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刘老说券(164)打油诗讽刺白字先生的传说故事

刘老说券(164)打油诗讽刺白字先生的传说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1-05-24 查看次数:405;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刘铭元

图片总大小:90KB;最小图片:90KB;最大图片:90KB;


打油诗讽刺白字先生的传说故事

刘铭元

  再次欣赏这枚“中国文字博物馆”门券(见照片),使我想起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语文界习惯称“六六社论”。它的发表宣告新中国汉语规范化工作全面展开。50年后,200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继续奋斗!”的文章。文章指出“六六社论”提到的“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有些依然存在。比如报刊上错别字随处可见,电视屏错别字时有发生。现在这种现象还有些仍然存在,今把《打油诗讽刺“白字先生”的传说故事》讲给朋友听。

SS:网站文件:1621755073626644.jpg;原始文件:文字博物馆门券_副本.jpg

  某年某日,清朝康熙皇帝,由几位学士大臣陪着外出游玩,途中,皇帝指着路边的一尊石人问为何物?一翰林学士抢道:“仲翁”。其实这石人应称翁仲,康熙是明知故问,本想活跃一下一路死气沉沉的气氛,没想到这位大学士居然把“翁仲”说成“仲翁”,皇帝感到非常扫兴,于是写下了一首打油诗:“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作判通。”此诗通过每句有意颠倒用词,将错就错,把“翁仲”也故意写成“仲翁”,把“功夫”写成“夫功”,把“翰林”写成“林翰”,把“通判”写成“判通”,增强了讽刺和挖苦的效果,令人捧腹。那位大学士“林翰”捧圣旨谢主龙恩到江南赴任“判通”去了。

  还有一桩:有位身体不适的女婿想杏果吃,于是拜托丈人买杏果,误將“杏”字写成了“否”字。岳父看后很恼火,去街上买了几斤杏果,托人带去,并附打油诗一首以讽之:“听说贤婿要吃‘否’,害的老汉满街走。捎去一些小黄杏,不只是‘否’不是‘否’?”语言讽刺味很浓,意境更风趣逗人。打油诗幽默而又通俗,使人过目难忘。

  这些笑话,可能是虚构的,都是讽刺那些把字写错的人。但当今社会中,有些人也常有读错字的现象,如將“酗酒”读成“凶酒”,“负隅顽抗”读成“负偶顽抗”、“推荐”读成“推存”,“匿名信”读成“若名信”,这些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现代版“白字先生”。撰写这篇文章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当“白字先生”,对我们常写文章的券友也要引以为戒。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312571; 今日6277; 昨日7321;
本页访问量:2629553; 今日399; 昨日494; 收录总数:6513032; 今日:3187; 昨日:402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