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佳券赏析〗: 彰显文化神韵的门券

彰显文化神韵的门券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澄城县博物馆门券欣赏
显示日期:2010-01-24 查看次数:520; 复制本文地址
陕西:刘伟章

 

收集到澄城县博物馆的门券,是在我第五次到该馆后才得到的。

说起来非常可笑,前两次我一直在其侧门前徘徊(注:其侧门修得一点儿都不小家子气),并不断地抱怨,虽然澄城地处偏远,即便是很少有人前来参观,也不应该整天紧锁大门啊。

后经过观察及打听,确定了其正门的位置,但去了几次均因种种理由没能进入参观。临回来的最后一天早上,我又匆匆赶往该馆,终于见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门券。

一拿到手,我便被其精美的设计深深吸引住了。

该券为铜版纸印刷,券面规格为153㎜×70㎜,主图为该馆2008年10月开馆之日的场景图像,并书有“澄城县博物馆”字样。除像其他门券一样印有“门票”、“当日有效”等基本字样外,右边还印有对参观者的要求——“爱护藏品,言行文明”,以提示游客文明参观。同时在券的左右两侧都不间断地嵌有澄城县博物馆代表文物藏品之一的“与天无极”瓦当图案(为秦汉时期遗存),体现了澄城特色,也间接在券面上阐明了该馆的地域特性。

在澄城县博物馆中,珍藏着许多宝贵的文物,金代大铁钟上所铸的简体字,将汉字简化的历史提前到了800多年前;在国有文博单位中,澄城馆收藏的拴马桩数量最多,被专家誉为“石雕艺术的奇葩”;其中,馆藏的尧头窑陶瓷以其精湛的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透射着珍贵的民族艺术气质、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的艺术精神的澄城刺绣、醍醐皮影、手绘门帘等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以在该券背面的正中央,印有醒目的“四鸟绕日”金饰图案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将该标志印上门券,也显示了澄城将全力以赴做好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信念。

(门券背面)

在文化遗产图标的左右,是两幅非常有灵性的图片,它表达了“文明观看,禁止触摸”的意思,但用图片代替了文字,大大增加了该券的灵气与美感,使整个券面不再死板。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视觉方面的享受,使券面也有了一股生机与活力。

门券背面的左右两边,印着“文化休闲,品味文化”的字样,读起来似乎有些拗口,个人认为把“文化休闲”改一改好像更合适。比如把它改为“观古赏今(内有当代发展与规划展厅),品味文化”,或“品味文化,收获启示(动力)”之类的意思似乎更为恰当,也符合博物馆让人参观的初衷,且“文化休闲”也有不够严谨之嫌。

许多门券都是重视设计正面,而背面往往被文字简介或广告所覆盖,而澄城县博物馆的门券,背面以对称的设计形式蕴含了许多丰富的内容,文化气息十足,同时,精美、对称的设计给人视觉上以极强的美感。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地区的“形”的话,那么文化就是这个地区的“神”,不管是展厅中珍贵的藏品,还是门券的设计本身,都犹如给我们的灵魂赶赴了一场“文化盛宴”,这也与澄城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演进中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相得益彰,真是一枚不可多得的佳券。

(拴马桩展区)

【编辑: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0-01-24 07:06:26;  
伟章好文笔,把一个县级博物馆描绘的淋漓尽致.
谢谢!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0-01-24 10:20:57;  
好文章,学习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0-01-24 11:24:36;  
第一次见到此门票。好!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0-01-24 16:15:05;  
好票票,羡慕!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0-01-25 11:46:36;  
背面设计有特色,文字解读有灵气。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0-01-27 16:44:32;  
好文章,好门券,羡慕!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3945; 今日1316; 昨日20568;
本页访问量:2658384; 今日11; 昨日282; 收录总数:6921144; 今日:223; 昨日:657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