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老家卫辉觅古迹 |
老家卫辉觅古迹 罗斌林 河南省卫辉市是我的“老家”,这里曾经是我的祖先生活过得地方。老辈人曾经居住过的县城曾经叫汲县,现在改叫卫辉市了。历史上的卫辉不单单指汲县这片地方,它曾经叫卫辉路、卫辉府,管辖着五至十余个县。汲县,为豫北历史悠久的县城。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为畿内牧野地,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郡治(汲郡)、州治(卫州)、路治(卫辉路)、府治(卫辉府)和道治(豫北道、河北道)所在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1988年10月,撤县设立卫辉市。卫辉是国内名不见经传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迹遗址众多。其中比干庙、望京楼两处古建筑遗址最为有名。 河南汲县(卫辉)城老照片 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比干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比干(约公元前1110年—前1047年),牧野(今河南卫辉)人,因封于比地,故称比干,也称王子比干。
河南卫辉比干庙 比干画像 比干是商王文丁的庶子,商王帝乙的弟弟,商纣王帝辛的叔叔,是殷商王室的重臣。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授以少师,辅佐哥哥商王帝乙。此后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帝辛二十九年(公元前1047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 比干作为商代帝乙的弟弟,被封为相臣。帝乙病亡,纣王继位,比干以相位辅佐,励精图治,殷商王朝日益富强。但纣王随及沉迷于酒色之中,重用奸臣,疏于忠相,殷商王朝又迅速走上颓败之路。因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传说比干死时,被纣王挖出心肝,血染摘星台。为了纪念比干的忠心,殷都朝歌的摘星台(河南淇县)后改为摘心台,上面建造一座石坊,上书“忠烈坊”三个古朴苍劲有力,中间石柱上刻悲壮的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是对比干最好的赞词。据说比干被剖心后,经神人指点,南行70里,到新地之乡即可换心,但途中不能与人说话。 比干走到半路,遇见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空心菜,那菜个个无心,便问:“这无心菜能活吗?”老妇人狠狠地说:“人无心当死,却还要活,何况这菜?”比干气的七窍流血,当即倒地而亡,瞬时,天怒地怨,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覆盖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一个沙丘,就是天葬的比干墓。 “忠烈坊” 上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 下联:惨也酷也悲也伤也 比干墓原为一抔黄土,占地五亩之大,前来观赏凭吊的人可直接走上墓顶。1994年林氏后人捐资拉起了一道青石券。 周武王灭商后,率领大臣专门到此封土祭典,镒比干为忠臣,并亲笔题了墓志铭,表达敬仰。 武王灭纣后,在太行山的森林里找到了比干夫人以及儿子,因她们避难时靠森林里的果子当粮食才得以生存。所以,武王就赐于林姓,封他为林穆公。也就有了天下林姓自比干一说。比干庙里还有世界各地的林氏会的捐助。现在,每年的春天,林氏的后裔,都会有代表来这里祭祖。 比干庙主殿供奉着林氏太始祖比干的座像 比干庙东配殿中间供奉着林氏始祖林坚塑像。林坚出生于公元前1029年,为比干之子。周武王灭纣之后,赐为林姓,命为三监,封公爵。 林氏始祖林坚塑像 望京楼: 位于卫辉市古城内东北隅有座望京楼。 整修前 整修后 望京楼又名崇本书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成为全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建筑之一。2006年05月25日,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京楼高33米,宽30米,东西宽广32米,南北进深19米,平面呈长方形,坐北面南,砖石结构。共分两层,外壁用青条石砌筑,内壁用白石镶筑,外壁中间有白石腰檐。第一层东、西、北三面共有四窗,为券顶,青石窗棂残迹尚存。在东、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门,青石门框,由两门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一层楼。第一层东、西、南、北四方通透相连的圆拱门洞交叉到中央处,形成十字券顶。站在中央处景观四方,高大宽敞,可容纳数百人相聚。夏季时节,微风洞穿,凉爽之至,使人无比惬意。 由东西两门沿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二层楼。望京楼设计构思科学合理,不但具有独特造型,也是我国保存规模最大,具有典型的官式建筑风格,极为罕见的无梁殿式明代建筑。 第二层原有五间歇山式大殿,名叫"崇本书楼",是潞王父子藏书和习书画的宫室。可惜在清朝初年被清兵拆毁了,大殿柱础尚存。依旧竖立在殿前由青石构成的“诚意坊”,仍显示着昔日的威仪。 望京楼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冬动工修建,潞王府征调了十几个县数千的民工巧匠,连续两年施工,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秋天竣工。建楼所用料石都来自太行山中。五百多年前,在没有起吊机械设备的年代,勤劳智慧的人民为了把笨重的石料运到几十米的高空,使用”土围作胎”的方法,把建筑物体团团围囤起来,利用增高斜坡的笨方法,把石料一块块拉上楼顶。试想,这是多么笨重、多么艰辛的施工! 明代望京楼石牌坊 你知道望京楼怎样建起来的吗?事情还得从明潞王讲起。 潞王是明朝万历皇帝的胞弟,他在朝中欺男霸女,被贬到卫辉府。一次潞王到卫辉郊外打猎,跑了整整一上午,跑得腹中饥饿,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动了,说是害了病了。他的随从,从附近的小摊上,为他拿了一个年糕。潞王一吃病好了。说这年糕真好。回到府内,潞王想,我得把这好吃的年糕,送给我母亲。他的想法已定,便让部下写了一张告示,每户在三天之内,交纳年糕十大船。于是潞王便派专差,把年糕从古城卫辉启程,由水路通过天津运往北京。时值春天,从卫辉运到北京,已将近五月,所运的年糕,全部臭气熏天。潞王的母亲一看,大放悲声,我儿在卫辉生活的真苦,吃的全是些臭气熏天的东西。她忙叫打开国库,抬出金银财宝,装了满满十船运往卫辉。潞王得到银两之后,思母更加心切,他要建一座很高很高的楼,在卫辉能望到北京。这就是我们如今还能看到的望京楼。 望京楼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曾用门票 望京楼二十一世纪初曾用门票(塑料券) 除此之外在卫辉还有镇国塔和徐世昌家祠两处古建筑遗址也很值得一看。 镇国塔: 位于河南省卫辉市东南隅,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镇国塔又名灵应塔,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卫辉知府周思宸所建。据传此塔所在位置为中国版图——雄鸡的心脏,是一处风水宝地,故该塔又叫护国灵应塔。镇国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高约34.5米,由下向上逐渐收缩成锥状形,塔身通体由长42厘米,宽19厘米,厚9厘米的青砖垒砌,每层檐下有砖雕仿木结构的额枋、斗拱等装饰,并砌出线条柔和的腰檐,每层有望窗、塔心室,塔心室内设有佛龛共21个,佛龛与望窗相交,形成塔道。每一层南北各辟一券门,在门楣上镶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上书"护国保民",正南面石碣上书"灵应塔",均为篆刻,上款为"卫辉知府周思宸",下款为"大明万历十三年"。从第一层塔门入室,登102个台阶踏道盘旋而上,便到达第七层。在塔顶内部砌有八卦图,(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部有柏木刹杆,顶部用孔雀蓝色琉璃瓦覆盖。塔的每层六个角上都悬挂着一个风铃,风吹起的时候叮当作响,悦耳动听。该塔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建筑,也是新乡地区的唯一佛教砖塔。 徐家祠堂: 在卫辉市区城内贡院街的西头儿有座高大的照壁,在照壁的中间有团精致的砖雕图案,当地人管它叫盛世嘉禾,五颗谷穗牢牢的抱在一起,即彰以农为本,又显五族共和,照壁后面还有座大宅子,那就是徐家祠堂。是曾任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徐世昌的家祠。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 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 曾任民国第五任大总统徐世昌的家祠 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在袁世凯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民国五年(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他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通电辞职,退隐天津租界以书画自娱。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先寄葬于天津桃园村原英国公墓,后同夫人一起归葬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苏门山下。 徐家祠堂于1918年动工,1921年10月俊工。过照壁穿山门而入,二进院有一四柱三间石坊,坊额上书“东海世家”四字,“东海”二字乃是世昌自号,又有暗指天津之意,古时天津称为东海县。在石坊两侧分别有石联一对,上联为“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下联为“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湖桥”,其联对仗工整,意喻深刻。上联中“亭”喻养育、培育之意;“燕”即指燕京,今国之北京;“畿”又特指天津,白云观为北京著名道观。下联“卫水”即卫辉,为世昌先生出生之地,其乳名卫生,就暗指卫辉所生之意;“绕湖桥”为古地名,今浙江省鄞县,此为世昌先生祖籍之地。 在此建祠,原因道光年间,世昌之高祖徐城在河南为官,初居开封,后移居卫辉。传至世昌先生这辈,徐家已在卫辉久居七十余年。进至祠院二门,仰头望匾,“徐世昌家祠”五字赫然于上,为时任国家文物局长孙轶青先生所题。 “徐世昌家祠” 时任国家文物局长孙轶青先生所题 在二门与东西掖门之间,有“三喜墙”而存。三喜之由,颇有来头。其一喜为世昌、世光兄弟二人于一八八六年新科中举,又恰逢其母刘氏五十大寿,此为二喜,寿贺之时,好友袁世凯赠其当时名仕路渔滨手书“双桂承欢”匾额一通。三喜盛临徐家,可谓福禄寿聚。 “三喜墙”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卷棚灰瓦顶,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砌月台,周围有青石雕刻栏杆。 过二门,进三院。东西配殿之屋,于九二年,设立为卫辉博物馆。祠院尽头是家祠的拜殿享堂。今享堂所展示的是徐世昌生平展览。 徐世昌家祠的拜殿享堂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0-11-19 00:21:45;
阅读很亲切,谢谢河南老乡——罗斌林老师!
![]() 姓名:董国祥; 时间:2020-11-19 06:42:29;
资料丰富,介绍详细,门票精美,游记生动活泼,对老家情有独钟!下功夫了!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0-11-19 07:01:39;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0-11-19 08:57:34;
旁征博引,信息满满,读了很受益。特别是摘心楼与望京台,两个主人公的境界大相径庭,令人叹息不已。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20-11-19 09:00:58;
介绍详细精彩,点赞!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0-11-19 09:30:46;
欣赏了,谢谢!
![]() 姓名:陈捷; 时间:2020-11-19 09:36:08;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0-11-19 09:54:10;
介绍详细精彩,欣赏了!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0-11-19 10:29:04;
详解家乡人杰地灵,介绍卫辉文物古迹,内涵丰富门券经典,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0-11-19 11:15:11;
拜读了,谢谢罗老师对卫辉古迹的详细介绍。望京楼等好几张门票都是第一次见到,赞!!!
![]() 姓名:寻波; 时间:2020-11-19 11:24:33;
拜读了,欣赏了,谢谢分享!
![]()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0-11-19 12:03:50;
欣赏了!赞!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0-11-19 15:55:07;
介绍详细精彩,介绍卫辉文物古迹,门票精美。谢谢分享!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20-11-19 16:57:57;
图文并茂,介绍老家的文物古迹,学习分享啦!!!
![]() 姓名:青山; 时间:2020-11-19 17:31:35;
欣赏了,谢谢!
![]() 姓名:钟杰; 时间:2020-11-19 17:48:04;
卫辉古迹,精彩介绍。赞!谢谢罗老师!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0-11-19 18:03:43;
为罗老师点赞!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0-11-19 18:54:17;
谢谢详尽介绍故乡!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0-11-19 20:18:53;
谢谢罗老师详尽的介绍老家卫辉的古迹!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0-11-19 20:53:07;
好文好券,欣赏了!
![]()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20-11-19 22:57:02;
欣赏了,谢谢罗老师!!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0-11-19 23:00:16;
分享了!谢谢罗老师!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0-11-20 04:35:58;
拜读,欣赏了……谢谢罗老师详细介绍豫地古迹!……学习,长知识……
![]() 姓名:朱龙淮; 时间:2020-11-20 15:50:47;
拜读了,为林老师的文章点赞!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0328978;
今日6139;
昨日106484; 本页访问量:2770173; 今日7; 昨日166; 收录总数:11049704; 今日:1225; 昨日:21865;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