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刊大观】-〖券刊大观〗: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二)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二)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1-06-03 查看次数:406; 复制本文地址
长春市:张占芝

图片总大小:875KB;最小图片:118KB;最大图片:315KB;


                      我们的办报之路(十二)


                         张占芝

 写这样的连续的文稿,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我计划每一期小报写一篇,但是发现从第十二期开始进入了平庸阶段,热心的人就那么几位,而且反复的刊登自己的广告。这也和近来的门券收藏界差不多,高潮期参与的人也多,平时对门券看得很淡的人,也有可能在这段红火的时候来凑热闹。

 有的师友可能会发现,在小报上游览图的内容可不少,但不能说这项收藏比门券强多少,原因就是集图的朋友重视自我炒作,把各种地图信息传播进来。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对的,有不少原本不集图的,也不知不觉的靠拢了过来。试想我们集门券的,在人数上有很大的优势,但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主要原因愿意做奉献的人太少了,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打转转,门券收藏的整体会更好。

              img13819.JPGimg07336.JPG

 我注意到从十二期开始,有几期都是用剩余烟刊的背面印的,可见当时的办报条件多么的艰难。洪利老哥向我诉苦说,他开公交车的时候,每天都得下一次馆子,不然一天的工作挺不下来。为了节省点钱办报纸,他到饭店每顿只花两毛钱,一毛钱的饭加上一毛钱的菜,几乎每次都是炒干豆付。把饭菜端上桌后,首先往菜里倒些免费的酱油,然后再把饭菜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吃饱。

 我听了他的叙述有些不以为然,吃这么多苦都是怪自己啊,有句俗话: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当时有条件为什么不利用呢,也太正统了吧!那个阶段我也在洪利老哥的车队开公交车,当时的饭店都是国营的,公交职工和饭店的工作人员都相互利用,饭店的人主动和车上的人打交道,图的是个方便,自己和家人坐车都是免费的。我们公交的人到饭店都装做不认识,把自制的白纸条递过去,对方就心领神会,保证让你一次吃个夠。如果是吃冷面,面的下面藏的都是牛肉。

img15203.JPG

 在十二期上,出现了辽宁省博物馆和纪念馆的一览表,这并不能证明那个时候集馆券很时髦,而且是恰恰相反。有过那段经历的师友应该记得,开始集门券的时候,大多都是以集公园和风景券为主,关注馆类券的并不多。几十年过去了,形势稍稍有了变化,现在绝大多数师友开口闭口都是馆居呀,红色什么的。但还有一部师友没忘初心,把风景券放在第一位。

img06303.JPG

 在第十二期第二版的下边沿,主编还没忘记写上一句话“本刊为信息刊物,以快为主,油印质量不高,无收存价值,所以欢迎各地集友广为传阅。”怎么样,这段广告语挺时尚吧,时刻不忘办报的宗旨,更好地为券友服务。我也注意到,在这里还称集友,是洪利老哥用的是烟标收藏界的称呼,还是当时没有券友一词,我一时还无法考证。

img32656.JPG

 在第三版的通讯录中,出现了吉林四平孙国海的名字,他是洪利老哥在烟标收藏界的铁杆朋友,当初长春的刘洪利、延吉的南寿男、四平的孙国海被称为吉林省烟标收藏界的三驾马车,两位外地好友大力支持主编办《东北烟标》报多年,是不可多得的知心朋友。本来孙哥集的东西和旅游收藏靠不上边,但为了能和洪利老哥一起玩,他选了一项旅游图鼓捣起来。有好几位烟标界的朋友都是这么做的,可见主编当时的凝聚力有多强。

 在通讯录中有单一星老师的名字,据说他是一位人民教师,上次的湖南禮陵交流会上我们还见过面,由于时间很仓促,没有过多的交流。虽然单老师现在还在坚持收藏门券,与当年那个热度相比,还是冷却了很多。

 今天先写到这里,下篇和我一起进入第十三期。


编辑:张占芝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4093539; 今日3072; 昨日20570;
本页访问量:2662554; 今日12; 昨日283; 收录总数:6992313; 今日:405; 昨日:374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