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佳券赏析(55)这个小院有故事

佳券赏析(55)这个小院有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1-04-28 查看次数:540; 复制本文地址
刘振林

图片总大小:1.3MB;最小图片:55KB;最大图片:831KB;


1617938696723799.jpg

这个小院有故事

秦皇岛  刘振林


我比较喜欢编辑叙事性的券集,因为这种券集创作方法可以跳出门券图案内容的局限,将静态的券品变为动态的券品,通过拓展可以使券集的主题更加深化。但这种创作方法需要作者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券品的内涵潜力。这就要求作者除了关注券面的显性内容(即券面上明显的图案与文字等)与创作券集的主题明显相关的门券之外,还要注意发掘那些显性内容似乎与券集主题联系不大,但其后面的隐性内容却与之存在密切联系的门券,并合理地加以运用。如果运用得好,甚至会使人产生出乎意料之外,却尽在情理之中的效果,从而更能增加券集的感染力。

下面是一枚老舍纪念馆的明信片门券。这枚门券正面(图1)的主券部分为老舍纪念馆所在的老舍故居的摄影图片。该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1950年初老舍先生购置了这所北京普通小院。他在这里生活了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所有作品。1984年5月“老舍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老舍故居”及其藏品由老舍先生的家属捐献给北京市。1999年2月1日老舍纪念馆在这里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门券正面的副券部分,上部为老舍先生的一幅头像,下部是黑体的“参观券”三个大字及票价、开放时间、简要地址等文字信息。门券背面(图2)的主券部分为一枚标准的牡丹邮资明信片,副券部分则是以先生的散文《要热爱你的胡同》手稿为背景的另一幅先生的头像及少量说明性的文字。

 图片1.png

图1 老舍纪念馆门券正面

 图片2.png

图2 老舍纪念馆门券背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这枚门券的显性内容,将其作为名人、文学、民居等专题的素材均是切题的。但就我的收藏而言,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方向。于是我就决定挖掘一下这枚门券的隐性内容,看能否将其开发成自己主集方向的有用素材。经过查询相关资料,竟然有了两个方向的收获。

其一是可以将其开发成菊花专题的备用素材。老舍先生1956年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养花》的散文,通过描写养花的过程和乐趣,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篇散文多次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因而广为人知。在散文的最后,老舍先生写道:“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一家人爱菊之情溢于言表。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女士是一位画家,深得齐白石和于非闇两位国画大师的真传,而菊花又是她最拿手的绘画题材,199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菊花作品谱录《胡絜青百菊图》。在书的前言中,她写道:“在花之中,我对菊花有特别的偏爱。//我是北京人,是满族人的后代。北京旗人有养菊的传统。北京气候适合养菊……//种菊要有一定的知识,要付出巨大的劳动,由小芽到大花,经历四季,很辛苦。夏季遇暴雨,全家总动员,连夜抢救。有一年雨大墙塌,砸死上百盆新大单瓣菊棵,一家人悲伤了一礼拜(注:这和老舍先生散文中写的是同一件事)……//菊是我的写生对象。我用重彩双勾工笔技法把我一生养过的菊花品种一一记录下来,共得一百幅。//菊是我的爱。//这套菊花谱便是爱的化身。”老舍先生及其夫人种菊、爱菊、写菊、画菊的故事都发生在门券上的这座四合院中。可以想象,那时每到秋季这座四合院就会成为一座“菊花小院”。于是,门券上的这座小院就成了联系菊花和一对名人夫妇的媒介,这枚门券自然也就成了菊花专题的重要备选素材。

其二是还可以将这枚门券开发成柿树专题的备用素材。1954年春天,老舍先生在这座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上就缀满了红红的柿子,使得小院更具诗情画意,胡絜青因此将小院雅称为“丹柿小院”。柿树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树种,清初的园艺学家陈淏子在其所著的《花镜》一书中曾说:“古云‘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少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餐;七、落叶肥厚,可以临书。’”这段话将柿树的优点总结得非常全面。到了今天,虽然可用于园林绿化美化的树种资源大为丰富,但柿树依然是庭院绿化美化的最佳树种之一,而这座“丹柿小院”加之名人效应,也就成了柿树美化庭院的典型例证。这枚门券也可以因此而成为柿树专题的备用素材。

    当然,利用门券的隐性内容编辑券集时,券集的说明文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用简要的说明文字将门券的隐性内容与券集的主题合理的联系起来,避免有牵强附会之感。而一旦门券的隐性内容被合理开发和利用,门券也就变得更加活跃起来,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而开发门券隐性内容的有效手段,便是利用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这也更会激发集券人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显示集券增知的效应。

编辑:张宝贵
目前,网友留言共2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1-04-28 05:56:21;  
研究真细!欣赏了,谢谢精彩解析!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1-04-28 06:01:03;  
一篇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文章,对我们发现、研究与利用门券隐性内容制作展集颇具启迪。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1-04-28 08:53:13;  
受教了,很受启发。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1-04-28 09:13:50;  
谢谢刘老师的精彩解析!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1-04-28 09:52:15;  
深入挖掘门券背后的故事,有利于文化内涵的扩展!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1-04-28 10:34:48;  
学习、赞赏!谢谢分享!
姓名:王学增; 时间:2021-04-28 10:38:28;  
学习欣赏了。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1-04-28 10:40:51;  
欣赏了,谢谢精彩分享!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1-04-28 10:50:19;  
学习欣赏刘老师文,拓展思路,颇受启发。发掘隐性内容,丰富门券信息,集券文化涵量更高,也更吸引人。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21-04-28 11:18:39;  
谢谢刘老师的精彩解读!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1-04-28 11:20:21;  
学习欣赏刘老师文,拓展思路,利用门券的隐性内容编辑券集。谢谢精彩分享!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1-04-28 13:22:30;  
受益匪浅!
姓名:钟杰; 时间:2021-04-28 14:36:08;  
一篇探究门票文化的佳文,学习了,谢谢刘老师!
姓名:俞无畏; 时间:2021-04-28 15:08:06;  
深入发掘门票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元素,使藏券硏券者进入了更高的境地。欣赏刘老师好文,获益良多。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21-04-28 17:49:29;  
学习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1-04-28 19:02:00;  
一篇研究性强的文章,受益、学习了!
姓名:李荣; 时间:2021-04-28 19:20:17;  
欣赏好文,饶有兴趣。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1-04-28 20:17:49;  
刘老师真是研究到家了。一篇很有启发性的佳作,拜读了。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1-04-28 20:37:37;  
一张门票一篇佳作,欣赏刘老师的佳作,别有味道。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1-04-28 20:40:51;  
学习欣赏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1-04-28 21:11:47;  
刘老师的思路很有益处,值得借鉴。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1-04-28 21:42:45;  
拜读,欣赏了……谢谢刘老师分享!……由表及内的不断延伸,使门票的欣赏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令人叹服……
姓名:陈捷; 时间:2021-04-29 08:42:28;  
欣赏了,谢谢分享!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642237; 今日5077; 昨日19528;
本页访问量:2636745; 今日23; 昨日356; 收录总数:6590919; 今日:521; 昨日:358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