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刊大观】-〖券刊大观〗: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九)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九)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1-08-12 查看次数:486; 复制本文地址
长春市:张占芝

图片总大小:1MB;最小图片:88KB;最大图片:283KB;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九)

                            张占芝

 今天翻阅了《旅游与收藏》第21期,让我又有了写不下去的感觉。小报的内容不少,但几乎都是千篇一律,除了广告就是信息。新人也不少,但他们没有几位能坚持下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进入了门券收藏的圈子。问刘主编通讯录里的人现在还记得不?他也是一脸的茫然,当时很多人都没交流过。

  在第一版出现了两份小报的信息,其中刘主编对《卧游》的印象很深,不是这份报纸办得有多么出色,而是刊名起得太好了,我们这些门券收藏爱好者,除了亲自去拥抱大自然以外,其余的时间都属于卧游,特别是疫情发生的这两年,券友们都把旅游的天地放在了家里。

 另外一份是开封锅炉厂郭小才主编的《门券天地》,也不能说小报办得多么的出类拔萃,但是编者很努力,属于非常能折腾那伙的。实际上门券收藏的发展,这伙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现在这些甘于奉献的人也不可或缺。

  集友通讯录中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名字,他就是我们全国门券交流部的副秘书长吴志明老师,是我见过的门券收藏界的第一高人,一米八六的刘主编站在他面前都得略略仰视。他当时的通讯地址是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从年龄上判断玩门券时还是位学生。在醴陵的全国展,欣赏到吴老师鲁迅专题的佳作,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通讯录中随后出现了山东滕州王延安老师的名子,他也是我们烟标和门券的双重集友,门券的文庙专题玩的很地道,是专一收藏的先行者。刘主编本想在滕州举办的山东省门券交流会上能见到老友一面,但没有如愿。

 在第二版中,刊登了苏州杨伯芳老先生提供的江苏省名人故居、纪念馆的门券目录,我估计应该是按他自己藏品整理的吧,在当时内容应该是很丰富了,目前有的名人券也很紧缺。

 

 第21期也就这些可写了,可能有的师友觉得挺枯燥,但我认为这是门券收藏活动的发展历程,没有当时前辈们的努力,哪有现在的繁荣和将来的辉煌。

 


编辑:张占芝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0149590; 今日7272; 昨日68255;
本页访问量:2769723; 今日5; 昨日155; 收录总数:11005293; 今日:3130; 昨日:1748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