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券坛史料】-〖网站活动〗: 《我入党的那段难忘时光》征文(6)我为三线建设献青春 |
我为三线建设献青春 长春 朱龙淮
1970年4月15日,我作为一名下乡知识青年,被首批招工到三线军工企业国营第五五二三厂。我们先在军工企业国营第五二四厂实习半年后,就来到地处吉林省辉南县山沟里的五五二三厂,当时工厂基建还沒完工,当年的原则是先生产后生活,在宿舍沒有建成的情况下,我们就住进了临时搭起的蓆棚子,吃的东西也是从几十里外的县城运来的,有一句顺口溜:“喝的空山水儿,吃的高粱米儿,住的蓆棚子儿”,就说明了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我在三一○车间二班当副班长,班长是从军工老厂调来的老工人、共产党员张福同志。我们在张师付的带领下,紧张的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机器设备运到工房外,没有吊车,也没有插车,大家就凭大绳、撬杠、滚杠,把一台台设备拉进工房安装到位。我看到张师傅嗓子都喊哑了,工作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从心里佩服这位老共产党员,便积极配合他的工作。 不久,我被调到三工区(分厂)任首届团总支书记,并当选为工⺁首届团委委员。我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向身边共产党员学习”的活动,并组织了青年突击队,承担艰巨的生产任务。三工区的共青团工作受到了工厂团委的表扬,得到了工区党委的肯定。我还靠近党的组织,重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区党委通过外调函得到回复后,得知我在下乡期间是知青集体户长,出席过德惠县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担任大队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民兵营副营长,只因公社和大队“吐故纳新”整建党工作尚未结束,所以没有发展新党员,区党委决定将我纳入党组织的重点积极分子来培养。 1972年5月4日,三工区区部党支部召开了讨论发展我入党的支部大会,区党委书记郎惠敏和区管理组长薛殿业两位同志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党支部大会通过我入党后,我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作为新党员代表在入党宣誓大会上发言。 1972年9月15日,我被工厂党委批准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当年末设预备期)当时我己调到工厂办公室担任秘书和团支部书记。国庆节,工厂机关党委召开了隆重的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我与二十多名新党员一起,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还代表新党员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我表示:一定要为三线建设贡献青春,一定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尤其值得纪念的是,结识了与我同日入党和一起宣誓的总务科女党员张莉芳,我俩由于志同道合,由相互了解,到相互钦佩,到相互爱恋,两年后便结成了一对革命伴侣。 我成为共产党员后,把饱满的政治热情,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而且还在业余时间组织办公室团员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和马列著作,就连工厂党委副书记、军代表高奎荣同志有时也参加我们的学习。
1973年12月,在我入党一年之后,被工厂党委提拔为中层领导干部,担任三○九车间党支部的副书记。我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和车间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以身作则,攻坚克难,出色地完成了工厂下达的各项任务,被工厂评为先进车间。 回顾我入党的那段时光,是热情高涨、干劲十足的时光;是走向成熟、进步最大的时光;是青春岁月、值得回顾、终生难忘的时光。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38396;
今日64368;
昨日97115; 本页访问量:2769715; 今日152; 昨日157; 收录总数:11001057; 今日:16383; 昨日:31134;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