐高铁去吉林,回来时孩子给买的商务舱,老伴我们两个坐的是有半截车厢那么大的地方,有靠椅,各种点心,非常舒服,每个人车票1500元还是到唐山。孩子却坐在普通座,我们当时说坐这么贵的商务舱干什么?张华和张文笑笑说:让你们享受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下次回来我带你们去西安,我开车,想看哪我们就停在哪,一路吃、喝、玩、乐,只要你们高兴,我们就高兴,不用你们花钱。 2018年下营房拆迁十年后才开始回迁。我们这回要的是130平米的房子,过年孩子回来好有地方住。我们分在九层楼,进屋内换小轮椅。这是从网上买的一个电动轮椅,有阳光时可以到外面见见阳光。她可以自己开,快慢左右都行,和楼下的老人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也不错。 二女儿张文带我们老两口在上海南京路上 老伴的糖尿病又犯了,达到16。住院开始叫打胰岛素,连续打了五六年。老伴这时只能在屋里靠轮椅活动了,从起床到洗脸到客厅吃饭全靠轮椅。直到2021年9月份,我们发现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听别人说是打胰岛素打的,对她的肚子发胖也没在意。10月3日去附属医院检查给开些药也没管事,5日晚去急诊看,叫第二天去南院治疗,经做TBC-CT检查怀疑是肿瘤,雇了一个护工24小时护理。每天280元。但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去其他人看护,我还要从市内乘车做两次核酸才能见她一面。她每天输人血白蛋白一支500元,两天抽一次腹水,第三天又涨起来。住了25天医院,主管医生说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不如转到中医院用针灸和吃中药看看。接回家三天不能抽肚子腹水又转到中医院,住到肿瘤科一个单间,但老伴怕针灸晕针吃不了汤药就靠输液抽腹水,不让其他人进病房,我只好天天做核酸检测才能进病房看望。她以前在家时候有时晚间睡觉翻来覆去折腾,怕她掉地上,床边上安上了护栏。她是翻到一边几分钟又翻过来,问她说是在一边难受,每天晚上都这么折腾,我有时受不了就训她,有时尿不湿铺上几个一宿要换三四次,我经常发火,她说我对她不好老发火。后来她住院后我发现她早就肚子上有病没说出来,我想起来很后悔,真不该发火。一开始她想吃啥就给她买啥。想吃馄饨、细抻面、饺子、疙瘩汤都一一满足她,到外面饭店定,但是住了一段后病情越来越重,直到什么东西也吃不了了。小华怕得褥疮,给她买了一个气垫,又在外面买樱桃,开始还能吃一两个,到两个月什么东西都吃不了,咽东西都困难,腿也疼,给她买的止疼膏也不管用,我们原本想她再活一两年,怎么也能熬过春节,每次去我都控制不住眼泪,一边给她按摩大腿,一边安慰她要坚持住。她有一次说要到北京看看去。何成不想,到北京要检测核酸,即便去了也不好住院。我们把承德住院的片子邮到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张斌那里找专家看看,也说只能吃中汤药动不了手术,岁数太大了,回来再也没提起过。在英国的张文听说母亲病重,头一个月前就申请,但迟迟批不下来。过了一个月后,11月30日从英国转机至芬兰,再乘机到上海。因疫情需隔离14天,每天400元,吃住全是自费。12月14日隔离结束,承德去人接到天津,乘救护车直接当天回到承德,又需隔离14天。她很着急,向市、省、国家防控办申请去医院见他妈一面,但都没有得到批准。有一天主治大夫在病房间问我,你们孩子到承德了吗?正好她妈醒着,听到我们也瞒不住了,告诉她张文已经回到承德隔离,她听后什么也没说,眼泪汪汪的。从那以后张文可从视频中看到她妈,但她妈已说不了话。02月28日晚上张文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带着我老伴坐公共汽车,坐了两趟之后,就找不到妈妈了,可能就是一种预感。张斌听说她妈病重,准备元旦赶回来。我叫他马上回来。张斌12月17日从北京回到承德,当天进行核酸检查之后,18日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准备19日到病房探视。晚上主治大夫李主任说:你们全家可以来医院看望她了。大姑爷,小华我们都去了,张秀兰已经上了呼吸机。张斌探身问他妈你还能认出我来吗?能认出来就点点头,他妈点了头,看了一眼后又是大口的喘气。第二天中午13点张秀兰在ICU重症监护室安详地与世长辞了,临走时什么话也没说,也没见她痛苦,安息吧! 我们把老伴停放在太平间还一直瞒着张文,距隔离还有7天时间。29日隔离结束后把她直接拉到太平间,让他看看已故的妈妈。看到她妈已经安详的躺在冰冷的床上,她哭的死去活来,花了十万元回来,最终也没见到她妈一面,可怜的孩子。第二天火化之后送到目的地安葬了,兴隆老家去了很多人,张秀兰隆重的入葬了。 人总是要故去的,80多岁已经心满意足了,孩子大人会永远怀念她。张文回家后的第二天说她做了一个梦,她妈在蓝天白云的天上飘动,妈妈说你们放心吧,我很好,到一个好的家庭投胎去了,周围是一片圣歌演奏愉悦的音乐。我听了二女儿的话后心理也安慰一些,不管真假,只要西行之路安好就行。 张文说:在承德住上一个月,陪我爸爸想吃什么就去吃,由于正值春节放假,我们到承德的饭店,去了呷哺呷哺、海底捞、竹筒菜、绮望楼,每顿饭,我们两个人都要花个四五百元。我说我花钱,张文说什么也不让,又领我去逛灯会,这些天过得很愉快。转眼到了正月初三,她事先已经买好飞机票要转机石家庄到上海还要住一晚进行核酸检查经巴黎才能到达英国。她走之前我在电梯间再也控制不住感情,心想,我们父女不知何时再能见面。张文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爸爸,好好保重吧,放心。我叫保姆很好的照顾你,还写了合同书,告诉她一定照顾好我的父亲。她还写了三张文字嘱咐我三件事情,一个是贴在厨房门上一定要管好煤气;二是在冰箱上贴的,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包括早上起床,跑步,吃药,练习乐器、晚上洗脚,定时和她下棋,叫我一定按要求去做,还要定期检查;三是保姆要按照与她签订的合同要求去做。
我和老伴张秀兰在兴隆
我觉得现在精神好多了,我已经从悲痛中走出来,按照张文的要求一一兑现,我开始写回忆录,开头就是写回忆老伴的一生,有她的一生关照才有家庭的幸福,是让我们全家大人小孩记住伟大的母亲。我把写好的回忆录每天晚上五点(是她们早8点)通过微信念给她,叫她再打出来。等书稿 出来,就可以编辑出书了。 人是感情动物,老伴先我一步走了,让人痛惜,让人扼腕,让人悲伤。亲朋好友们都让我节哀,这个其实我是懂得的,哀思是无尽的,活着的还要继续努力!活着的话语总是说不完的,看一眼日历,今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张秀兰是中华女性中的一员,她的一些美德都是我们国家传统传承德育的熏陶。我用一首小诗结束这篇怀念的小文。 山水情未了 燕山深处育子娇,开山水库架路桥, 山高水长情未了,留此诗文任逍遥。 2022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六)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6-21 05:07:49;
情深意长,真情实感的流露,传递,感人!谢谢分享!
![]()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6-21 07:21:26;
张老师有情有义,对老伴呵护备至,恩爱有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6-21 07:24:55;
山高水长情未了,夫妻恩爱笔墨娇!
![]()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6-21 08:21:59;
感情至深,催人泪下!!!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6-21 08:24:05;
山高水长,夫德妻贤!向张老师致敬!
![]() 姓名:杨帆; 时间:2022-06-21 08:35:56;
年轻时贫贱夫妻尝尽艰辛,几十年忠贞相爱,携手奋斗,情谊绵绵,娓娓讲来.真事真情,感人泪目。
八十六岁的老人 水利工程师,悲痛中的回忆,令人敬重! ![]() 姓名:李亮; 时间:2022-06-21 09:17:47;
太感动了,六十年的相濡以沫,是年轻人的楷模,是我学习的榜样。
![]() 姓名:张维超; 时间:2022-06-21 09:28:25;
感人的夫妻情,难忘的人生故事,夫妻之间就该如此,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6-21 10:15:04;
张老夫妇相濡以沫六十五年,恩爱有加,向张老师致敬!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6-21 10:24:29;
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感人泪目!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6-21 10:24:35;
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6-21 10:36:37;
相濡以沫六五载,夫妻恩爱情相投,生死离别痛断肠,写书铭记思念愁。感人的记述,真情的道白!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2-06-21 10:40:06;
梦寻天边,往事如烟!相濡以沫,感人肺腑 !!愿张老珍惜健康,珍惜友情,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6-21 11:57:08;
夫妻恩爱,张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6-21 13:19:32;
伉俪情深,白头偕老情未了,悠悠往事,不尽思念催泪下!望张老多多保重!
![]()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6-21 15:18:06;
拜读佳作,情真感人。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6-21 17:00:43;
相濡以沫,感人肺腑 !悠悠往事,不尽思念滚滚来!!!望张老多多保重!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2-06-21 17:09:14;
张老怀念文章情真意切,张老多保重!
![]()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2-06-21 17:32:29;
怀念一世情,百年携一生。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6-21 21:21:08;
张老的文章很感人。相濡以沫65载,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人有悲欢离合,愿张老健康长寿,保重自己!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6-21 21:41:03;
感情至深,文章感人。相濡以沫,往事情真。张老师保重!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6-23 19:42:46;
拜读……有情有意好男人!张老师保重!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49804889;
今日113398;
昨日129464; 本页访问量:2769080; 今日123; 昨日119; 收录总数:10920689; 今日:18918; 昨日:35609;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