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皖南记忆——齐云山 |
皖南记忆——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它方圆110多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加上周边的河、湖、泉、潭、瀑等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峻拔明丽的自然图画,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等汇成胜境,其最高峰海拔585 米,这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齐云山志》云:“一石插天,直入云汉,谓之齐云。”乾隆帝巡游江南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齐云山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古称白岳。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1981年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来到半山腰的“望仙台”处,据说这里是上古灵乙道人于此驾云成仙,因此此台成为道徒守望成仙之圣地。台上建有“飞云亭”一座,是俯瞰横江、远眺黄山绝佳之处,因此,明朝礼部侍郎程敏政为之赋诗曰“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当你驻足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地遥望横江之时,只见层峦叠翠、云蒸霞蔚、曲江碧水、田畴阡陌、绿叶红枫、五彩斑斓、一派美景,尽收眼底。在文人墨客中流传着“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
过了“望仙楼”就来到“桃源一洞天,神仙之福地”的“洞天福地”遗址景区,这里主要是天然的丹霞地貌,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栖真岩据说是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山东有名道士龚栖霞真人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的地方,宋元时期崖下建有初仙馆,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忠烈岩乃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这个寿字崖的黄色“寿”字,民间相传为慈禧太后手笔,所以俗语有云:“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岩下摸一摸,都能活到一百多。”慈禧一生虽然祸国殃民、专横跋扈,据说还是个孝女,为其母祝寿不仅书写“寿”字,还分别用满汉文赋诗曰:“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见,人是感情的动物,有其多面复杂性,慈禧亦应如此。其实,这个“寿”字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题,字体雄浑遒劲,饱满圆润,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与周易卦数相合,阐阴阳和合之理,寓“九九归一,六六大顺”之意。
过了“一天门”,就来到了“真仙洞府”景区,这里三面如围城,相连如城垣,坠石悬崖,崖间幽洞累累,有八仙洞、观音洞、真仙洞等等,就洞建宫宇,洞均凿于数百丈高的悬崖底部,崖顶无论晴雨,总有泉珠散落,形成薄薄的水帘,世人俗称“珍珠帘”。这些洞内均有神像,供奉香火,祀各路神仙,统称“真仙洞府”。古今文人墨客如朱熹、徐霞客、曾国藩、郁达夫等纷至沓来,他们以千尺丹霞为纸,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佳句名篇,或隽刻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成为雄冠江南的齐云山石刻群,所以说这里是齐云山景观精华所在。
太素宫位于齐云山齐云岩,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原名佑圣真武祠。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敕建,并赐名“玄天太素宫”,迅速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有中国第一风水宝地之称,由此确立了齐云山道教名山的地位!齐云山道教属正宗一派,尊“老子”为教祖,供奉真武大帝,讲究阴阳五行,宣扬丹鼎符录,祛魔祈福,崇信炼丹登仙,追求生命的永生,可以住宫观,可以有家室,非斋期不戒酒肉,授徒传教,父不传子,俗称“火居道士”。
小壶天,洞门呈葫芦形,上有“小壶天”三字,洞内开阔,为历代道士论道炼丹处所。一侧为石窟,按图索骥,隐隐约约可看到一些神秘的印痕,据说是恐龙的足迹,没想到在此还可寻远古遗迹,发思古之幽情。另一侧为百米深的渊谷,飞鸟不渡,颇感凶险,自然不敢探身俯视,崖壁上还刻有“飞升所”等字,据传就是道士羽化成仙的地方。
玉虚宫殿堂由三座牌楼石坊组成,以红色砂岩镌刻。四柱三层楼阁式的“玉虚阙”居中,四柱二层楼阁式的“太乙真庆宫”和“治世仁威宫”分立左右,雕镂精细,结构精巧,巍峨大气,风格独特。特别是道观建筑与丹霞崖洞自然相嵌,浑为一体,其深藏外露之间,可谓藏得玄妙,露得精巧,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玉虚宫左侧有一块7.6米高的巨碑,矗立在石赑屃背上。碑的正面载有江南才子唐伯虎所撰的《紫霄崖玄帝碑铭》;背面刻有广西布政史李迅撰文的《紫霄崖兴建记》。唐伯虎一生书画无数,但只写过这块唯一的碑铭,今天能一睹风流才子唐伯虎500年之前的碑刻真迹,何尝不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他所说的“黄白游”,“黄”即黄山,“白”指白岳齐云山。而如今有些人歪解他老人家的“黄白游”诗句,说“黄”泛指为黄金,“白”泛指为白银了,未免太庸俗了吧。 山水形胜的齐云山,一直以来就是一座世人寄托美好愿望的“福寿”之山。 正是:山似香炉云似烟,云漫仙地雾满山。 焚香袅袅瑞气绕,钟鼓声声梵音传。 福地洞天堪灵秀,白岳神峰彩云间。 玉观参拜心虔诚,清净无为仰慕仙。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52044;
今日9723;
昨日68255; 本页访问量:2769724; 今日6; 昨日155; 收录总数:11006092; 今日:3929; 昨日:17482;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