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谈谈几点想法 |
谈谈几点想法 湖北襄阳市 王斌坤
2021年九月份,我到鄂州参加了全国第20届门券展览会,并参加了理论部的研讨会。会上很多老师发言,谈到了门票集藏的前途问题,深有感触,当时时间有限,有些问题也没有考虑成熟,就没有发言。回来以后,考虑再三,还是想一吐为快,说的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第一,关于门票来源的问题。 任何一门大众性的收藏,都与其来源相关。有源源不断的来源,才容易持久,来源减少或枯竭,就会衰退。寄信和邮件的减少,集邮就衰退;做饭、吸烟不用火柴,集火花就呈现颓势;盛行一时的电话磁卡,随着手机的普及也销声匿迹;送客人上火车的站台票,已偃旗息鼓……现在大家感到门票越来越少,收集也比较困难。自从通知很多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免收门票以后,好多相关景区(点)不收钱也就不用门票,纪念票也没有了,使得门票集藏也有危机感。我认为,主要还是门票集藏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你说是经费紧张的问题,但是还在印说明书、导览图,有的还印的很精致,幅面也比较大,比一张门票浪费要大的多。门票一般幅面小。如果设计好了,能包含很多内容,也很有纪念意义。如果能将说明书和门票两者结合起来就更好。例如武汉宋庆龄旧居纪念馆,就在说明书里面印一张纪念券,占幅不大,剪下来也可以作为书签,很受欢迎。 武汉宋庆龄旧居纪念馆的说明书右上角印有一枚纪念券,与说明书相得益彰。 有的地方的景点,也印门票,但是票面太简单,完全不动脑筋设计,就印几个文字,完全没有欣赏性,如绍兴的兰亭门票和南昌滕王阁门票。 有的风景区收费的门票,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门票票面主要被广告占据,很不受待见。如峨眉山和庐山美庐的门票,主导的是茶叶广告。 峨眉山、庐山美庐门票,票面主要是茶叶广告 有的景点就做的比较好,精心设计出来的门票,很受欢迎。很多博物馆把馆藏的镇馆之宝或者著名名的文物印在门票上,很好的起到了宣传作用,使人增长知识,让人爱不释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的门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印有馆藏文物的门票 去年纪念建党100周年,各地都举行了各种展览、演出和党史宣传活动,但大多都没有门票,现在想要办门票展览回忆这些活动,就缺乏门票资料。倒是门票收藏界民间自己办的展览,很多印了门票,记录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留下历史的印记。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北京公交集团印了两种公交纪念门票,票幅不大,但设计精美、及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门票方面理应有所反应。 庆祝十九大召开北京公交纪念车票 门票收藏组织不能强行规定景区印门票,但可以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家知道门票能起到的作用。听说北京玉渊潭公园印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门票(我还没有搞到),这是用门票宣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好的先例,和冬奥会开幕式上展现中国二十四节气一样,应该大加赞赏。同时,还要进行引导,例如举办优秀门票评选,举办门票设计大赛等,扩大门票的影响,使得博物馆、纪念馆、旅游景点等单位的领导知道门票的宣传作用。 第二,创办有规模、有影响的门票博物馆。 现在很多地方都办博物馆,有的历史街区和景点内办了不少的专题博物馆。能不能办门票专题博物馆?现在有些地方也有个人在办门票的博物馆,但规模和影响都不大,很多因条件限制,举步维艰。在旅游景点办门票博物馆展示门票,介绍门票的历史源革、种类,包含的内涵,让大家从中增长知识。现在很多门票集藏者考虑继承者,担心自己收藏门票的最后去向。他们形容门票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归属。他们有的愿意在有生之年把这些东西捐赠出来,为券界留点记忆,为社会做点贡献,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渠道和接收单位。门票博物馆可接受历届全国、各地门券展的获奖作品、好的专题、门券方面的专著,保存资料,以便后来者研究。 第三,听说这次20届门店展以后准备出纪念册,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前面的那么届门票展,都没有系统的出纪念册,现在在找回这些东西就比较困难。如果出了纪念册,就能比较系统完整地保留获奖作品和精品,为以后人研究门券发展的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东北的刘洪利、张占芝两位老师收集整理的东北门券收藏历史资料,就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券友参与到此类工作中来。 以上是自己的肤浅看法,有的要短期内实现也不现实,好像是天方夜谭,我相信只要努力,终会如愿。个人意见,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高见。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何伟明; 时间:2022-03-19 00:26:29;
有能力的,请组织“精品门票专题全国大学校园巡展”吧,如果像这样的活动能长期搞下去,一方面能吸收不少青年进坑,另一方面也能在社会上扩大门票收藏的影响力。须知道,中国喜欢旅游,而且旅游消费的主力就是青年。小众收藏,总是那么的一些人在玩,没有后来者参与的话,消亡与否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3-19 06:45:30;
一些东西兴起,一些东西消亡,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就是这个规律。
![]()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3-19 09:17:54;
欣赏了,谢谢分享!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2-03-19 09:23:41;
王老师的这些想法和建议很现实,但做起来有难度。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3-19 09:31:42;
拜读了,谢谢王老师。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3-19 09:43:53;
欣赏了,谢谢分享!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3-19 10:18:48;
王老师的建议很有见地,关键问题还是门券收藏的社会影响力不足,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需要我们券界同仁共同努力,去传播门券文化,改变现状,争取更加美好的明天!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3-19 10:44:01;
王老师所述,抛转引玉,见地独特,应予宣传提倡。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3-19 10:50:23;
券界同仁共同努力,宣传门券文化!
![]()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22-03-19 10:54:38;
拜读了,王老师的想法很符合实际,很有探索性,很有指导性。
![]()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22-03-19 11:06:00;
旅游景区永远存在,咱们收藏的门票就是旅游景区文化之一。记录着景区的发展变化的历史。还是很有社会意义的。谢谢王老师分享。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3-19 11:54:19;
多办展览勤宣传,拉动官办最直观。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3-19 12:13:14;
收藏门票黄金时代过去了,疫情防控不卖票,手机刷卡,承德多数景区年卡从今年开始都是手机购票了!年龄大的刷身份证和行程吗、健康码!
![]() 姓名:姜莉莉; 时间:2022-03-19 12:45:26;
刷手机、刷脸、刷身份证代票,免费同时免票,可收集到的纸质门票越来越少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2-03-19 14:10:36;
拜读了!分享王老师的观点!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3-19 14:32:42;
拜读了!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2-03-19 15:26:12;
学习啦!
![]()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3-19 15:43:5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斌坤老师关于支持兴建门票博物馆及何伟明老师门票全国大学巡展的点子很好!是金子总会发光!门票绝对有顽强的生命力!!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3-19 15:48:32;
王老师的建议很好,但要做到確实不易。主要是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现在是可收集到的纸质门票越来越少。关键还在上面啊。
![]() 姓名:夏惠生; 时间:2022-03-19 15:58:29;
王老师说出了门票收藏爱好者的心里话,博物馆经常举办临展和特展,应该印制好的门票,简介可以印在门票的背面。另外一些著名景区也应该出售专供收藏的纪念票。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22-03-19 16:39:24;
点子很好,但由谁来实施?门票对不收藏门票的人来讲就是破纸片一张!关键是如何让景点的领导重视!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3-19 16:41:14;
拜读了,文中提及的一些问题,是我们集券人的想法和愿望,而对于相关景点和单位的领导,门票是无关痛痒的。集票难啊!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22-03-19 16:45:11;
像北京华侨博物馆、奥林匹克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的领导就比较重视门票的制作,能根据节日等印制相应的门票,从而收到券友和参观者的欢迎!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3-19 18:25:25;
欣赏,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3-19 20:17:09;
拜读,谢谢王老师!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3-19 21:46:24;
但愿个景点都想北京的景点、馆所一样,注重门票的设计制作和影响力。
![]()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2-03-19 21:59:16;
欣赏了,谢谢王老师分享!!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2-03-19 23:09:04;
其实,各景区的领导人的文化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重视的,也有不屑一顾的。还能遇到那些一窍不通的。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3-21 23:35:29;
拜读……我想很多券友都有同感,但是个人以为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后继力量不济,塔尖再高失去塔基则轰然而下……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28956;
今日54998;
昨日97115; 本页访问量:2769698; 今日135; 昨日157; 收录总数:10998483; 今日:13812; 昨日:31134;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