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一枚戏票的考证 |
一枚戏票的考证 前几天买了一枚很漂亮的老戏票,1955年摄影版。我喜欢摄影版的老门票,一个是当时照相机做为一种高级工具,使用的人还比较少,摄影版的门票也就因此而比较少见,图个稀罕。还有就是摄影版可以忠实的,不加艺术修饰的还原并把我们带进我们没有经历过的那个年代,寻找到不一样的感受。 这枚戏票正面的戏剧演出画面,看图案似曾相识,非常眼熟,左面有一列文字:此票只供苏联同志入场用。背面是五十年代的中苏友好标志及苏联文字,用了微信扫一扫的翻译扫描,翻译成中文——欢迎您光临著名的中国古典名剧,在歌剧舞台剧中度过青春时光。天津市人民文化之家。 像我这样的戏剧门外汉,如果票面上文字内容不全,大多数时候我是猜不出来的。只好冒昧请教业余时间热爱并精于戏剧文化研究的郑健强先生。郑先生立即回复了我,根据票面上的图案和已有文字翻译,应该是天津越剧团演出的《红楼梦》之《黛玉葬花》一折的早期版本。画面中两个人物应该是黛玉和宝玉(我顿时事后诸葛亮的一拍脑袋,难怪这么眼熟),黛玉的扮演者为天津市著名越剧旦角演员裘爱花,宝玉的扮演者是一级演员筱少卿。 郑先生还告诉我,天津越剧团的《红楼梦》比上海越剧团的徐玉兰王文娟版还要早几年,上海越剧团是1958年才在上海共舞台首演《红楼梦》,1958年以后,这部戏的人物扮相、服饰、舞台装置都有所改变。1962年的上越版越剧电影《红楼梦》上映后,全国各地的越剧团演出《红楼梦》基本上按照上越版得到了统一。 这时候,就轮到我发挥强项了,经百度搜索,查到裘爱花和筱少卿如下一些资料:
裘爱花,女,越剧旦角演员。1923年生于浙江嵊州。10岁入鲁家班学戏,工青衣兼刀马,师承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曾任原天津市越剧团主要领导职务。1954年,她在北京演出《红楼梦》。首场演出后,全场掌声雷动,在观众的极力要求下,她多次返场谢幕,场面极为感人。《红楼梦》在京一炮打响,盛况空前。几天后,欧阳予倩与她单独切磋了《葬花》一折,将自己的心得体验倾囊而授。 筱少卿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1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4年进嵊县后山新新群英舞台学戏,工小生,业师为竺基焕。科班学艺带演出6年后,进入尹桂芳领衔演出的戏班,任二肩小生达3年。1945年在上海、宁波等地挑班主演。1946年冬至1949年春在沪组织少卿越剧团。1949年7月~9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1950年春,加入“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到天津演出,从此落户津门。1953年剧团更名为天津市越剧团,她出任团长,并挂头牌小生。在天津越剧团主演过几十部戏。扮演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西厢记》中的张生、《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梁祝》中的梁山伯、《文成公主》中的松赞干布、《云中落绣鞋》中的石义等主要角色。1954年、1959年、1960年由其领衔主演的《红楼梦》、《孟丽君》、《文成公主》先后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 的赞赏和观众的热烈欢迎,产生轰动效应。2019年10月9日凌晨5时在天津去世,享年95岁。 至此,我手里这枚戏票就不仅仅是一枚戏票了,在郑健强先生和百度的帮助下,它拥有了灵魂,获得了生命,焕发了活力,还进入了册子。 衷心谢谢郑先生!!!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47233;
今日4916;
昨日68255; 本页访问量:2769722; 今日4; 昨日155; 收录总数:11004326; 今日:2163; 昨日:17482;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