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门券旧影中的北京大街——“券影”长安街(九) |
“券影”长安街(九)
我们回到长安街继续西行,首先来到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建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它的建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 1979年,皮尔·卡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内部时装秀。 北京民族饭店是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原名长安饭店(周总理改现名)。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民族饭店腾空,国务卿黑格及随行人员、记者团均住在民族饭店。
民族文化宫对面是佟麟阁路。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而命名。佟麟阁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北起复兴门内大街南,南至宣武门西大街,全长1500米左右。 佟麟阁(1892-1937),满族 ,原名佟凌阁(因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此后就沿用了下来),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193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 当日日军在村子里设下了埋伏,其中有两挺机枪就架在屋顶上。当佟麟阁将军率领部分退下来的学生兵途经时村的时候,日军突然开火。 佟将军头部中弹,当场牺牲。遗物有一架照相机、金链子、怀表。时年45岁。 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严谨考证,证实佟麟阁将军殉国的具体地点位于丰台区南苑时村路(赵公口桥南,光彩路中段路西处)。 距佟将军殉难地向南约100米处确认为是曾经掩埋上百名29军战死士兵遗骸的地点。 图为佟麟阁墓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各界将寄厝北新桥柏林寺内的佟麟阁将军遗体移至八宝山忠烈祠。1946年7月28日,葬于香山脚下北正黄旗村。 2014年9月底,北京市丰台区的南顶中学正式改名为北京佟麟阁中学,以纪念这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 新文化街与佟麟阁路相交。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位于新文化街45号,成立于1908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8年7月改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在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护送奉系军舰侵入大沽口并开炮轰击,国民党守军死伤十余人。 事后日本联合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帝国主义国家,八国公使团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北京学生非常愤慨,纷纷集会抗议。 1926年3月18日下午,在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始人李大钊领导下,组织了北京各界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游行示威活动。
游行群众数万人先在天安门前集合开会,然后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示威,要求拒绝8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无理要求。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长刘和珍走在队伍的前头。但当游行群众刚到执政府门前,预先埋伏的军警竟开枪,当场枪杀游行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图为遇难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1926年3月25日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猛烈地抨击反动派。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31年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师生筹资在校园的西小院为刘和珍、杨德群二烈士立碑。 段祺瑞(1865年——1936年),生于安徽合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文化胡同位于新文化街西段往北。1920年至1924年,李大钊一家居住于此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1917年12月,章士钊推荐李大钊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五四运动中,李大钊与陈独秀同是领军和核心人物,号称南陈北李两巨人。 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从北大红楼走向天安门,掀起了五四运动。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1918年,毛泽东首次来北京时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在北京东交民巷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被处以绞刑。 现长椿街有长椿寺,在清朝长椿寺旁有妙光阁。妙光阁在乾隆时倒坍,嘉庆时重建,改名浙寺。 李大钊烈士遗体曾先后在长椿寺和浙寺停厝。浙寺已拆除,现长椿寺为宣南博物馆。 李大钊灵柩在浙寺停灵六年后,1933年安葬于香山脚下万安公墓内。 1950年,北大的老师学生们在李大钊办公室的原址上建起了“李大钊纪念堂”。在北大红楼里找到了李大钊曾经用过的两个书柜,并将书柜原样摆放回了原地。
李大钊故居位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58年7月1日建立故居纪念馆。 下集我们还是回到长安街上,从复兴门西行。
本文部分门票由马明言老师提供,作者在此表示感谢!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69348;
今日26994;
昨日68255; 本页访问量:2769863; 今日145; 昨日155; 收录总数:11013253; 今日:11083; 昨日:17482;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