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国宝《韩熙载夜宴图》门券

国宝《韩熙载夜宴图》门券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8-06-21 查看次数:1191; 复制本文地址

古都南京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过两位杰出的艺术家,一位是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另一位则是南唐时期的顾闳中,而两位都为顾姓,他们都与南京结下不解之缘。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可谓是绝世神品,而本文将与读者共赏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更是毫不逊色。两幅巨作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现都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夜宴图”历史背景

南唐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小王朝,尽管南唐历史只有三十多年,却留下辉煌的一页。南唐从立国之初经过经过烈祖李昪、中祖李璟两代皇帝精心治理,国力发展很快,成为地跨我国东南五省(苏皖赣闽湘),成为当时富裕强国之一,金陵成为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

李煜(公元937年--978年)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史称李后主。他是李璟的小儿子,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四书五经,在琴棋书画方面,更是无所不通,对佛主十分虔诚,顶礼膜拜。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对艺术造诣远远高于安帮治国,他的不朽之作“问君能有几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他的诗词婉约豪放,多为描写金陵秀丽、壮美的山川。

韩熙载(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潍州北海人(山东潍坊人),因父亲被后唐皇帝李嗣源所杀,早年投奔吴地,到南唐时得到李昪、李璟两位皇帝的赏识,先后任秘书郎,吏部员外郎、史馆等官职。他博学多闻,能言善辨,精通音律,在书法艺术上可以当时徐铉相提并论,是后主李煜的得力助手。后主李煜在位时欲用韩熙载为相,当时韩熙载己官至中书侍郎,仅次于宰相之职,但因他放荡不疆、不拘名节的性格,使李煜又对他异常猜忌,不敢轻易立相。李煜虽然对后周采取屈辱求和的态度,但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佬生怕他们谋反朝庭,李煜曾经多次不折手段加害北方官员,来解决他的心腹之患。此时韩熙载也怕受到珠联,为了保全自己,以年事己高、体弱多病为由,向后主告假,在家养息。他一反常态,假装成一个沉湎于酒色歌舞的庸碌之辈,逃过一劫。

图1-1、南唐都城图

韩熙载的住宅在离南唐宫城数里外的戚家山,就是现今南京中华门外长干里一带,在“南唐都城图”中标有徐铉宅在城北幕府山,韩熙载宅在城南聚宝山,虽然韩熙载在家养病不问朝政,但后主李煜仍然放心不下,便常常指派官员到他家,明是上门慰问,实为打探消息、监视他。有一天后主李煜的亲信得到消息对他说:“近日韩府要设宴招待朝中北方官员及亲朋好友”,李煜立即安排两位宫廷画师顾闳中、周文矩亲自夜入韩府窃窥,并要求他们把所见所闻画下来,后主从画中了解韩熙载日常起居、社交活动。韩熙载家中养有四十多位姬妾,成天与她们风花雪月、戏嬉玩耍,给人一种看破红尘、不问世事的感觉。顾闳中凭借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把韩府夜宴时宾客满蓬、灯烛间觥筹交错的场景默记于心,回到宫中后泼墨挥毫作画,这幅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出南唐时的南京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

顾闳中,江南人,五代南唐宫廷画师,以善画人物著称。《宣和画谱》中就有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韩熙载纵乐图》的记载,现代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先生在《古代书画伪讹考辨》中对此有详细的考证,认为《韩熙载夜宴图》在中国画史上是后代画家不断追摹的蓝本,给予画师顾闳中高度评价。

图1-2《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

二、“夜宴图”人物、场景

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又叫《韩熙载纵乐图》,图卷长335.5厘米、纵为28.7厘米,绢本设色,无款,画卷从右至左分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共五段,每段场景之间用造型各异的屏风巧妙的隔开,具统一协调、又可按时间先后展现开来,显示出画家独具匠心的构图,作者用笔畅劲柔利、设色绚丽典雅。

图2-1、《韩熙载夜宴图》五之一“听乐”

首段“听乐”描绘的是韩熙载与来宾欣赏乐伎李姬的弦乐琵琶独奏,韩熙载端坐在床榻上,四周围坐宾客和嫔妃,男宾身着朝庭官服,女嫔们穿着华丽艳服,沉湎在琵琶悠扬的乐曲里,不时流露出忧国伤感之情绪。图中身着红衣坐在韩熙载右手边的是南唐(公元967年)新科状元郎粲,是韩熙载最为得意门生,在门外还有一位侍女将头伸进屋内偷偷的观看表演。画面真实反映了韩熙载政治上不得志,纵情酒色的夜生活和他内心深处复杂而苦闷的心境。

第二段“观舞”描绘的是韩熙载与嫔妃们同乐的场景,在韩熙载家中养有四十多位姬妾,其中有位名妓王屋山,韩熙载对她十分宠爱,王屋山不但天生丽质,而且俊慧异常、能歌善舞,这段画就是王屋山带领几位乐伎在边歌边舞的场景。表演的是唐代流行的《六么舞》,舞者扭动细腰,观者掌声附和,舞姿造型优美,而此时兴致勃勃的韩熙载脱去外衣,亲自为爱妃王屋山击鼓助兴,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从韩熙载忧伤的眼神中,意示着南唐很快就要灭亡了,真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画中还有特殊人物格外引起众人的注意,他就是法号德明的和尚,身穿袈纱头戴佛珠站在一傍,是韩公的亲密好友,恰巧路过韩府,看到歌舞升平的景象,非常尴尬,出家人不贪酒色,只好双手合十闭目侧听,这时韩公对德明和尚道出自己的苦衷:“吾为此行,正欲避国家入相之命也,实为免遭杀身之祸啊”,画中的生活场景是封建贵族腐朽、奢侈生活真实写照。在画上留有两枚圆形印款皇室藏印,右上为朱文“嘉庆御览之宝”六字篆书,左上为朱文“宣统御览之宝”六字篆书,是清朝嘉庆皇帝、宣统皇帝的印识。

图2-2、《韩熙载夜宴图》五之二“观舞”

中段也为中场“歇息”,经过“听乐”、“观舞”两场精彩的表演,中间主人招待众嘉宾以菜、酒、瓜果等。嫔妃们前呼后拥,为时年已六十六岁的韩熙载捶腰捏背,来解除他在击鼓时的劳累、疲乏。大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与贵宾嘘寒问暖,可谓是“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在画的屏风上留有两枚皇室藏印,圆形印款为朱文“古希天子”四字篆书,方形印款为朱文“太上皇帝”四字篆书,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印识。

图2-3、《韩熙载夜宴图》  五之三“歇息”

第四段“清吹”这幅画面布局、构图最为完美,图中五位管乐演奏家,有乐伎三人吹箫、乐伎二人吹笛,神态自然,两种音调此起彼伏,微婉动听,箫声如歌如泣最能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韩熙载身穿深色外衣,而乐伎们服饰鲜艳夺目,两者形成极大反差,这是顾闳中在画上有意识的加以渲染,烘托出乐伎们表演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2-4、《韩熙载夜宴图》五之四“清吹”

最后“散宴”,盛大的歌舞演出晚宴进入尾声,此时已到深夜时分,所到宾客酒足饭饱、歌舞消娱之后,韩熙载一一向他们道别,但还是有些官员不忍离去,继续与嫔妃、歌妓们调情戏嬉,还一直沉浸在载歌载舞、灯红酒绿的欢乐气氛中,他们早把国家的存亡抛之脑后。从头到尾整个夜宴活动规模远远超出凡人的想象,充分展示韩熙载个人在权力上显赫、财力上富有,从此也看到韩熙载晚年过着极度淫逸、奢侈的生活,一场盛大的歌舞音乐晚会到此结束。在手卷尾端上留有十一枚皇室、藏家印款,圆形印款篆书不清,方形印款有满文一方,其余为朱文“三希堂精鉴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笔林”等篆书印识。

图2-5、《韩熙载夜宴图》五之五“散宴”

三、“夜宴图”的价质

国宝《韩熙载夜宴图》一直为皇家珍藏、赏玩,画上留有历代收藏印铭,并有南宋、元及明清名人题跋,虽然此画无款,但从图中人物故事、家具陈设和乐伎服饰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符。另从南京博物院1950年发掘的“南唐二陵”,墓中出土的乐伎舞俑、墓室壁画等文物再次得到有力的印证。再把五代南唐流传下来的周文矩《重屏会棋图》画风相比较,两者十分相似。在我国古代宫廷画师一般是不敢轻易在画上留铭的,生怕招来杀身之祸。五代时期绘画作品上大多数是不落款的,在宋、元时期绘画才普遍落款。在画的卷首有明代画家程南云亲笔题写的“夜宴图”三字篆书(见图一-3《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对研究南唐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南京的风土人情是重要的实物资料。关于这张画的真伪问题,中国书画鉴赏大家徐邦达先生认为是南宋时期的摹本,现在学术界大多数接受这种看法,但并不影响这幅画的艺术价值。

“秋枫艺林收藏馆”个性化门券(背面)

关于国宝《韩熙载夜宴图》的流传还有一段精彩有趣的故事。清王朝的灭亡后,大量宫廷珍宝外流,1921年末代皇帝溥仪从宫中将国宝《韩熙载夜宴图》携出变卖给古董商人,从此国宝流落民间,查无音信。解放前有一天近代国画大家张大千先生突然从一位京城古玩商口中得知,这幅名画落入北京“玉池山房”古玩店掌柜马霁川先生手中,此乃国之瑰宝,张公下定决心要买下这幅画。张大千很快就通过朋友萧允中找到古玩店老板马霁川掌柜,生意人讲的就是一个“利”,虽然他口头上愿将画转让,心里极不情愿,所以将此画开出天价,一口咬定五佰两黄金,有意为难张大千。尽管将画价抬高,远远超出当时的市价,不愧为一代宗师的张大千却也没有说半个不字,当即画押,多方筹集资金,变卖所藏名画及全部房产,才勉强凑足银两,迫不及待的带上钱款与朋友登门取画,再次对《韩熙载夜宴图》从构图、笔法、纸张等逐一鉴定,确信无疑,爱不释手,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发誓永不反悔。从此《韩熙载夜宴图》随身相伴,永不分离,并特意篆刻一枚朱文闲章“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加盖在画卷引首上。

图三、张大千款识、印章

解放前张大千把画从内地带到香港又转卖到私人收藏家手中,直到解放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又花巨资从香港收藏家手中购回。国宝《韩熙载夜宴图》在外飘流数年后,又回到了它的原籍,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可想而知我们今天再次见到国宝《韩熙载夜宴图》,这幅旷世之作能不敬畏吗?!!! 

2008年初夏作于江南“九闲宫”

转载2008.06.《收藏界》

上图为“秋枫艺林收藏馆”个性化门券第三套j3:5x1样券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962132; 今日1363; 昨日17136;
本页访问量:2643604; 今日4; 昨日448; 收录总数:6684107; 今日:976; 昨日:7580;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