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二) 上海人文之始的由来与历史地位的奠定

“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二) 上海人文之始的由来与历史地位的奠定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2-02-05 查看次数:412; 复制本文地址
李金燕

图片总大小:1.1MB;最小图片:455KB;最大图片:684KB;


阿拉阳子说申道沪之(二)

上海人文之始的由来与历史地位的奠定

——淞泽文化遗址和黄道婆介绍

上海  李金燕

上海发现多处古文化遗址,除了上篇中介绍的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外,还有马桥古文化遗址、平原村古文化遗址、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崧泽古文化遗址、柘林古文化遗址等等。

经了解得知发行过参观券的有崧泽古文化遗址和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对上海发展影响比较大的有崧泽文化遗址和马桥文化遗址。

image.png

崧泽遗址发现于1957年,至今已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发掘、保护和研究。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至5300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因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一个地处上海西部腹地的普通村庄,却被誉为“上海之源”上海地区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在此发现,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迹在此起步;崧泽文化由其得名,中国古史因之增辉。

远古上海,濒临江海,湖泽众多,成陆很晚。距今7000年起,海岸东扩,陆地抬升,开始适合人类居住。约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人群来到上海,崧泽这样的水边高地便变成了先民的最初生活场所,上海地区的人类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崧泽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代代相续,生生不息,留下了几千年的文化堆积,这些堆积就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见证。

崧泽遗址博物馆长达半个世纪的考古成果:“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和“上海第一稻”;

“上海第一人”是一位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面部略显低矮,鼻根低平,跟东亚蒙古人相似。

2004年发现的“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地面式建筑,平面圆形,类似于后代的谷仓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糊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

1961年,崧泽遗址出土了上海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被称为“上海第一稻”。这是国内发现的首个稻谷遗存,为中国稻作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崧泽文化时期,鼎成为主要炊器,将釜和支脚粘合套接在一起,就成为了鼎,鼎的发明使食物烹饪更加便捷。甗(读yan)是蒸煮食物的一种炊具,外形像鼎,内壁有一凸沿承箅,箅上放食材,器身上有注水孔,崧泽文化晚期以后,甗成为环太湖流域主要的炊器之一。

这么多的第一充分证明了上海的人文之始,让上海进一步提升还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那就是宋末元初的黄道婆。

image.png

黄道婆(1245年—1330年),松江府人流落崖州生活了40年,跟黎族妇女学到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松江,教会家乡人先进的植棉、纺纱、织布技术,并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使松江成为全国棉织业中心,百年不衰,不仅提高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明清两代江南农村和城镇的经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随后,松江府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一跃而为中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而且孕育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数量不等的棉纺织品生产、贸易中心,这些中心共同构成了长三角城镇群的初步轮廓。

为了纪念黄道婆,上海地区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街道有十多处,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还发行过黄道婆纪念邮票和纪念银币。

埋藏在这片土地下的历史印痕,让人们恍悟:近现代的东方大都会,已有六千年文化兴衰历程,远古时代就曾是中国发达的文明中心。

 

草于2022年元月21日

 

 


编辑:张文革
目前,网友留言共2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2-02-05 07:51:37;  
纪念黄道婆发行邮票,纪念币,拜读上海李老师的佳作,谢谢欣赏,增长知识,虎年正月初五网站各位老师辛苦了!祝福寅虎年大吉!
姓名:熊斌; 时间:2022-02-05 07:57:12;  
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之繁华,自不必说,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却鲜有人知。因此,李金燕老师开辟的巜说申道沪》,充分挖掘其文脉渊源很有意义!值得关注和点赞!
姓名:杨建; 时间:2022-02-05 08:05:18;  
这是一篇我们从那里来的好文,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走向末来,谢谢分享。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2-02-05 08:16:20;  
上海是个现代化大都市,但其深厚的古文化历史也认人倾倒。感谢李老师的精采讲述,期待下篇!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2-02-05 09:26:21;  
拜读了,学习增知,谢谢李老师!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2-02-05 09:29:26;  
赏说申道沪,大涨知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2-02-05 09:58:25;  
跟着李老师的“说申道沪”,了解更多上海历史文化。谢谢!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2-02-05 10:07:20;  
大上海的历史渊源了解甚少,感谢金燕老师的专栏介绍分享!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2-02-05 10:39:39;  
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感谢李老师的详细介绍分享!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2-02-05 10:45:48;  
涨知识!谢谢李老师介绍分享!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22-02-05 11:05:16;  
我也是这几年跑馆加上网上搜索,现学现卖呢,不妥之处,或者是有多种解释的,各位老师们也可以提出来。
我这两年每年都跑上几十个馆,有的馆会去好几趟,不仅仅为票,更是让相关联的知识系统化。
休息日,家人有空就往交通不方便远的地方开车跑。
文字备备好,借合适的票图,根据票票上的内容,有时候向合适的券友老师请教一下,文字适当修改,打火上灶。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2-02-05 12:04:18;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上海的历史,也是那么古老,五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存。让人刮目相看。谢谢金燕老师!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2-02-05 12:27:28;  
拜读,欣赏了……谢谢李老师详细介绍上海古文化!……受教、学习、长知识……
姓名:朱炼炼; 时间:2022-02-05 15:15:24;  
券界上海古文化发掘第一人!
姓名:钟杰; 时间:2022-02-05 16:05:31;  
拜读,谢谢李老师介绍上海历史文化!学习增知。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22-02-05 16:49:37;  
六千多年的文化兴衰,发掘上海文化沿脉!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22-02-05 17:55:35;  
上海每一条马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海的历史,源远流长。上海的外滩有“十里南京路,半个旧中国”之称。谢谢阳子老师“说申道沪”。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2-02-05 18:17:02;  
大家多数知道的都是作为大都市的上海近现代的辉煌,李老师的“说申道沪”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远古时期的上海先民生活。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2-02-05 18:50:55;  
上海,五、六千年的文化底蕴,学习了,谢谢李老师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2-02-05 19:04:37;  
券界用文字系统介绍上海的人文历史,李老师是第一人!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2-02-05 19:50:20;  
光知道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还真不知道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谢谢金燕讲述!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2-02-05 20:20:25;  
拜读学习了,上海历史的溯源,让我对大上海深厚的文化渊源,有了新的认识。谢谢李老师!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2-02-05 20:58:55;  
李老师新年快乐!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2-02-05 22:20:04;  
上海的历史,还有那么深的文化渊源,确实是不知道。李老师的“说申道沪”,让我们更了解古老,有五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存的上海 ,对上海更有了新的认识,谢谢讲述!
姓名:陈捷; 时间:2022-02-05 22:51:00;  
欣赏了,谢谢分享!
姓名:王高兴; 时间:2022-02-06 13:52:33;  
谢谢李老师介绍!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527580; 今日937; 昨日11639;
本页访问量:2634001; 今日18; 昨日376; 收录总数:6555759; 今日:400; 昨日:578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