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非遗无处不在”(17)源于晋中的非遗剧种—晋剧

“非遗无处不在”(17)源于晋中的非遗剧种—晋剧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2-06-18 查看次数:998; 复制本文地址
山西省:周新娥

图片总大小:2.9MB;最小图片:28KB;最大图片:499KB;


SS:网站文件:1655506247539454.jpg;原始文件:标头.jpg

源于晋中的非遗剧种—晋剧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V—18)

山西  周新娥

年前听新渝说计划开设“非遗无处不在”栏目,正好曾任晋中市史志院副院长的朋友,送给了我一本他主编的《晋剧之源·晋剧史略》。有了这一详实的资料,于是就想围绕晋剧这一非遗剧种写写。

晋剧是一个有着160年历史的北方大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晋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V—18                                 

阅览《晋剧之源·晋剧史略》一书得知,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晋中一带,故又称中路梆子。据专家考证,山西中路梆子是清代中叶由山陕梆子和蒲剧逐步演变过来的。当年,山陕梆子在北传过程中,由秦腔和蒲剧名宿传入晋中。为适应晋中人民的欣赏习惯,又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和晋中民歌的音调,进而形成中路调、乱弹、中路梆子、山西梆子,最终以晋剧命名。

晋中是晋商故里,入清以来,山西曾被成为“海内最富”。在晋剧这一剧种的形成过程中,晋商大贾积极参与其中,承班教戏,大力扶持,对晋剧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民国初年,因京剧戏班有了女子演戏的先例,晋剧科班也开始招收女子学戏。上世纪二十年代,原本在太原泰山庙内卖唱的小姑娘丁巧云、丁果仙加入了祁县城赵村的聚梨园,开始正式登台演戏。1930年之后,由于丁果仙十分出色,“男的不如女的,盖天红不如果子”的戏谚流传的家喻户晓,因此众多贫苦人家的女孩子离开家庭,纷纷学戏、演戏,这就有了梁小云、程玉英、郭凤英等一大批女子新秀,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30年代末,丁果仙、程玉英等人进京联衔演出,受到马连良大师的指点,演艺大进,被北平观众誉为"山西两个女戏王"。

clip_image002.jpg

左一为晋剧须生“丁派”艺术的创造者丁果仙

因解放后丁果仙调到了太原,本文就重点说说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1953年程玉英从平遥县随团荣调到榆次,任专署晋剧团团长,直到96岁去世一直在榆次。程玉英的儿媳和长孙和我在一个单位,而且很熟,因此对程玉英印象较深。程玉英10岁学戏,16岁时,在师傅的帮助下,对晋剧老艺人中原有的“那一咦呀嗨”行腔进行大胆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腔,并使之在晋剧唱腔中正式定型和程式化,成为独树一帜的程派声腔体系特征,在晋剧界被称为程派艺术,并享有盛誉,也被广大戏迷所喜爱。在晋中流传着这样的戏谚:“宁肯跑的丢了鞋(读音孩),不要误了程玉英的嗨嗨嗨。”和“宁可不吃饭,也不能误了程玉英的《情探》”等美传。

clip_image003.BMP

程玉英不愧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1983年,虽已年过花甲,仍不负众望,出任晋中艺校校长,继续为晋剧艺坛培养了大批新秀。程派艺术已传宗三、四代,枝叶繁茂,继续独占晋剧青衣行当之鳌头,其代表人物有王爱爱、王万梅、乔玉鹃、崔晓红、乔月香等。

clip_image004.BMP

clip_image005.BMP

为了纪念这位德艺双馨的晋剧艺术大师,平遥古城设有晋剧程派艺术博物馆;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晋中市纪念程玉英诞辰100周年暨程派经典唱段演唱会”。

clip_image006.BMPclip_image007.BMP

曾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厂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成立有宣传队、篮球队和乒乓球队,而且还有晋剧表演队,几万块钱购置了全套晋剧服装,程玉英的儿媳就是晋剧表演队主要成员之一。

如今每年春节期间,我们这里都要在晋中大剧院、晋中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十台大戏闹新春;还在文化中心广场和多个人口聚集的公园搭台白天唱戏,众多的晋剧戏迷都不顾寒冷,会早早地在台前等候,一站一两个小时,而且是看完一场急急忙忙赶到另一地继续看;我周围有许多戏迷的朋友、同事,只要有戏,不管路途远近,基本上是一场不落;清晨早锻炼的人,带着小收音机边走边听着晋剧。近两年来,由于疫情影响,大的活动少了,但在多个公园一角,每天都会有票友自发的聚在一起,有伴奏的,有唱的,还有更多的戏迷捧场的。可见晋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已经深深地播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clip_image008.BMP

clip_image009.BMP

参考资料:《晋剧之源·晋剧史略》

 


编辑:张宝贵
目前,网友留言共2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22-06-18 06:12:10;  
内容真实生动,来龙去脉介绍详细,很接地气。谢谢周老师!
姓名:董国祥; 时间:2022-06-18 06:15:24;  
真情实感!晋剧,多次入京演出!三晋大地,家喻户晓,为周老师点赞!好!介绍详细……
姓名:罗斌林; 时间:2022-06-18 06:58:28;  
晋剧,山西人酷爱的戏曲艺术,家喻户晓,蓬会必唱,听者众多。分享了,谢谢周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6-18 07:29:58;  
山西晋剧是山西人的最爱,我们这边难得听到,谢谢周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乔瑞民; 时间:2022-06-18 07:36:35;  
晋剧为我们山西的第一大剧种,是喜闻乐见的地方艺术,周大姐用自已的真情实感和详实的资料写岀了《晋剧》非遗的来龙去脉,拜读了,给您点赞。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6-18 07:49:41;  
拜读了周老师的佳作,谢谢分享!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2-06-18 09:05:24;  
中华戏剧百花园里姹紫嫣红,晋剧是其中艳丽的一朵花。借周老师之笔,对晋剧有了更多更深入了解和探讨的机会。谢谢周老师的详细生动地介绍!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6-18 09:26:42;  
周老师作为山西券友,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文史资料对晋剧的考证,非常深刻精致,晋剧作为非遗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坚守和努力,门券收藏者从门券角度宣传展示,也可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6-18 10:10:04;  
学习啦!喜闻乐见的晋剧!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6-18 10:14:46;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2-06-18 10:28:27;  
一篇用心写的好文章!谢谢周老师!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22-06-18 10:28:41;  
拜读了,为周老师介绍晋剧的文章与展示的门票点赞!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6-18 10:29:23;  
我小时候在榆次生活,和程玉英家邻院,多次和她儿子一同去免费看戏,对程派艺术有很深的印象。新娥的文章接地气,有生活,所选门券也具代表性!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6-18 10:43:40;  
拜读佳作,谢谢周老师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6-18 10:52:55;  
我祖籍山西,我的父亲每当工作之余,高兴时就会哼几句晋剧,现在回想起来仍很温馨!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6-18 11:26:21;  
拜读了,谢谢周老师详细介绍和门票展示!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6-18 11:29:31;  
我从未观赏过晋剧,通过新娥生动细致的描述,从中感染到晋剧的厚重及其根植于三晋大地的无比的魅力。谢谢新娥精彩分享!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22-06-18 11:47:06;  
拜读了新娥的文章,倍感亲切,文中详细介绍了晋剧这一剧种唱腔演变的来龙去脉,罕见的门券更令人垂涎……,好文好券、接地气,喜欢,点赞!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6-18 14:40:18;  
学习了解晋剧非遗文化,谢谢周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6-18 15:46:39;  
拜读好文,学习增知,谢谢周老师精彩介绍非遗剧种一晋剧!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6-18 17:36:25;  
山西人酷爱的戏曲艺术,家喻户晓。谢谢周老师的详细生动地介绍!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2-06-18 17:37:57;  
地方剧种,好听。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2-06-18 18:35:04;  
晋剧是山西人的喜好,新娥讲述身边的故事,生动有趣。谢谢分享。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6-18 20:00:07;  
很高兴能够借“非遗无处不在”栏目宣传家乡的非遗项目。谢谢各位老师的关注和支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6-18 21:12:57;  
“非遗”很多,介绍很细。谢谢!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2-06-19 06:38:20;  
谢谢周姐的介绍,又了解了一个剧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6-19 21:50:02;  
再次谢谢各位老师!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6-19 23:32:53;  
拜读,欣赏了……谢谢周老师介绍非遗项目!……点赞!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684116; 今日1847; 昨日6095;
本页访问量:2638202; 今日134; 昨日360; 收录总数:6599958; 今日:690; 昨日:290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