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券刊大观】-〖券刊大观〗: 《门票寻踪》(总第155期)之三十年前后券友收藏门券有哪些变化 |
三十年前后券友收藏门券有哪些变化 《旅游门票收藏》主编 单一星 (本文仅发于全国第20届门券展览交流群、无锡门票收藏(群)、“人说山西好风光”门票群、陕券协门券博览群、巴蜀门券交流群,欢迎转载) 我于1990年入“党”,加入门券收藏组织。加入组织以来,我先后参加“国展”活动及省、市地方门券交流会约百次。三十年过去,今天的券友与当年的券友比,有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以自己的经历,粗浅地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现在的券友获取门券信息的速度比三十年前的券友快得多。二三十年前网络不发达,信息闭塞,任何不利的信息都可以暂时瞒住,可以蒙人(等到大多数人获知准确信息时多半“黄花菜都凉了”)。举个我本人亲身经历的例子吧。2002年8月初的一天,我去天津参加该市首届纸制品收藏交流会(含门券交流)。那天,洛阳白马寺早期2*1硬卡套票(白色底版,一横一竖,这之前其市场价15—20元一套)首次在市场大数量出现,主人开价一元一套。我预感到此票“摊上大事”,原先价值保不住了。为了使该票价值不至于立马一落千丈,我当即掏70元将主人手上的六百多匹“白马”“赶尽杀绝”(此事在我的其它文章里提到过)”,随后在20天以后的哈尔滨“十三展”上我拿“白马”与券友换了一批票子(我的“白马”平均才一角一匹,换进来的票怎么说也要一两元一张,有的甚至更贵)。八月底回杭州时,一连几天我每天“放”出二十多匹“白马(那时通信交换是券友的交流的主要形式)”,不到一个月时间,“白马”放出了二百多匹,70元的成本不仅收回,还赚了一些。当然这是2002年的事。二三十年前信息闭塞,可以“糊弄”,今天不行了,再也无法复制当年的事情了。今天若是早上七点三十分有一千匹白马“闯”进天津卫,王述育厅长、刘津生副厅长等就会在七点三十一分将“白马”拍照,三十二分通过微信发向全国,三十三分全国券友都知道了。不用三分钟18元的白马立刻降到1元,“臭气熏天”。 任何票子一旦出了量其价格就会出现悬崖式坍塌,会比“三江并流”还“三江并流”。2000年杭州西博会那张对折型金箔门券,当时的市场价四五十元(00年的50元,抵得过现在的100元吧?)。2017年此券出量了,身价暴跌至两三元。再如:浙江金华双龙洞早期硬卡券(竖版蓝底)曾经是人们公认的高档券,市场价上千元。2019年浙江衢州许明鸣局长复出,他愿以1500元的高价向某券友买此票。可能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吧,那位券友竟然不肯卖。其实该票以前很少出现1500元成交的情况,几年前那位券友卖出的那张也没有1500元,何况现在门券收藏大环境不景气呢,但这位券友该出手时不出手(还在等它涨到1800元、2000元)。一两个月之后行情变了。山东贾强厅长弄来此票几十张,该票身价暴跌。开头几天,由于惯性作用,价格勉强在50—80元区间“撑”了几天(浙江台州徐彬局长是在这个价位买进的),后来就越来越下滑, 跌到10元一张(10元是两位数的最低值,再跌下去,9元、8元就是个位数了)(现在微信上此票出售也是10元,卖价10元,进价无疑是个位数)。短短一两个星期,“双龙洞”身价从四位数降到个位数,秤砣扔进大海里——直线下降,成了准“大路(作为浙江券友,我不忍心看着家乡的高档票混成这模样,不愿说出两个提土旁的字,故以“大路”二字代替)票”,惨哉(那位捂住不放的券友肠子悔青,保不齐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睡不好觉)! 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自古如此。在信息传送速度快到宋世雄式的“现场直播”的今天,无论之前多少稀奇的票子,如果大批出量都会塌方,捂不住也瞒不住(除非高手有魄力在票子刚冒头时就全部吃下,一手遮天,将其扼杀在萌芽里,否则就“稳”不住)。二三十年前信息封闭能够暂时蒙一阵,缓一下,今天则不行。今天的券友信息灵,上当受骗少。他们比当年的券友精明得多。 第二,券友之间门券收藏的距离在不断拉大。三十年前,大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起步。绝大多数是“贫农”,“下中农”很少,那时中农、富农还没有出现。那个时期是“人之初”,人们“性相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情)”渐渐难以“相近”,一次又一次的“习(展览活动、门券交流会、购票、拍买等)”,使得原本“相近”的人们逐步拉大距离,越拉越大。收藏者渐渐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地主的地位高于富农,依据之一是“地富反坏右”,五种成分“地”放在首位,跑“第一棒”),就像一个班级有好学生、中上学生、中等学生、中下学生、差学生一样。 “习相远”。导致“远”的原因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券友之间个人所花功夫不同。有的券友只是为了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在此前提下,他们收藏门券是被动的,有了票就收,没有就随它,他们不会或很少主动出击,至于掏钱买票在他们看来更是不可思议。多少年过去了,这些“同学”虽有进步但是进步不快,个别“同学”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少部分“同学”把门券收藏当作事业,他们勤奋、努力,不断进取。他们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钻劲、韧劲、闯劲(笔者文章中提到的实力型券友多半如此),他们愿意主动去跑、去找、去买、去挖,不惜大把扔“孔方兄”。这些“同学”成绩好,先是当课代表,之后当组长、班委会成员、团支委、团支书、班长、学生会干部,科长、处长、局长、厅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上升。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苏州莫洪发局长,由于工作关系,他有机会打长途电话,于是他经常主动与景点联系协商优惠价购券之事。只要景点同意,他就寄款过去。他邮购门券百发百中(没有联系,盲目寄钱,孔方兄“同志”怕是会肉包子打狗)。凭借这一优势他得到不少精品门券,他的努力让他“杀”光了全部数十位苏州券友,在整个江苏省也名列前茅,与陶刚厅长有得一拼。杭州黄革枫副厅长兼局长,每到周六就去收藏品市场“赶集”。他往往早于人们一两个小时到场,抢先“截”住他的“关系户”,喝“头口水”。一日三,三日九,小不可大计。日子长了,好票越来越多。黄副厅长虽然很少参加(基本不参加)浙江省以外的门券交流会,但是他能“全控”杭州门票市场,又舍得掏钱在券友微信群拍买好票,实力也不容小看(浙江的副厅长,杭州的局长不好当,敢揽“瓷器活”,没有“金刚钻”是不可能的)。湖南李亮厅长不止一次自掏腰包专门出省搞门券。外省不说,仅仅浙江省他就来过不止一次。他曾专门来到浙江鲁迅故乡绍兴市,在绍兴邱铁刚局长开车陪同下去绍兴冷僻景点买票。他搞来的浙江冷点票,有些连浙江本地高手都没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手们各有各的招。他们的努力,使他们不断甩开其他券友,越来越向门券收藏金字塔高峰靠拢。 如今券友的队伍分化比较厉害。位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毕竟是少数,券友们的收藏成绩全在于自身。努力到哪个程度,就位于哪个层面。 今天的券友收藏门券越来越专题化。今天,门券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多到人们再怎么收都收不完。显然,齐头并进、面面俱到不现实。切口小更容易集中精力,出成绩。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劳民伤财耗尽精力收藏全部门券,不如突出重点,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专题。二三十年前的券友收藏注重数量,今天的券友更注重质量。三万多张、四万多张、五万多张,三十年前的券友感兴趣,现在的券友并不在乎。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喜欢的专题有多少张精品票,有多少位能以一当十当百的“林冲”、“杨志”、“鲁智深”,自己的专题质量能提高多少。三十年前门券少,券友有点像“饿死鬼”,看见没有的门券就眼热,就想要(管它什么专题什么品相,收进再说)。现今的券友不再“饥饿”,很多他们没有的票,如果不是其专题票,设计一般且专题偏“弱”,他们不眼热,也不会买,而一旦看到冷僻的专题票,好票(哪怕是非专题的票),他们也会眼发绿光,恨不得一口吞下,拿不下来就会像宁波陈磊局长那样睡不好觉,“生病(宁波陈磊局长来寒舍四五次。第一次来看到我的三枚绍兴早期票他就拔不出来了。第二次来,他又买了我不少藏品,还问起这三张绍兴票,我说因为搬家,一部分票子放到三十公里外的余杭区瓶窑镇了。之后他一直惦记着这三张票,不搞到不肯罢休。他每隔一个星期来一个电话(先后来了四五个电话),让我去瓶窑把票子拿来,并开出高价。他说晚上老是睡不好,如果我不把票子给他,他就要生病。他说得我和我爱人都感动了,最后我拗不过他,专门去瓶窑把票子拿来给他了。朋友关系,这三张票我没有收他钱,他送了我一些票子,还送了当地土特产)”。基本可以这样说,现今的门券交流会,大部分券友是冲着专题门券或老票、好票去的,一般的票子收进多少他们无所谓。一次交流会,如果能搞到两三张称心如意的票子,盘缠开支就基本抵平了;搞到四五张好票,就赚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赚一个)。因此,检验券友参加一次交流会的成绩,门券补缺多少固然重要,而但更重要的看他们的专题票、精品、好票收进多少。 第四 ,今天的券友对门券品相的要求更高。前面提到,现在的券友更注重票子的质量。这个质量,既包含票子的稀罕度(早期票,流出少),也包含门券的品相。三十年前,是张票都会有人要。哪怕是撕进“肉”里的,缺胳膊少腿,有折痕的票,张三不要李四要,再差再烂的票也有去处,可以滥竽充数。今天的券友(“处长”以上有实力的券友)眼格高了,“最低级”票(见后文)休想混进他们的门券册子。 我们不妨把票子的品相按英语形容词的特点给它分级。票子没有折皱,没有撕破,我们设它为(英语形容词的)“原级(原级为“一段”,现在使用的“机打票”没有存根、副券,属于“原级”)”;有存根、有副券但在副券上打孔的票设它为比较级一(简称“比一”);没有存根,有完整副券(没有打孔)的票设它为“比二”(是“比一”票好还是“比二”好?各人各看法。笔者以为“比一”更好。我们不妨以“段”来统计:一张票子由存根、主体、副券三段组成,“比一”票有存根(一段)、主体(一段)、打孔的副券(半段),计两段半,“比二”票子有主体(一段)、完整副券(不打孔,一段),计两段,显然,两段半高于两段。当然,有些本身没有存根的票除外);没有存根,有副券但在副券上打孔(主体一段,打孔副券半段,计一段半)设它为“比三”。“比一”、“比二”、“比三”构成票子的“比较级”;而门券有存根、有完整副券(没打孔)且没有折皱,这就是人们说的全品相,它属于“最高级”。 “原级(主体“一段”)”票若撕破、剪角剪进到“肉”里,有折痕或污损,那是“最低级”了(英语形容词没有“最低级”一说,这个说法是我加上去的,相信大家明白其含义)。 一句话总结:“最高级(完整全品相)”三段、“比一”两段半、“比二”两段、“比三”一段半、“原级”一段,“最低级”一段以下(半段或零段)。 “最高级”票如果中间有了折痕,该降到哪一级?这得分情况而论,如果是轻微的软折痕基本看不出来(折痕越在票子的边上受损程度越低,越在中间越差),降到“比一”或“比二”差不多,如果是硬折痕,且折痕位于中间明显处,那就只能降到“原级”甚至“最低级”了。“折痕(特别是硬折痕)”是票子品相的“污点”,跟撕破、污损差不多。一旦出现,就“一票否决”,“入党”、“入团”、“参军”、“提干”、“评职”、“评先”想都别想了(这是我在我的其它文章里提过的看法,现在看法不变)。一张照相版的石林票,市场价约30元,如果该票拦腰对“折”,就只值三五元了(估计10元及以上没有人愿意买)。 山东贾厅长的复品,90%是“最高级”。与人换票或买别人的票,他只收“最高级”或“比一”票,“比二”及以下票子(不管有没有)一律不要。如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一样,分数很高把关极严。王述育、李亮两位厅长在微信上晒出来的票子全是“最高级”。几位厅长对门券品相要求的高度,目前大多数券友尚达不到,但门券收藏向好品相、全品相发展却是一股难以阻挡的潮流。 交流会上,高手们掏钱买的基本是“最高级”票(买来的票未必全是补缺,不少是调整品相,之前收进来的“原级”、“比较级”票,需要换血、调整),“比较级”、“原级”票子只能交换而难以卖钱(稀罕的早期票除外)。水往低处流,人却往高处走。随着门券收藏不断向纵深发展,券友手上“最高级”品相的门票所占(所有票子)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而“最低级”的通道将越来越窄。这是门券收藏的必然趋势(三十年前的券友很少有人会掏钱调整品相)。 第五,今天的券友不及三十年前的券友吃得起苦。三十年前,人们的工资收入低,经济条件差,外出活动盘缠花费节省。他们出门一般是乘坐著名的绿皮车(绿皮车是火车里的老“黄埔”)。乘坐空调车虽然舒服,但是其价格是非空调车的180%,人们肉痛,如果不是严寒酷暑,他们大多数舍不得坐。住宿一般也是普通的招待所,价格便宜。1992年杭州“七展”,许多券友住的是4元一床位的通铺;2000年南京交流会,券友们住的是浴室(几十个券友住一室,每床价位不到10元);2002年哈尔滨“十三展”,券友们住的也是招待所(三人间,每床位25元),与笔者同住一间的上海吴姓券友住了一晚后嫌贵,便脱离组织脱离“党”。他在附近一百多米处找了另一家招待所,四人间,每床位10元。在他的拉拢下,我们几个全当了“叛徒”(我在哈市住了五晚,前两天住25元,后三天住10元)。笔者参加过九次“国展”和一次国家级交流会,除去“七展”(在杭州家门口举行),仅有广州“十一展”、醴陵“十九展”两次住宾馆,其余的七次“国展”住的全是一般旅馆或招待所(每床价格没有高于40元)。住宿价格虽低但丝毫不影响门券交流,二三十年前门券交流的质量并不比现在低(那时的券友比较纯,没有今天这么复杂)。 与三十年前比较,现在券友的条件好得多,可谓“鸟枪换炮”了。如今的券友派头大,消费档次高。他们出行动辄飞机或高铁,连性价高的动车也达不到他们的“最低录取线”,至于“旧社会”的绿皮车(绿皮车在解放前就有),他们更是打死不坐。他们死也不肯回到“解放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坐车如此,住宿也相同,让他们住10元、20元的招待所或普通旅馆,他们情愿不参加活动。这当然与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收入增加不无密切关系。但有一点大家应该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大额盘缠是无法报销的,这些费用最终都会摊在门券上。门券主人的派头越大,买票券友所摊到的份额就越多。 以上是笔者对三十年前后券友变化的几点看法,看法很浅也粗糙,也可能挂一漏万。文章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券友批评指正。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35189;
今日61185;
昨日97115; 本页访问量:2769708; 今日145; 昨日157; 收录总数:11000321; 今日:15647; 昨日:31134;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