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真觉寺(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
真觉寺(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茅子芳 提起“真觉寺”,连老北京人知道的都不多,要是说“五塔寺”那知道的人可就多了。五塔寺的门对着北京动物园的西北门,隔着一条高亮河,有桥相通。 真觉寺建于明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从乾隆年间留下的这幅《釐延千梵图》就可以看出此庙当年是很大的。
寺内现仅存的金刚宝座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因为宝座上面建有五座塔,所以人们叫他“五塔寺”。 金刚宝座塔上雕满了精美的佛像,妙胜庄严,古朴优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年代较早的金刚宝座式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在原真觉寺旧址上建立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藏品品种丰富多样,历史长久。 我从小到现在都是那里的常客,儿时是为了玩儿,到那里钓鱼,逮蛐蛐,画画等,学了不少野知识。 成立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后,见报第三天我就去了,三十多年来我常到那里学习,查找资料,并结识了那里多位专家,这些专家对我的帮助很大。 2017年7月,我这个“元老级”的观众应邀参加了纪念建馆三十周年的活动,曾在留言簿上留言:“囊括辽金元明清,碑石荟萃一脉通。建馆育人三十载,传承文化立新功。”
我也曾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过五塔寺。 多年来在石刻艺术博物馆里,我欣赏到很多古代石刻艺术品,有时也在杂志上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 再有就是我喜欢观碑,欣赏石碑的碑头,碑座的雕刻和碑文的书法。研究其造型和时代风格的演变等,我还抄录了一些碑文。 碑文指的是石碑上刻的纪念性文字和文章,碑文中记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由于时间久远,文字和语言的变革,除了专家之外,已不被别人所重视,但其中有很多知识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
我不是专业研究碑文人员,可是在工作中也需要查找一些只有在碑文中才能找到的资料。所以经常到馆里观碑和求助那里的专家。有时在馆里复印一些碑文拓片,这些拓片都是用A4纸印的缩印版,文字小看着费劲,我便用稿纸按原碑的格式抄录下来保存。 这是一件需要细心,耐心,干燥无味又乐在其中的事。抄录时文字上下左右对齐,不允许抄错一个字或丢字,否则格式全乱。 通过抄写碑文,使其内容记得更清楚并加深理解,还可以学习书法练习写字,这种乐趣只有在抄录中才能独享其乐。 面对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如林的石碑,我独自站在碑前。 顺口冒出了几句: 静居深山亿万年,凿碑能记千载言。 莫道冷石孤自立,还有知音站在前。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22-03-03 04:59:15;
拜读欣赏学习了。
感谢茅老师精彩介绍、分享! 与石对话,观碑赏碑,其乐无穷! 请茅老师留下通联方式,或请加我微信18959892489 小叶。谢谢!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3-03 05:57:19;
欣赏了,茅老师研究精神可嘉,可敬!
![]()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3-03 08:27:36;
北京石刻博物馆,石刻石雕文化谢谢茅老师的介绍,学习了。
![]()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3-03 08:30:48;
欣赏了,谢谢分享!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3-03 09:08:32;
拜读了,谢谢。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3-03 09:29:50;
谢谢茅老师的精彩介绍!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3-03 09:44:49;
不舍钻研,学识无限。谢谢介绍!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3-03 10:14:34;
“ 莫道冷石孤自立,还有知音站在前”,专家、学者的爱好!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3-03 10:33:09;
茅老师求知、专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值得我们学习。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3-03 11:32:40;
钻研精神可嘉,谢谢茅老师精彩介绍!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3-03 13:34:18;
欣赏,谢谢分享!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3-03 14:20:58;
拜读了,美文流露了罗老师对比京石刻博物馆发自内心的深爱,谢谢你的精彩分享!我特别喜欢文末的刻章和诗!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3-03 14:21:14;
好文,拜读了!
![]()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3-03 15:21:13;
拜读,向茅老师学习!谢谢!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3-03 15:42:00;
谢谢茅老师的精彩介绍分享!
![]()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3-03 18:09:08;
茅老师站在专业角度观察文物不点,看出门道,而我们大都只能看些皮毛。谢谢茅老师的专业解读!
![]()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2-03-03 18:51:29;
欣赏了,为茅老师精彩介绍点赞!!谢谢分享!!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2-03-03 19:49:21;
拜读了!谢谢分享!
![]() 姓名:茅子芳; 时间:2022-03-03 20:30:08;
谢谢各位朋友关注拙文,您的留言是对我的鼓励,谢谢了!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3-03 21:30:34;
茅老师不仅是雕刻艺术大师,而且文笔也非常了得!欣赏茅老师的美文受益匪浅。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3-05 19:26:46;
拜读,欣赏了……谢谢茅老师精彩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095743;
今日22176;
昨日97115; 本页访问量:2769601; 今日38; 昨日157; 收录总数:10990387; 今日:5730; 昨日:31134;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