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看保定雕塑 讲靴城故事(13)白求恩 |
《白求恩》 唐县白求恩纪念馆白求恩像 唐县军城晋察冀军区烈士陵园白求恩像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远万里,来华助战,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边区人民同甘共苦,忘我工作,不幸以身殉职,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文章《纪念白求恩》,使他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模范根据地,白求恩的到来,对于缺医少药的边区军民无疑是雪中送炭。他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日热情。白求恩根据游击战的特点,组织医疗队到前线进行巡回医疗和战地救护。他遵照聂荣臻司令员指示,组织东征医疗队,转战冀中,哪里战斗最激烈,白求恩就奔向哪里。他倡议并参与筹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冀中,白求恩战斗的地方主要在保定的唐县、完县、涞源等县,1939年11月,白求恩因給伤员做手术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在唐县黄石口村与世长辞。白求恩牺牲后,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 摄影家吴印咸拍摄的著名照片《白求恩抢救伤员》 《白求恩抢救伤员》照片中的小庙位于保定涞源县孙家庄。让我们通过小学语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来重温发生在这里的感人故事: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給伤员做手术。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給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一幅照片,一篇课文,表现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群雕》 《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群雕》坐落在保定市顺平县神南镇境内的白银坨景区。在抗战时期这里是晋察冀军区和冀中军区的后方基地,建有兵工厂、后方医院、白求恩卫生学校,1941年秋,白求恩卫生学校师生在这里遭日军包围,经殊死搏斗,150多名白校学子和部分后方医院医护人员及伤员惨遭杀害。2010年6月29日,白银坨景区修建落成了《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纪念广场群雕》,以缅怀白校学子和抗日英烈,弘扬白求恩精神。 在“白校学子遇难烈士纪念馆”的展览中讲述了白校学子遇难经过。 1941年9月,冈村宁次集中7万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歼灭抗日主力,包围冀中兵工厂和后方医院以及白求恩卫生学校。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带领的指挥机关700多人,冀中军区后勤部300多人,白校200多名学生和附近百姓3000人被围在了花塔山上 ,杨成武等人商议后决定,向西北方向山谷梯子沟突围,花塔山下的两侧日军已拉开战线,杨成武边指挥队伍行进边观察地形,发现日军朝石家庄子方向开进,那里驻扎着后方医院和300名伤员,必须解救出来,白校政委俞中良赶来请求任务:“我们这些学员都懂医学护理,现在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去吧!”,杨成武最后决定,白校学员中抽调一部分骨干跟三区队帮助后方医院转移。三区队和白校学员带着后方医院的伤员及医护人员终于赶上了大部队,4000多人陆续冲出梯子沟。 杨成武打算把这几千人转移到狼牙山背后,可是白校学员们的体力已严重透支,后方医院的伤员也无法跟着大部队翻山越岭,最终决定不跟大部队撤离,准备南下向完县转移,这些人正在道士观山上休息,忽然有人喊:“山上有鬼子”,还没等大家组织撤离,敌人的机枪就扫射过来,随后,敌人狂叫着端着刺刀猛扑过来,大家冒着密集的子弹突围,来不及撤退的白校男学员奋起还击,与敌人拼起刺刀,伤员们支撑着身躯同敌人厮打在一起,滚下山谷,而手无寸铁的女学员们用石头砸,用手抓,用脚踢,用嘴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除部分学员突围外,其余同志都壮烈牺牲,其中有白求恩学校学子150名。 白银坨的秋天,满山的红叶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它红的让人刻骨铭心,它红的催人激扬奋进,我们知道了白银坨的红叶为什么这样红,那是白校学子们的鲜血染红了它。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169451;
今日27097;
昨日68255; 本页访问量:2769863; 今日145; 昨日155; 收录总数:11013325; 今日:11155; 昨日:17482;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